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诺贝尔100冲刺是否定义错了对象 精选

已有 25339 次阅读 2013-11-3 15:1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诺贝尔

诺贝尔100冲刺是否定义错了对象

喻海良,2013/11/3

这几天关于人才计划的博文,随着陈安的诙谐之作《我国终出诺贝尔100”之国际级人才计划》开始,层出不穷。对于国家开展各种各样的人才计划,我和王鸿飞一样,《旗帜宣明地支持中央、地方和民间各类人才计划》。

很多人认为国外发达国家没有人才计划,实则大错。美国可能没有,但,澳大利亚肯定有。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澳洲政府的人才计划。

第一层次:Australian Laureate Fellowships。对于这一层次的学者,是澳洲最高级别的人才称号。可以说澳洲的各类院士称号虽然是终生学术肯定,但是,就我了解的情况,ALF这个级别却是比院士更好的肯定。国内有不少朋友问我,他们联系的导师是ALF,不知道这个称号定义什么级别的学者。在这里,我可以肯定地说,获得ALF称号的学者都是国际上同一领域内领导型学者。卧龙岗大学成立至今,一共只有三人获得资助。而这三人的课题组,贡献了卧龙岗大学的80%以上的NatureScience等级别的学术论文。关于这一个级别的学者,澳洲每年遴选10-15名左右。竞争难度难以想象。

第二层次:Future Fellowships。目前还是称为Future Fellowships,明年可能就会改名称了。由以前的Australian Professional Fellow Queen Elizabeth II合并而成。获得FF资助的学者都属于澳洲政府引进或者现有的最优秀、潜力的学者。应该说,这一批人决定着澳洲今后若干年内的科研发展主流方向。在这些人中,有不少我们华人学者的优秀代表。就我知道的而言,卧龙岗大学的Zhengyi Jiang 教授、悉尼大学的Xiaozhou Liao教授、悉尼大学的Qing Li教授、昆士兰大学的Lianzhou Wang教授、莫纳什大学的Dan Li教授、悉尼科技大学的Guoxiu Wang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Qinghua Qin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的Liangchi Zhang教授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都是我最羡慕、佩服、学习的学者。关于Future Fellowships分为三个级别:L1(高级讲师)、L2(副教授)、L3(教授),针对博士毕业5-15年内的优秀学者,以往每年分别遴选1056030左右。

第三层次:Discovery Early Career Researcher AwardDECRA是澳洲政府为了吸引全世界博士毕业0-5年内的优秀博士而设立的一项资助。目前,DECRA的竞争越来越大,的确,全世界经融危机,有一大批优秀的刚刚毕业的博士都已经注意到这个岗位。我去年申请了这个课题,很遗憾,失败了,进入了25%,但是,他们的资助率只有15%左右。当然,这个课题申请过程要考虑很多因素,分别是个人学术积累、工作团队、课题、学校资助情况。我个人积累部分进入了10%,但是,课题被评的很差。目前,DECRA每年资助200名优秀申请人。

综上所述,澳洲的人才规划是很合理的,呈一个典型的金字塔模式。200(青年博士)、100(中青年高级讲师)、60(中青年副教授)、30(中青年教授)、10(知名教授)。

再回到本文主题,我认为我国诺贝尔奖100人计划是否定义错了对象。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果几乎都是获奖者在25岁至45岁时开创的,只是,经过若干年的检验、验证、应用,他们获奖的时间延缓了。然而,在我国目前挑选的诺贝尔奖100冲刺计划人选中,他们似乎都已经是各个领域“功成名就”之人。如果说,让这些人利用已经获得资助,经过几年的重要研究,突然获得一项重大突破,而获得诺贝尔奖的话,是不是太难了?

l   刘忠范: 1962年生。现在51岁。

l   薛其坤:1963年生。现在50岁。

l   王贻芳:1963年生。现在50岁。

l   周忠和:1965年生。现在48岁。

l   卢柯:1965年生。现在48岁。

l   马永生:1961年生。现在52岁。

毋庸置疑,上面几位都是60年代初我国最优秀学者的典型代表,把它们列为万人计划中的杰出人才奖,一点也不为过。但是,把诺贝尔奖冲刺寄托在这些学术思想、学术系统成熟的人之中,个人感觉很难。但是,如果把遴选的那批35岁以下的拔尖人才作为诺贝尔奖冲刺对象的话,个人觉得还是可行的。的确,35-45是人学术成果最显著的时刻。

综上所述,我也是旗帜鲜明地支持国家、地方各类人才计划,但是,我希望把各类人才计划的重点放在优秀青年人才之中。今日的青年人才,就是名人的杰出人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738599.html

上一篇:博士生导师跳槽,怎么办?
下一篇:基金又被枪毙,停博数周
收藏 IP: 203.219.217.*| 热度|

42 罗教明 王涛 王修慧 王善勇 徐耀 褚昭明 侯高垒 李健 李永丹 罗德海 韦玉程 许浚远 郑小康 陈一良 简美鹏 刘锋 尚书勇 徐俊峰 戴德昌 汪晓军 薛宇 夏少波 张泽书 杨辉 武夷山 周向进 唐常杰 张启峰 温世正 曹须 归明月 谢蜀生 吴立志 lbjman ybtr3929 PWANGSEIDON biofans chenyuhuazililu neilchau libinming crossing xuexiyanji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7: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