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躁”、“官僚”的“院士级”人才引进计划
喻海良,2012-06-05
人才流动,我似乎一直都是很支持的。的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然而,看了很多高校的招聘广告后,深感“心颤”,主要原因是招聘广告的头条基本上都是“院士”人才招聘及相关待遇。
由于国内现在培养博士能力急剧增加,加上前些年高校“引进”或者“自留”“人才”过量,对于一般的“博士”人才的需求也是急剧下降。因而,国内博士生毕业后认为有机会留在一所“985”大学工作,算是幸运;有机会去一所“211”大学工作,也算成功;有机会到一所普通高校任职,还算机遇;即使能够去一所名校做一个博士后,也能够悻然接受。因为,还有很大一部分无法进入这样的行列。话到此,个人觉得这种状况也并不完全是一个坏事情。的确,那些普通二本和西部高校缺少“人才”,把一批人“挤”到那些地方去,也能带动全国高校平均水平的大幅提高。
现在,好像普通的博士,很多高校已经不再“需要”了。那他们要什么?就要“院士”、“长江”等有“名头”的学者。下面简单分析一下高校的心态。
“博士”级“人才”引进风险大。以前的工作均是在其博士生导师团队下完成,那里有“有经验”的人带领,有“好的”设备可以应用。引进回来之后,他们是不是会“水土不服”?他们还能做出好的成果吗?如果引进的博士能够很快适应环境,那算是人才引进典型案例。如果他在新的环境中迷失了方向,然而又不能辞退,这个责任谁来承担?与此同时,一个“博士”级别的人成长为一个“领军”级教授通常需要5到10年时间,有些更长,很难在短时间内见到“效绩”,因而,对于人事行政人员的仕途很难增加“亮点”。兴许有些人事管理人员,不到10年,已经退休了。
“院士”级“人才”拿来即用。能成为“院士”,必定是久经考验的“科研能手”。无论是在带领团队,还是申请科研项目和国家奖励都具有丰富的经验。这样的人才到位后,马上可以组建一个比较大的团队,马上能够获得国家、地方的资助,短期内能够带来各种各样的“效绩”。对于负责引进的人事部门,马上可以宣扬自己的成绩,从而仕途更加通畅。
然而,10年以后,情况会怎样呢?负责引进“人才”的人是否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30岁左右的博士生,转眼成为壮年的科技高手,大部分都能成为各自领域的带头人。如果有突出者,也可能成为各种“头衔”的人才。相反,那些“院士”级人才呢?60岁左右引进到学校,70岁以后基本上就是一天上班四天在家。这里说的一天,是按照一个星期“8”小时工作时间计算。与此同时,学校要承担 “院士”的各种“特服”费用,而且,如果“院士”在十年内发生“突发”事件,学校的收益就将结束,的确,大部分地方都是“人走茶凉”。
上面说的只是10年后的事情,那么20年后呢?我估计今天的很多博士,必将成为明日学术界的“泰斗”。我也估计,那个时候,今天的院士,必定成为“疗养院”的“施主”。
从上面目前各大高校盲目的“人才”引进政策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学校人事“领导”人员的“浮躁”心态,也可以看出学校人事“领导”人员的“官僚”心态,更看出学校人事“领导”人员的“目光短浅”的“眼界”。我一直在想,难道30个30岁左右的风华正茂的年轻博士用30年的辛勤对一所高校的贡献抵不过一个风烛残年的老龄“院士”10年左右的贡献?
或许,十年太久,一百年太长。我们的高校现在要做的似乎就是在“极端”的时间内,“吸聚”全世界最顶级的“人才”,成为世界最强的“高校”。如果那样做真的可以的话,干脆建议把中科院和工程院的所有“院士”都放到一个“大学”里面,那样,我们就可以称为“世界”第一学府了!
最后,补充一句,有本事,别老挖自己国家里面顶级人才的“墙角”,你强必定别人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