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师生情减薄的根源——高校研究所“企业化”效益追求 精选

已有 8148 次阅读 2012-4-4 08:5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校, style, 研究所, center, name

师生情减薄的根源

——高校研究所“企业化”效益追求

喻海良,于北京医院住院部(5

 

这几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复试、面试、选择导师的时候。因而讨论师生情的文章越来越多。因而,我也附和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从幼儿园开始,直到博士毕业,细数起自己关系最好的朋友,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高中同窗。现在仔细思考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中阶段大家无任何利益关系,因而相互帮助,相互影响,最终坦诚相对,一起努力考自己向往的大学,而成为一生中最珍贵的朋友。人为什么成为朋友?因为兴趣相投,困难时可以相互帮助,相互鼓励,高兴时可以相互感受,相互愉悦。所以,现在大家都说战友是难得的生死兄弟。因为,他们一起杀过敌人,相互救过命,一起泡过妞等。那么人为什么成为敌人?因为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竞争时相互设陷阱,背后相互诋毁。因此,企业内部出现“潜伏”,同行内部出现“仇人”。

那什么时候大家发现导师和学生的情缘越来越差?

国家刚刚招收研究生时,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导师的考核主要是科研成绩。因而,导师的使命似乎只是为了培养人才。这个时候,导师心里面期望的就是自己的学生多掌握知识,将来能够继承自己“衣钵”。导师基本上都是给学生安排自己了解、且认为最有前途的研究方向。虽然,导师同样关心学生是否完成设计实验,是否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但他们的出发点是希望学生掌握本学科知识,建立在本学科的初步影响力。记得有一个老师在批评他学生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我在你们这个阶段读研的时候,已经在国内已经有很大的影响力了。”

然而,现在很多导师为什么招收研究生?凭心而论,有很大一部分还是希望多培养人才。但是,也有一部分导师是因为他们手里面低水平的重复横向课题太多,需要大量的“力工”、“技术工人”。关于前者,这里不做讨论。关于后者,个人认为它是导致国内师生感情急剧减薄的主要原因。而后的出现的主要原因又是,现在的高校研究所把“经费”当成重中之重,高校间排名也把“经费”当成重中之重,简言之,就是高校研究所“企业化”效益追求。

“产学研”是科学研究发展的一条重要路线。通过产业发展,创收并用一部分资金用于资助学校教学,培养优秀人才,通过优秀人才,研究解决生产过程存在的不足,带动并促进产业发展。这里面涉及到企业、高校、教师三个方面。企业提供资金,高校提供技术和人才,形成良心循环。然而,高校管理人员看到了这个很好的机遇,极力鼓励学校内教师积极去“拉”项目。记得一个大学书记曾经形象地描述过这一现象“跑部向钱看”。一方面,教师拿来课题,学校有5%~10%的管理费提成,教师拿的越多,给学校创收越多;另一方面,教育部各项考核排名均有科研经费一项,经费越多,学校排名越靠前。为此,学校给能拿来课题的教师提供了很多“回报”。课题经费达到某值,可以破格申请副教授,达到某值,可以破格申请教授;同时,课题经费中有10%~20%归课题负责人自己所有。在这种大背景下,研究生导师的兴趣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不再是安心追求科学研究,而是拍企业领导马屁,和企业同学朋友拉关系,给企业项目管理使回扣。说的不好听,有时候为了从一个企业拿到“项目”,他们对待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就像对待“战友”,陪吃、陪喝、陪玩小姐。这些人拿到项目后,为了完成项目,便开始大量招收免费或低价劳动力“研究生”。当然,由于有项目经费,这些劳动力似乎也能得到一些“回报”。很多没有长远“眼光”的研究生开始时也很愿意投靠这样的导师。相反,他们还讥笑那些没有横向课题导师的学生,“你们研究的那些东西将来有什么用?”然而,当他们加入这些导师课题组后,不久便发现,每天都在不同的企业间干着同样的工作,拧螺丝,插电线,等等。等到快要毕业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工作哪是“研究”,而是企业技术工人的事情,快毕业了,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写毕业论文。这时候,肯定是要请教“导师”,在这种情况下,导师能妙手回春?同时,导师白天还时不时想着要多去拿课题,晚上要请谁吃饭,他有时间安心给你讲论文?久而久之,学生对导师失望和埋怨,也开始羡慕那些天天有导师指导的学生。他们的师生情能好?

从上面可以看出,师生情减薄,很多时候是学校、导师都忙着效益最大化导致的。最后补充一句:钱是好东西,有钱能干很多事情。但,对于学生而言,“前”才是好东西,在学习期间,打好了基础,自然有好的前景,好的前途,好的前进动力,从而永远不会缺“钱”。高中的时候,曾给我妈说过一句话,看事情要用“望远镜”看。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555134.html

上一篇:和某医生聊哈尔滨医疗事件引发的几个辩论
下一篇:优秀教授应具有的N种基本能力
收藏 IP: 219.142.59.*| 热度|

36 张伟 褚昭明 赵纪军 王哲 吕喆 赵斌 徐耀 刘军胜 张士宏 赵继慧 刘丙新 刘剑 雷政 彭真明 黄振宇 褚海亮 王恪铭 霍开拓 熊伟 魏强 强文丽 易印雪 曹聪 刘焕军 陈尚斌 边一 吴锦宇 刘凡丰 wgq3867 minnongda tianxg03 zhousiweiz tommy123 zhouguanghui Weater1 kaic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