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教授应具有的N种基本能力
喻海良,2012/4/5 于北京医院住院部(6)
最近关于中外教授的讨论不少。中国的教授,大家都承认,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近5年,“工程师”、“包工头”都能成为教授。然而,我认为在95年以前评上的教授,大部分是货真价实的有水平的教授。在那个年代,评教授并不是完全的比拼数据,而是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同行业中的知名度。在这些教授评选有点间接同行评定的感觉。这期间的教师,绝大部分到退休时仍旧是副教授、讲师,所以,绝大部分教授属于实至名归。此时的教授至少有一个特点:学术水平强;解决科研问题能力强;行业知名度影响力大。95年到2000年左右评选的教授,有很大一部分还属于比较优秀的,但这个阶段开始,行政化教授开始出头。评教授似乎不在乎学历,而更在乎是否担任副院长、实验室主任的职务。我亲见过读8年博士未能毕业的副主任成功评选教授。2000年以后评选的教授,就要利用一句经典“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好的非常好,差的非常差,有部分不好不差。
我觉得一个好的教授必须拥有以下几个能力:
(i)表达能力。包括中文和外文。记得苏步青教授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文字表达是大学生的基本能力。这个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论文撰写。教授撰写的论文应该基本不需要编辑进行修改,只有这样才有能力指导学生撰写无文字表达缺陷的论文。(2)项目申请书撰写。能够很好地描述项目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等。我真怀疑那些一项自然基金都没有的人的水平,至少包括文字表达能力。(3)语言能力。一个教授,应该每年参加1个以上行业重点会议。在报告过程中,不仅需要有很好的PPT制作水平,也需要有应对同行质疑的能力。
(ii)专业知识能力。(1)有能力讲好一门专业基础课。(2)有能力及时看清专业发展方向。一个教授至少每年阅读50篇以上专业论文(行业中英文顶级期刊)。另外,阅读一两本最新的行业专著。只有这样,才能够了解当前行业发展趋势。(3)有能力评审专业期刊论文。一个教授,应该被4~5个行业知名学术期刊邀请担任审稿人。在担任审稿人期间,至少应该有90%以上的建议被编辑部采纳。(4)有能力撰写高水平论文。一个教授,5年内应该发表3篇以上被认为是高水平的学术论文。(5)有能力亲自进行实验(模拟)研究。在看到实验结果时,应该能很快地想该结果的实验方案。(6)创新能力。科研过程,不能只吃老本,十年如一日,翻着两本教科书。随着经验的积累,应该能看到本专业的长远方向。每两到三年,拥有一项基金资助,这是最基本要求。
(iii)“师表”能力。有能力影响周围的非教授职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好的教授,应该有能力带动团队所有人的积极性。
(IV)“识人”能力。(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个教授,每年都要招收研究生。然而,每一个研究生的强项都不一样。只有很好的“识人”能力,才能给学生安排合适的方向。否则,有误人子弟的潜力。(2)作为教授,需要实时地留梯队人才。好的梯队,帮助你构建国际学术地位;差的梯队成员,也可能毁你于无形。
(V)“规划”能力。(1)能够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什么时候和学生交流,什么时候接待访问客人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自己像一个无头苍蝇,什么时候都忙得要命。(2)梯队规划能力。需要储备什么方面的梯队人才?(3)能很好地规划各种成果。在国内,虽然我反对各种省部国家奖,但目前还有需要申报的。因此要有一定的“打包”能力。
(VI)“沟通”能力。(1)包容能力。团队成员和学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待这些情况,不能不提醒,又不能不包容。(2)合作能力。能够很好地和周边教授或其它高校的教授建立合作的能力。也能够和企业有很好的合作。不要求有很多的横向课题,但一定要有渠道和能力将自己的研究想法与成果推向企业。(3)“释压”能力。一方面,给学生、团队释压;一方面给自己释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高校悲剧发生。
(VII)“组织”能力。(1)一个教授,应该每五年申请组织一次国际或国内重要会议。(2)一个教授,应该加入行业学术协会。最好能够担任理事以上职务。并且,在协会组织的会议中,担任分会场主席以上。(3)协调能力。能够协调好团队内部各个成员。(4)动员能力。能够让团队成员奋发图强。
…………
最后,一个优秀的教授,不仅自己优秀,还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当然,上面提到的只是基本能力,应该还有更多更重要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