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疼”,遇“鸡肋”般论文
喻海良,2014-12-03
在国内休假一个月,发现国内好多变化。说良心话,有很多感触压在心头。回澳大利亚4天了,这几天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虽然只有澳大利亚时区只比中国早了三个小时,但是,影响还是不小的。
由于回国,有好几篇论文没能完成评审,也因此,昨天花了一天的时间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其中,两篇是来自国内知名大学。然而,看完论文之后,真的与学校在中国的地位不相匹配。当然,由于这次评审拖得时间很长,我都给了大修的建议。
为什么我说“头疼”,是因为评审这样的论文真的伤脑筋。大家一定会认为我是自寻烦恼,喜欢就录用,不喜欢就拒稿。但是,事实没有那么简单。
为什么不想拒稿?上面也说了,由于回国休假,稿件一直没有处理,如果拖了这么长的时间,再把人家给枪毙了,情理上过不去。我自己也非常疼恨这样的拒稿。记得有一篇论文投稿给一个期刊,经过三次修改后,主编把我的稿件拒掉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往这个期刊投过稿件,因为,他们这样太伤人了。最重要的还是,我认为他们的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至少一点,研究的点还是让我感兴趣的。围绕这一个研究话题开展工作,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如果键盘轻轻敲几下,就拒稿,作者一定把我恨得咬牙切齿。我自己写的论文很多,凡是提出合理建议让我拒稿的,我心悦诚服。但是如果意见不合理被拒稿了,或者以一句“创新性不够”,我可能会接受事实,但心里会骂“什么垃圾审稿人”。
为什么不想录用?说良心话,我知道国内科研人员不易,考核年年有,年年有人为之头疼。但是,如果审稿人放水,绝对是对期刊的不负责任。下面我想简单谈谈我评审某些国人稿件时的感触:
1)论文长度足够,但是,只是把不同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堆积”。有这样一篇论文,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实验方案设计,到实验数据材料,再到扫描分析,还进行了大量的数值模拟。我拿到这篇文章之初,大概翻了文章的内容,看到各种数据齐全,原以为这是一篇优秀作品。然而,当我仔细阅读论文的时候,却让我大跌眼镜。论文核心部分有四个节,每一节都讲述一个问题,然而,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让人感觉这个人一会儿说西,一会儿又往东,一会儿又绕到了北。今天和学院的一个访问学者聊起这个话题,他让我帮他看一篇论文。我就指出他存在这个方面的不足,然而,他告诉,“堆积”是现在国内一些人员写论文的常用方式。
2)论文只有结果,不知道结果怎么来的。毋庸置疑,一篇论文如果结果不好,是很难发表的。但是,作为读者,我们关注的不只是一篇论文的结果,而是他的“过程”。否则,最漂亮的结果对我们只有“新闻价值”,而没有任何实际参考价值。有一篇论文,也是做了很多工作,还自己推出了一个理论判据。然而,我自己也做过一些相关工作,里面很多参数都会对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作者一句“这些参数根据情况设定”就过去了。然而,在给出很多结果的时候,也没有给出对应的参数。
3)科学素养有,但是需要提高的地方太多。一篇论文,洋洋洒洒没有行间距十几页,肯定是花了大把大把的时间的。然而,写完之后,不好好修改就投稿,不是对不起评审人,而是对不起自己已经付出的劳动。有一篇论文,第三行的“单位名称”就写错了,真是很无奈。这些年国内大学改名的很多。中南工业大学与湖南医学院合并后为中南大学;中国纺织大学变成了东华大学,”Beijing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变成了”Beihang University”。如果几年以后,作者依然在论文上表示为以前的大学名称的话,是不是有点过不去了。连我这样的非本校人员都知道的事情。还有一个经常出现的毛病,一篇论文只有十多个参考文献,但是出现7、8中参考文献格式。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希望作者好好修改,不枉我花那么多时间提建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