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Google上都找不到自己发表的论文,痛苦 精选

已有 28228 次阅读 2014-4-4 14:2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Google上都找不到自己发表的论文,痛苦

喻海良,2014-04-03

最近收到《Modeling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aterial Science》编辑部的邮件,让我更新个人简历。模板中让列出25条代表论文,并给出相关论文的下载链接。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一般都非常积极的,确实,有人帮忙宣传,还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我挑选了25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的国际论文(论文同步更新在科学网的学术名片上),并根据他们的要求,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去检索这些论文的网址。然而,其中有一篇论文,怎么找也找不到相关链接。后来,没有办法,直接搜索该期刊的网址,很快找到了,可惜网站只提供了2009年以后的论文,而我的这篇论文发表在2008年。

最近投了一篇稿件,审稿人让我进行大修改。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补充某参考文献,并将我们的结果与参考文献的结果进行比较。理论上,对于这样的问题还是比较回答的,只需要认真研读对方的结果,并作出适当的描述。特别值得说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在比较权威的期刊《Phil Mag A》。然而,让人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在SCOPUS中就不存在。而我现在写论文引用的论文都是通过SCOPUS检索到的。后来找到了该论文,由于学校只购买了1997年以后的论文,这篇论文也无法下载。最后,没有办法,通过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找到了论文。但是,现在论文这么多,这样的论文如果不是审稿人强烈要求,我真不会费尽脑汁去查找的。

对于这样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特别是自己发表的论文“消失”了。特别值得说明的是,我提到的那篇论文的期刊也算是钢铁领域的传统老期刊了,德国人办的,将近80年的历史了。对于这样一个老牌子期刊都如此,可想大家发表的论文到底有多少“彻底消失”在人们视野里面了。

1)非信息专业的绝大部分会议论文基本上都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首先,据我所知,学校购买会议论文的非常少。卧龙岗大学也就是去年开始才购买TTP数据库。虽然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会议论文发表在AMMAMR等期刊上,但是那些没有发表到这些期刊的会议论文呢,其结果可能更差,而且数量应该是更多的。对于那些论文,更是彻底消失在学术界了。记得在东北大学期间,实验室为了应付科技部的考核,也是每年组织一个国际会议。然而,像这样的国际会议,连论文集都是自己实验室的打印机打印装订的,其他单位是否还有人看,或者他们能看得到,那就简直是奇迹了。

2)没有开通网络平台的学术期刊。在这方面,国内有不少期刊还是很不错的,比如我自己领域的几个主要期刊,《金属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然而,也有一些期刊依然保守,他们仍旧在走“保密”路线。特别是,很多期刊只上传了近些年发表的论文,以前发表的那些论文,也就只能彻底消失在学术圈了。

3)期刊挂靠出版社变更。如上所述的那个期刊,他在2009年转由Wiley出版,然而该出版社没有他2009年的论文的版权(应该是归其它出版社),也因此,在Wiley上找不到2009年以前的所有论文。另外,他原来的出版社也不知道怎么了,利用Google就是找不到半点消息,好像完全与世隔绝了。这样的情况,在国内的期刊也有的。如现在很多期刊都与ElsevierSpringer合作,但是,这些出版社上只能够找到合作之后的论文,而之前的那些论文依然是消失在茫茫学术论文海洋。

……

最后,就是那些发表年代久远的论文。有时候,遇到这样的论文是又喜又恨,一方面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是,这些论文通常都下载不了。要弄到手需要大费周章,而且有时候下载了和预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值得一提的是,学术界都比较重视知识产权(版权)所有,比如,专利、著作权。然而,发明专利的保护期只有20年,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只有10年。而为什么我们发表的学术论文要被出版社一直保护下去呢?为什么我们学术论文版权不设立保护期,如果也是20年版权保护期,这样,大家就不会为下载那些老论文而烦恼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782021.html

上一篇:博士生中途换课题或许后果“很严重”
下一篇:母亲去世6年了,昨天我又梦见和她聊天
收藏 IP: 130.130.37.*| 热度|

31 徐传胜 徐耀 孙学军 张利华 刘克 武夷山 徐晓 王启云 林中祥 梅钢 李毅伟 罗教明 陈冬生 李健 孔梅 刘淼 熊李虎 陈万浩 许天来 向茂乔 廖晓琳 袁斌 唐凌峰 王涛 赵凤光 biofans lifescience1 yunmu xuexiyanjiu aliala EroContro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1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