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远方来“电”或能缓解雾霾

已有 2571 次阅读 2014-2-26 11:02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中国科协邀请专家谈如何应对十面“霾”伏
远方来“电”或能缓解雾霾

 
本报北京2月25日讯(记者潘希)“测算显示,未来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及特高压输电的建设发展,到2020年可使雾霾减少约23%~25%。”在中国科协今天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算了这样一笔账。
 
张正陵介绍说,到2020年,若能拆掉小锅炉,用电来替代京津冀地区50%的直燃煤,同时用电替代70%的燃油,使电动汽车保有量提高到10%,雾霾显著减少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相关研究表明,雾霾中主要污染物PM2.5的几大来源里,燃煤的贡献率排名第一,我国的雾霾分布也与燃油、燃煤的分布高度相关。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部副主任高理迎分析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能源消耗越大,产生的PM2.5也最多。“因此,要改变雾霾状况,就必须改变能源消费习惯。”
 
治理雾霾,首先要控制“燃煤”排放。高理迎说,将煤用来发电产生的效率比直接燃烧要高一倍还多,因此用煤发电是“划算”的。但需要改变燃烧布局,让煤在新疆、内蒙古等产煤地区就地燃烧,转化成电力输送到东部,而不是运到东部再燃烧。
 
专家认为,发展特高压有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美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但煤炭只占22%,而在我国这一比例高达70%。“我们最终要加大绿色能源的产出,主要是风电和光电以及太阳能。”
 
“无论是改变燃烧布局,还是加大光能和太阳能的利用,都希望能把电从西北一带输送到东部。”高理迎说,所有这些措施的实现都依赖于“电从远方来”,也就是特高压输电。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印永华表示,2009年,我国首条1000千伏的晋东南—南阳—荆门输电线路建成,这是当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输电工程,“标志着我国占据了世界输电技术和电工设备制造领域的制高点”。
 
2007年,特高压输电被纳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根据“十二五”规划,5年中全国特高压工程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超过三峡工程投资的两倍。目前,我国规划建设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多达十几条,集中于西部向东部沿海以及京津冀周边跨区域输电。
 
不过,据报道,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特高压输电技术,但仅有俄罗斯和日本各建有一条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且长期降压运行,国外对特高压技术略显冷淡。对此,印永华表示,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的需要。“我国人口数量大、经济发展速度快,对电力的需求增长较快。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实现环境友好、能源跨区灵活调配和资源节约型输电网络,具有重大的科学与技术意义。”
 
然而,异地输电是否会让西部供电地区成为新的雾霾重灾区?专家表示,环境污染有一个概念叫“承载极限”,在极限以内,大自然是可以自己净化的,如果超过该极限就会形成不可逆转的“质变”。
 
“根据环保部的研究,我国中东部地区在七八年前就已经到达承载极限了。”张正陵说,因此,改变全国煤电布局、资源合理优化配置迫在眉睫,在西部的极限范围内合理布置一些煤电是可行的。
 
《中国科学报》 (2014-02-26 第1版    要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771127.html

上一篇:后“上帝粒子”时代:基础物理何去何从
下一篇:大爆炸“糟糕透了” 爱因斯坦曾支持定态宇宙理论
收藏 IP: 122.198.133.*| 热度|

2 朱晓刚 陈筝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