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听“一箩筐”望远镜的故事

已有 2510 次阅读 2014-4-28 14:58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听“一箩筐”望远镜的故事


 
■本报记者 杨琪
 
当李竞、胡景耀和蒋世仰走进会场时,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们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主要奠基人。他们的到来,为国家天文台青年创新促进会午间学术沙龙“撑起了场面”。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又生动有趣的学术沙龙。应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范舟的邀请,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主任姜晓军给在场的所有老中青科研人员带来了“一箩筐”望远镜的故事——包括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和途径、望远镜的发展史、地球大气对天文观测的影响、地基天文望远镜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姜晓军是天文观测方面的专家,具有丰富的天文观测经验,并长期主持和参与国内外各类望远镜的设计、建造和仪器升级,对天文望远镜及其终端仪器都有着深刻理解。
 
探索太空,是人类一直关注的主题之一。姜晓军说,人类历史上认识宇宙有几次飞跃,从最早人类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到建立日心体系,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到对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认识,再到天体物理学的兴起,直至时空观的革命。
 
而研究宇宙,最不可或缺的武器就是望远镜。
 
据介绍,随着科技手段不断发展,国内外运行着不少著名的光学望远镜,如VLT、Subaru、LBT,在国内有郭守敬望远镜(LAMOST)、2.4米和2.16米望远镜等以及正在计划建造的大型光学望远镜如TMT、GMT、E-ELT、LSST等。
 
姜晓军以日本独立建造Subaru望远镜为例,尽管建造费用比从其他国家购买相同口径望远镜高出不少,但这些投入不仅培养了一大批本国的优秀天文学家和工程师,而且大大提升了本国的工业基础,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再如国内建造的郭守敬望远镜,突破了传统的“望远镜视场—口径”曲线,同时兼顾大视场和大口径,是一台具有重要创新、性能卓越的光谱巡天望远镜。
 
姜晓军认为,地基天文望远镜的建设在鼓励国际合作的同时,也应立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中国正式加入TMT望远镜计划让人充满期待,TMT是一台设计独特、具有自身优势的巨型望远镜,也是三台待建的巨型光学望远镜中唯一位于北半球的一台。”姜晓军说。
 
《中国科学报》 (2014-04-28 第5版 创新周刊)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腾讯微博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789450.html

上一篇:慢性病诊断从“口”入手
下一篇:黑土滩绽开“绿富美”三色花
收藏 IP: 114.250.17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2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