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很多大学的网页上只有教授的介绍
喻海良,2012-10-18
昨天认识了某朋友,便希望对他有一些详细的了解。于是,兴致勃勃地去他们学校的主页上查找他的简历。的确,教师个人的主页应该是学生、同行等了解此人信息的主要方式。试想,如果我们希望和对方建立一些合作关系,肯定是要了解一些他近年的工作状况。
然而,很遗憾,在他们学校的网站上,没有“他”这号人。有的,也就是几个教授、院领导和副教授的简介。或许,有一部分人会问,这个人连副教授都没有评上,他的简历还有什么好看的。对于研究生找导师而言,这是事实,副教授都不是,连个硕士生指导资格都没有,看了他的简历,浪费大家的时间。但是,学校网站信息的教师介绍,难道只是为了学生找导师所用吗?难道讲师的真实水平就比那些教授差吗?
前两天,和清华的某朋友聊天。他对我说了这么一个情况。前些年,清华也留了不少教师,其中有一部分教师水平也不是很高,都已经评上副教授了。而现在,能够留在清华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能够留下的人,即使是讲师,大部分都比以前的那些副教授强。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不敢做太多的评论,但是,这或多或少是一个好现象,现在高校年轻的师资队伍的水平逐渐提高了。也因此,很有可能,现在的某些讲师或者助研的实力,要超过一些早期的教授、副教授。至少,我自认为我在当助教的时候,比我原单位的某些副教授水平是要超出很多的。
也因此,对于这些老师的信息,为什么学校就不能够一视同仁,给所有人都建立一个个人信息的网页呢?难道是那些当权的教授们,看到自己的网页信息不如那些新来的讲师助教,而担心自己的脸面不光彩?难道,大学的领导服务的对象只能是那些教授或者更有权力的人?
人人平等,我觉得很是重要。别人职位虽低,但是,能力不见得低。而且,说的不好听一些,很多时候,年轻人愿意和年轻人联系,年轻人愿意和年轻人合作。而我,也就是本着可能和他合作的原因,才去寻找他的个人信息。对于建立个人网站的好处,当然有很多。
(1)让同行早些了解你。现在是信息社会,大家除了开会、朋友相互介绍等方法外,常规的方法很少。也因此,网络,无疑是大家相互了解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2)让学生早些了解你。在国外,大部分的学生选择导师都是通过网站信息的。因为,这里,即使是assistant lecturer同样可以招收博士研究生。至于博士生选择导师的原因,并不完全和国内相同。大家都要看这个老师的研究方向,发表记录,课题情况。有很多情况,某些教授的博士生数量没有一些高级讲师多。
(3)潜在的合作关系。国内找人合作,大部分会看合作者的头衔。的确,在“关系”很重要的地方,这种“阶级”意识很严重。而在国外,挑选合作关系,有时候只是看对方的研究领域,如果这些领域比较容易合作,大家都是一样的。
最后,建议年轻的老师,自己想方设法的多建立一些个人网络信息,这些,势必为以后的合作铺平道路。我也希望,那些高校的网页建设者,不要只看着那些职位高的人,今日的讲师、助教,也就是几年后的教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1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