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一去世的教授今年合作发表4篇Nature 精选

已有 31264 次阅读 2016-7-26 12:4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一去世的教授今年合作发表4篇Nature

喻海良,2016-07-26

        记得臧克家先生写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其实,学术圈也是一样。有些教授,人已经死了,但他们依然活着,他的精神、他的名字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在卧龙岗大学,有一位知名教授,Morwood M.J.,他于2013年去世。然而,他的名字依然活跃在学术界。今年,卧龙岗大学在Nature期刊发表了6篇论文,其中Morwood以前的团队就发表了其中的4篇学术论文,这四篇学术论文他都是共同作者。另外,由于他的突出贡献,他所在学院设立了一个MorwoodFellowship,资助相关领域的优秀年轻研究人员。如果科学网上有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个人前期基础扎实,博士毕业五年以内,我个人推荐申请的,这个团队实力不是一般强,进入这个团队,你离Nature就不远了。


        然而,有些教授,他们依然在大学里面工作,其实学术的道路其实早已经死了。这里定义一个教授学术死亡的特征:连续几年,每年发表学术论文低于2篇,而且都只是挂名排在中间,非主要贡献者;连续几年弄不来科研经费,连续几年,都招不到博士研究生。就是我前几天在博文《虽拒稿,但希望这几位教授的建议对作者有帮助 》中描述的,“我见过很多人,评上教授了,就以为自己登封到顶了,不再努力了,过一些年,学术影响力不见得比讲师高很多。

       当然,有一些教授的学术凋亡之路是非人力能够阻止的。比如,有一些教授,快退休了,看透了学术江湖纷争,于是修身养性,准备颐养天年;还有一些教授,是由于他们所在研究领域遇到了多重阻力,整个行业都可能消失,比如以前的电子行业硅半导体,如果有人还在研究这个事务,注定死路一条。然而,今天我想介绍一条不一样的教授学术死亡之路。

       A是澳大利亚某大学知名教授,应该说,他很早就已经成名,他的研究领域是航空航天材料。这个领域以前主要是研究高温合金,比如飞机发动机材料等等。应该说,这个领域在十多年以前,是火的一塌糊涂,也因此,钛、镍等金属及其合金及金属化合物被很多课题组研究。当然,任何一个领域都不可能持续的火下去,特别是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航空工业不是特别发达,后来,A感觉到这个领域不再有前景,于是果敢转变研究方向。当年,碳纳米管特别火,很多人都将碳纳米管放到金属材料中,进行搅拌、均匀,进行生成金属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实现材料力学性能大幅提高,同时减轻材料密度。应该说,这个领域做好了,成果也应该是一批接一批的。然而,A遇到的问题是,他转换的时候,这个领域已经在国外火了一定时间,而他又没有地方买到碳纳米管,于是,做了几年,研究成果还没有之前多。在澳大利亚申请基金,研究基础特别重要,虽然他是名校教授,但是,这地方谁也不关心这些,没有点突出的业绩,基本上得不到资助。由于得不到资助,以前的博士生毕业后,他就没有经费再招新的博士生。再后来,A感觉到碳纳米管没有前途了,而后来石墨烯火的一塌糊涂。于是,他买来一些石墨烯添加到金属材料中,想开发出金属石墨烯复合材料。又是数年过去了,他在金属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成绩,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些年,他的成果一年比一年少,去年一年,他挂名参与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其对学校的学术贡献度,远低于学校新进的讲师。至于他手下的博士生数量,也是少的可怜……

        A本是一个成名已久的教授,原本应该成为他自己领域的超级大牛之人。然而,近10来年跟风式的科研模式,他一步一步走向了学术死亡之路。风刮到哪里,他就往哪里跑,而当风停了,他连沙子都没有抓着就一切结束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992840.html

上一篇:长见识:基金外审意见差,成功申诉换人重审
下一篇:一年发20篇EI,得科研奖励10W
收藏 IP: 203.194.12.*| 热度|

40 强涛 王毅翔 李本先 骆小红 孙学军 周向进 武夷山 杨远源 陶凯 张家峰 李土荣 陈奕涛 林怀俊 尧中华 章雨旭 李学友 陈万浩 袁有录 张晓良 林辉 汤茂林 寇兴然 韩枫 刘立 黄永义 吉宗祥 李景果 范毅方 秦培武 杨金波 毛秀光 郭淼 薛宇 李哲林 zhangling xlianggg loyalSciencefan qzw guhanxian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