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乌克兰科学界期待一场“乱中取胜”的改革

已有 2409 次阅读 2014-3-17 09:04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期待一场“乱中取胜”的改革
乌克兰拟推出两部新法案重振科研

 
改革法案将给切尔诺夫策国立大学和其他乌克兰大学自主权。
 
图片来源:ISIFA IMAGE SERVICE S.R.O./ALAMY
 
尽管俄罗斯于数日前出兵克里米亚,且该地区的独立公投使乌克兰南部一直处于混乱状态,一些科学界领袖仍聚集在乌克兰首都基辅,酝酿一场科学界的革命。他们的目标是:挽救自苏联解体以来日渐凋零的乌克兰科学界,为其重新注入活力。
 
3月6日,这些科学界泰斗齐聚乌克兰议会,反复审查两部将对该国科研和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立法草案。该立法草案承载着乌克兰科学家的希望:建立一套具有竞争性的拨款机制,剔除腐朽的机构,给予大学更多自主权,以及为输入及输出试剂和生物样本打开方便之门。分子生物学家、乌克兰科学俱乐部(位于基辅的智库机构)首席执行官Nataliya Shulga说:“这是我们复兴乌克兰科学界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数日前,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权倒台,这为改革提供了机遇,但这个机遇转瞬即逝。法案支持者力争将两部草案在3月25日总统大选之前落实,因为在大选之后议会将开始探讨其他议题。如果克里米亚真的脱离乌克兰,议会将把科学界的事情放到一边以专门应对克里米亚问题。Bogomoletz生理学研究所负责人、神经科学家Oleg Krishtal长期以来一直为改革东奔四走,他说:“情况十分紧急且难以预测。”
 
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科学界的处境便一落千丈。1991年,乌克兰政府为科研与技术的拨款约7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0.9%。而2014年的预算仅为4.75亿美元,而这仅是乌克兰经济形势衰退的一个缩影。
 
随着支出的缩水,乌克兰科学界也从此一蹶不振。2007年,乌克兰科学俱乐部决定弄清究竟有多少乌克兰科学家活跃在国际上。Krishtal说:“在全国82000名科学家中,只有数百人在国外具有知名度,这一结果令人震惊。”
 
但到目前为止,乌克兰科学界仍缺乏奋起的力量。亚努科维奇政府的垮台为教育改革带来了“希望”。同样重要的是,改革者在议会内也有了自己的力量,教育工作者Liliya Hrynevych于2012年被选为代表,领导议会科学和教育委员会。她说:“我们必须进行一场彻底的革新。”
 
改革的一大目标是如何分配稀缺的政府科研基金。Hrynevych认为,目前只有7%的资金是通过竞争分配的,剩下的93%则由政府官员掌控。科学法案将设立国家科研资金,并以“择优录取”的原则公平分配。此外,为了将稀少的资源优化配置,科学法案将通过国家审计来剔除尸位素餐的科研机构。
 
科学法案的另一大目标是放松对科研材料入境的审查。Shulga说:“乌克兰的生物科学掌控在海关手里,干冰运输是被禁止的。此外,订购试剂常常要冒风险。”例如去年,Bogomoletz的一个研究小组为了研究氨基酸膜的离析,花费216欧元购进250毫克超纯蔗糖。而一位海关官员根本不相信如此少的蔗糖会这么贵,坚决要求科学家申请进口许可证。Shulga说:“对我们来说,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新法案还要求训练一批专门应对科研材料进出口项目的海关官员。
 
第二份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法案则旨在将大学从行政权力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农业科学家Vladimir Konovalchuk就职于基辅一家咨询公司,他说:“大学急需更多自由和独立的经费来源。”新法案将给予大学决策的自主权,将教授从政府规定的课时要求中解放出来,并使每一位研究者都能自由地检索科学类网站的文献数据库。
 
目前,所有议员都已收到了高等教育改革法案的草案,科研和技术改革法案也将于3月晚些时候准备就绪。Shulga说:“临时科学和教育部长Serhiy Kvit是教育改革和立法的支持者。”与此同时,Hrynevych也表示,她正与议会内部各团体派别交涉,力争法案获得通过。
 
尽管克里米亚的局势为法案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Hrynevych认为更大的挑战在于资金问题——这需要依靠海外的帮助。正如她所说:“改革需要资金,而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
 
(段歆涔)
 
《中国科学报》 (2014-03-17 第3版    国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776643.html

上一篇:海外搜救能力仍有成长之痛
下一篇:科研资金管理意见相关提法仍须进一步细分
收藏 IP: 114.5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