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想到,前面那篇“‘公共服务平台’及其‘人’”,本是个没有温度的题材,全是个人自我“小鸡肚肠”里露出来的“遐想”,看似无趣、无味,本以为会无疾而终,却引起一些关注。有老师、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还有私信交流的。
说“小鸡肚肠”,是自知之明,所以在文章后面补了一句“世间总有一些事,是我们永远无法解释也无法说清的,我必须接受自己的渺小和自己的无能为力。”,旁人一看就知道这老头还在“耿耿于怀”,不知高低深浅的“犟”。
说“遐想”,是记得《悲惨世界》中主教对冉·阿让曾说过:“无论我们的生命多么微不足道,我们要倾尽一切与他人分享。”
凡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自然是“天时”具备;“公共服务平台”搭台,可以认为是“地利”落地;再说重要的最后一环“人和”,自然期盼要有“制度”跟上。针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上上下下已经出台多个版本,虽说其具体推进和落地有不尽人意之处,毕竟已经有了。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建立产业链,同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同时也是一条管理创新链的组成,将其中承上启下的力量得以优化组合,佐佑制度激励,自然能有效激活底层“惰性”,减少资源浪费和行政低效,管理制度的创新并不比技术创新来得轻松。
毕竟,事在“人”为,这些基层的“管理者”“推动者”“落实者”,作为“人”的个体存在时,这些年轻人要面对社会所有同样的“衣食住行”:衣服要换、食品要买、房贷要还……同样期盼内心的充实:长远的职业生涯、体面的家庭生活……
--------------------------
你的人生,对自己负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