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被传诵了很多代的历史名文。它本只是《桃花源诗》的序言,却变得比诗歌本身还出名。在中学时,我曾读过、背诵过该文,也曾见人从文学性、思想性角度分析该文,都未催生什么想法。今天早上听了朗诵版,却让我浮想联翩:
人口增长
陶渊明没有说桃花源头的那个别有洞天究竟有多大,有多少人生活在其中,物资是不是足够丰富。但给人的印象,似乎是老子所设想的那种小国寡民,人口不多,虽丰衣足食,却并不奢靡。从秦到东晋太元年间,历时600年有余。如果没有兵灾、疫病,人口会呈指数增长的。从桃花源中的人“乃不知有汉”来看,这儿的人和外界并无沟通,人口并未迁移出去。这就带来问题了,这儿的人口为何没有过度膨胀?那个时代并无很有效的避孕办法,本该成百、上千倍增长的人口是如何消减下去的呢?
技术进步
战国时期,包括秦在内的各国,均有大商巨贾,司马迁因此写有《货殖列传》。也就是说,桃花源中人初次入谷的年代,工商业并未遭到歧视。在没有政治压迫的地方,按理说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都该有大的发展。可从陶渊明的记录来看,桃花源中人多以务农为业,并没有出现什么技术的显著进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人们会自发抵制“奇技淫巧”?
社会结构
陶渊明没有在文章和诗中明确介绍桃花源中的社会结构,但从各人自由邀请渔人去自己家中来看,这里的社会不但没有帝王的压迫,就连公推的酋长、头人似乎也没有。这里的公共事务是如何处理的呢?一个社会怎么可能一盘散沙、毫无结构?年轻人总是会有梦想的,什么东西能阻止他们向往山谷之外的天地?
是不是真值得向往
在多方面均难以经得起推敲的桃花源当然不太可能存在,但不满足于现实的人们总是忍不住要想象这样的地方。西方人不也设想过伊甸园、“青青珊瑚岛”么?我想接着问的问题是,在那种与世隔绝、技术贫乏的地方,人们的生活真会快乐吗?事实上,南太平洋、南印度洋的浩瀚海波中,确实有那样的岛屿在。可在那些岛屿上居住、迁徙的南岛民族,所过的却未必是幸福的生活。物资的丰富程度总是会有限度的,对缺乏先进的技术的人而言,谋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人和人之间的争斗,更往往是非常血腥、十分无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2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