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博士生学弟每月助学金8000元 精选

已有 24545 次阅读 2013-8-12 14:0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士生学弟每月助学金8000

喻海良,2013/8/12

花开花落,人聚人散。在夏威夷度过短暂的七天,又回了卧龙岗。夏威夷和卧龙岗都属于海滨之地,从很多角度都能感觉到他的熟悉。当然,看到的活火山,还真是人生第一次。

在这次会议过程中,见到了很多国内的教授、学者,其中有不少朋友熟人,特别是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过去的几位教授。也通过这个会议,又结识了一些新朋友,希望有机会能够和他们在某些地方再见面,相识是不可多得的缘分。在会议中,还见到了一位小学弟,我关注很久但之前没有见过的博士生。

离开东北大学已经将近五年了,但是,我还是偶尔会关注几个感兴趣的人的发展情况。其中,我知道有两位博士生做的还不错,也因此,引起了我的关注。其中一位也参加了这次国际会议,和他小聊了一会,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其中,有一条很吸引我,他现在每月的助学金已经达到每月8000元。

东北大学很早就实行了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养计划,很荣幸,我也是早期成功获得资助的博士生之一。当时,学校每年在全校选拔10名优秀的有潜质的博士生,给予3万元的课题资助,用做研究经费,但对于博士生本人没有任何实际的“经济好处”。同时,获得资助的博士生还必须延期1年毕业。由于当时我早已留校工作,同时也想冲击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所以,签订了协议。时间已经过去多年,现在的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也有了新的面貌。对于他们可以获得更多,如每月8000元的助学金是我当时想都不曾想过。当然,他们也和我一样,被要求延期一年博士毕业。

下面我想说说本博文的想说的事情,博士延期一年合适与否?

ü  从个人学术积累而言,延期一年很合适。学术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积累的越多,机会才可能更多。而对于大部分博士生而言,最后一年及博士毕业后一年是最出成果的时候。也因此,现在卧龙岗大学都给优秀的博士毕业生提供一年的工作岗位,让他们发表更多的成果,进入社会的时候更具有竞争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希望出国寻找岗位的博士生而言,晚毕业一年增加的竞争力是别人无法比拟的。

ü  从个人收入而言,延期一年也不错。现在绝大部分高校对新博士毕业生的要求是做两年博士后,就绝大部分人而言,待遇还是很低的。很多人的平均月收入也就是5000元,而且还要交税。也因此,有着8000元每月的助学金,还是可以生活的很好的。相对于某些二三本院校的教授,收入都可以说是高的。当然,如果真的特别优秀,有机会获得国外的岗位或者国内某些大学给出的优秀博士后工作岗位,收入还是要远超这些的。

ü  从个人机会而言,要把握时机。一个人的成功由很多因素组成,其中,机遇可能要超过50%。我博士生期间,导师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如果早一年博士毕业,很有可能那时就评上了副教授。然而,博士毕业后,换了领导,我不得不出走他校。同时,现在国内高校的岗位也是越来越少,就业要求也是一年高过一年。所以,一定要看好机会,否则,过了这村,就真没有这店了。当然,也有可能由于这一年的积累,而获得了更好的机遇,那自然是好事成双了。

ü  从获优秀博士论文的概率,可遇不可求。我相信获得优秀博士论文资助的博士生,都有机会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但是,就个人经验而言,这东西属于可遇不可求的,而且政策和名额年年在调整。当然,如果真的获得了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个人的学术成长空间自然会增加很多。当然,我自己只是一个追梦过程中的一个失落者,此言不必信。

……

        最后,我想说,博士生待遇,这些年一直在提高,希望国内的优秀博士生也越来越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716224.html

上一篇:老学科不容易,我在艰难中求创新
下一篇:非211、985大学博导也能培养一流博士生
收藏 IP: 130.130.37.*| 热度|

26 唐久英 席鹏 张士宏 李永涛 罗春元 温世正 罗德海 宁利中 李毅伟 程智 张忆文 李伟钢 李宇斌 彭真明 万润兰 李土荣 周金元 田野 王号 燕双仟 唐常杰 刘光波 苏金亚 张德权 赵凤光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