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东移——松辽石油勘探局北京石油地质学校勤工俭学111地质队
序言
1958年,党中央作出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石油工业部、地质部把松辽盆地作为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主战场之一。2月,独臂将军余秋里将军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将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融入到石油勘探工作中。1958年4月在西安地质调查处成立松辽石油勘探大队,5月升格为松辽石油勘探处,6月石油部又决定升格为松辽石油勘探局。3个月内,将负责松辽盆地石油勘探的单位从组织机构上连升三级,充分显示出石油工业部实施石油勘探重点东移的决心。在短短几个月里,30多支勘探队风风火火陆续挺进松辽盆地,点燃了荒原上希望的篝火。北京石油地质学校勤工俭学111地质队为最早挺进松辽盆地的几支石油勘探队伍之一。
一、勇挑重担
1958年4月,石油工业部指示,北京石油地质学校立即组建三支勤工俭学地质队,赴东部地区进行地质勘探,落实党中央作出的石油勘探战略东移重大决策。其中一支任务是完成黑龙省三江平原和完达山地区的地质踏勘和资料收集,5月初到吉林省长春市松辽石油勘探处(6月更名为松辽石油勘探局)报到,组建松辽石油勘探局111地质队。
学校领导王永清校长、地质科刘祖泰主任等领导立即着手选拔地质队人选,尤其完达山地质队要两次穿越完达山原始森林,政治、业务与身体素质要求高,最后选定李桂森老师为完达山地质队行政队长,王铁冠老师为地质队技术员,另外一位老师为技术队长,他们都是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年轻教师 。从踊跃报名参战的石油地质1955级同学中选拔了李文修、赵培义、杨向福、张震、魏开仁(实为单人旁加人字)等5名高年级同学加教师3人共8人组成完达山地质队。李桂森老师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勇挑重担,并保证带好队伍,坚决完成任务!
照片说明:111地质队行政队长李桂森先生(1936.8-2015.10),195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曾任江汉石油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等职。
完达山地质队计划4月底出发,临出发前技术队长因身体不适,关节炎复发,不能穿越原始森林而退出地质队。当时北京石油地质学校专任教师不多,地质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大专以上学历的男教师比较少。据1956年的统计资料,学校教职工212人,其中教师80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62人,分布在地质、地球物理科及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各部门。这可把李桂森老师急坏了,怎么办?!李桂森老师与领导商量名单,突然想到一个老师:赖志云老师。
赖志云老师1950年9月考入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52年教育改革院系调整,10月中山大学地质系整体并入湖南长沙的中南矿冶学院,赖志云老师1953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总局工作,因国家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于1953年底调入北京石油地质学校任教。1957年国内开展了反右派斗争,1958年又动员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赖志云老师当时正下放到了北京郊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学校立即决定将赖志云老师从农村调回学校,参加完达山地质队的工作,赖志云老师高兴地接受了任务,这样地质队就可以启程奔赴东北了。
照片说明:111地质队技术队长赖志云先生(1930.11-2023.01),沉积学家,1950年考入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5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曾任江汉石油学院教授等职,长江大学湖盆沉积模拟实验室(中国石油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分室)的创始人。
照片说明:111地质队技术员王铁冠先生(1937.12——)石油地质学家。1956年北京石油地质学校(长江大学前身)石油地质专业毕业,1965年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毕业,1983-1986年先后任美国特拉华大学地质系研究学者、俄勒冈州立大学海洋学院客座副研究员。曾任江汉石油学院勘探系副主任等职,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二、长春汇报
1958年5月初,完达山勤工俭学地质队师生日夜兼程乘车奔赴长春松辽石油勘探局驻地,向松辽石油勘探局报到。在学校称为勤工俭学地质队,到松辽石油勘探局的编号为111地质队。松辽石油勘探局给111地质队的主要任务是开展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及完达山地区的地质踏勘及含油远景评价,行政区划属鹤岗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鸡西市、牡丹江市管辖。111地质队汇报了工作计划安排,得到了松辽石油勘探局的肯定与批准,并且给予地质队经费、安全保卫等工作的保障,协调从军警中抽调熟悉完达山情况的3名人员作为野外考察的警卫,携带冲锋枪等武器全副武装保卫穿越完达山原始森林地质队人员的安全,111地质队人员达11人。给沿途县市开具介绍信,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石油勘探工作的支持。
照片说明:111地质队10名队员1958年冬摄于鸡西。照片中缺队长李桂森老师(可能进京参加会议)。教师有赖志云老师(前排左2,技术队长)、王铁冠老师(前排右1,技术员),高年级学生有李文修、赵培义、杨向福、张震(前排右2)、魏开仁等。
三、再起波折
5月下旬,111地质队来到黑龙江哈尔滨市,大家分头做穿越完达山原始森林的物资准备。赖志云老师前一段时间在农村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营养又差,近期在长春市、哈尔滨市一路上连续奔波劳累,发现腹部右侧痛的很厉害。李桂森老师等陪同他来到省医院门诊检查,医生告知:他得的是急性阑尾炎,病情比较严重,需要马上要动手术!地质队根据医院安排,当晚为赖志云老师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地质队决定赖志云老师继续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康复后赶上队伍,并把队伍所经过有关城镇的地图等交给赖志云老师。队伍其他人员在李桂森队长带领下,继续东进,准备在乌苏里江边等待赖志云老师归队,将在饶河县建立111地质队基地,开展完达山原始森林穿越、地质路线踏勘工作。
111地质队按照原定的计划路线,时而乘汽车,时而坐马车,历时五、六天,队伍向东开拔到了乌苏里江边。这里的江水清澈见底,河道蜿蜒曲折,两岸有着郁郁葱葱的树林和青青的草地,风景优美,仿佛置身于美丽的仙境一般。在这里队员们等待约一周时间后,赖志云老师出院后追赶队伍,在乌苏里江边归队,然后大家集体乘船北上到饶河县。
图片说明:饶河县乌苏里江风光。1958年夏北京石油地质学校111地质队师生乘“开源”号在船上拍摄。
四、求助县府
6月中旬111地质队终于到达饶河县城。饶河,是中俄边境线上乌苏里江畔的一个有故事的美丽边城,那首脍炙人口《乌苏里江船歌》源于此地。一到饶河县城,李桂森、赖志云两位老师携带介绍信到县政府汇报,受到了县长等领导同志的热情接待。那时候通讯不发达,手摇的有线电话机都很少,常凭一纸介绍信走天下。
队长向县长汇报了111队的任务与需要帮助解决的事项:我们是石油部的地质勘探队伍。在我国完达山向东北延伸的方向的苏联境内找到了油田,石油部组建111地质队横穿完达山原始森林,进行油气苗的调查与地质剖面勘测,为松辽平原油气勘探提供依据。111地质队十几人往返两次穿越完达山原始森林进行勘探,需要大米约400斤,还有食用油、做米袋用的白布等物资。那时粮食、食用油、布都是需要凭粮票、油票、布票供应的。
县长听了非常高兴,他说:“我们支持国家的油气勘探东移战略,能在黑龙江找到油田那就太好了!你们的困难,县委、县政府一定为你们解决!农业、工业太需要石油了,去冬今春由于油料供应不能满足需要,我们只好用粮食酿成酒精加到柴油中去开动拖拉机。我们省有大面积的黑土地,党中央己下达任务,从回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抽调班排长以上的党员干部,在这片黑土地上组建农场,要建成大粮仓,支援国家建设”。有了地方政府的支持,许多难题迎刃而解。
五、负重前行
7月上旬111地质队开始进入完达山。大米每人分配一袋20多斤背上,罗盘、地质锤、地质包、钢卷尺、皮尺、盐酸、野外记录簿、地形图、样品袋、记号笔、放大镜、望远镜等野外工具那是必带的。还有生活物资如帽子、雨具、水壶、手电筒、油布、圆型蚊帐、披荆斩棘用的砍刀、菜刀、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火柴等,警卫人员还有枪支弹药,平均每个人负载三、四十斤。
第一天大家行走了80里(直线距离约50里),到达了离山麓不远处山沟里的关门咀子村,在此夜宿。村干部热情地迎接大家,并且找了一个猎手给地质队做向导,为大家进入原始森林带一段路程。后两天地质队员们一路上一边爬山、观察地质现象,一边采集地层岩矿标本,重量不断增加,大家都是负重前行。同学们担心赖志云老师的刚刚做完手术的身体,抢着把赖志云老师的大米袋等东西背上了,大家都是汗流浃背,这也为赖志云老师刚刚愈合的手术伤口感染带来了隐患。
六、误入虎穴
完达山原始森林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动物有东北虎、黑熊、野猪、鹿、狍子、狼、猞猁、白鼬、紫貂、山鸡等,时常出没于山间,野猪、黑熊、东北虎号称完达山三霸。树木有红松、云杉、沙松、黄菠萝、水曲柳、胡桃楸、椴树、杨树、桦树、柞树、榆树等,草本植物有大叶樟、小叶樟、芦苇、莎草等,还有可以食用的鲜蘑菇。由于林草丰盛,地境幽僻,为野生动植物的天堂、绿色的家园。
7月的完达山,尽管山顶仍有积雪,但山下已是郁郁葱葱。早上6点多旭日东升,下午4点就已日落西山。地质队下午4点就来到小河、小溪流边安营扎寨。全队人员分工明确,后勤、警卫、技术组各司其责。烧上一堆旺旺的篝火,既可以做饭、烤火,又可以驱赶野兽,一般一天晚饭可以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他们跟当年抗日打游击战的警卫战士和猎人学会了搭窝棚。地上铺上一层厚厚乌拉草,上面盖上油布,简直像沙发床一样松软,每个人用树枝、木棍再架上一顶圆蚊帐,让大家美美的睡一觉。可是,警卫战士们不能合眼,轮流值班。
林间晚上异常的安静,连大家的呼噜声都可以听见。突然,警卫战士听到小河里传来的打水声,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怀疑有黑瞎子来入侵,高喊:“有情况!”,手握冲锋枪,用手电筒朝小溪流水中一照,原来是鱼群在那里戏水、冲浪,再一句:“河里有好多鱼”!把渐入梦乡的地质队同学们激动了,觉也不睡了,立即下河抓鱼,一共抓到了6条长约20cm左右长的小鱼。第二天早餐,把前一天采集到的蘑菇加上小鱼,做了一道美味的鲜蘑炖鱼汤,野外生活苦中也有乐。
中午,大家在席地而坐,像当年志愿军战士一样,吃上一顿溪水拌油炒面,完达山的溪水非常甘甜,午餐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不过山上的昆虫特别多,不能久坐。特别讨厌的有两种昆虫,一种是牛虻,另外一种就是小咬(蠓),都喜欢吸人血。一进山开始就有被牛虻咬,刚开始牛虻咬后包很大,多咬几次后,随着免疫力增强,咬后只起一小红点。而小咬就是数量多,人一停下来就被它们包围了。
第三日午餐后,清查人数发现少了一名同学,大声呼喊没有回答,可把大家急坏了。一位警卫说,刚才他从我身边走过,可能往山顶方向去了。大家奋力追赶,终于在山顶见到了这位同学,正在解大便。原来在山下小咬太多了,解大便时咬得屁股疼,山上小咬少。一位有经验的警卫战士手指不远处光秃秃的岩石表面铺着整整齐齐的草窝。告诉大家:“那是老虎窝!真是老虎头上拉屎!如果它在家,恐怕就没命了”!大家赶紧撤退。晚上还开了一个民主生活会,再次强调了组织纪律。
七、铁锰矿点
第四日上午,快爬了山顶。突然听见一个同学大声呼叫:“我们找到油苗了!"。大家加快步伐往上爬至山顶,来到同学们发现黑色“油苗”处。赖志云老师仔细观察,还用小刀刻。最后,确定它不是油苗而是硬锰矿。赖志云老师中南矿冶学院毕业的,金属矿床是这个学校的优势学科。赖志云老师告诉同学们:“油苗是能燃烧,烧之有臭味,小刀容易刻动的,这个不是油苗,是硬锰矿,小刀难刻动,不能燃烧。此处硬锰矿的产状是沿着燧石岩层裂缝分布,属含锰硅酸盐风化的产物,还有一定的规模,大家动手打几块标本带回去向校党委、向松辽石油勘探局报喜”!
大家兴高采烈地采集标本,并且合影留念。连警卫战士、向导都加入了采锰矿标本的行列:“我们也打几块带回去给首长报喜”,“我带着它回去向县长报告”。第二天下山途中111地质队又发现了另外一种矿点:铁矿。
八、未捷先折
几天的爬山劳累,加上汗水流入手术后的伤口,赖志云老师感觉伤口越来越疼痛,晚上无法入睡,全身发冷、发烧,伤口化脓,晚上他叫醒李桂森老师拿来药箱对伤口消炎处理。并且跟李桂森老师说:“手术后没想到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这么快,其结果很难预料,万一过不了这个坎,就把我埋在林子里,你们继续前进,出色完成111地质队的任务。我是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我请求党组织追认我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赖志云老师从1952年就向党组织提交申请入党,经受党组织30多年的培养和考验,终于在1985年4月20日,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我参加了赖志云老教授的入党宣誓仪式,很受感动,这是后话。
当时地质队李桂森队长一看这个情况,马上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一名警卫和一名学生护送赖志云老师向最近的小佳河村的方向前进,到医院治疗。其余人员组成另外一路继续前进,完成地质勘探工作,地质队技术负责暂由王铁冠老师负责。
赖志云老师一行3人到达小佳河村找到卫生所,一名赤脚医生给赖志云老师看病,对伤口作简单的处理,开了一些消炎止痛口服药,并找到一架马车,安排他们三人去饶河县医院治疗。他们坐了大半天的马车,然后换乘长途汽车,第二天抵达饶河县,立即把赖志云老师送到县医院。正巧遇上从佳木斯市派来的由有经验医生组成的巡回医疗队。经过医生的几天精心治疗与护理,基本上痊愈后归队。
九、两穿森林
由李桂森、王铁冠2名老师,4名学生、2名警卫组成的另一组地质队员,按照计划,北西方向横穿出完达山原始森林,完成一条地质踏勘剖面后,不是原路返回,而是往挠力河上游方向前行一段距离,再往南东方向折返,第二次穿越完达山原始森林,完成第二条地质踏勘剖面。
这支队伍,没有伤病员,同时已经有了第一次5天穿越原始森林的经验,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大约4天完成了完达山原始森林的穿插。一路上有惊无险,与黑瞎子相遇,不过狗熊没有对人群发起攻击,相安无事,他们看着黑瞎子的背影离去。他们收集到了宝贵的地质剖面资料,不过,没有找到他们心心念念的油气苗露头。
十、会合决策
7月中下旬,历时9天的完达山野外地质剖面勘测工作完成,赖志云老师也基本痊愈,两组人员在饶河县会合。大家集思广益,对完达山的地质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完达山地区的地层层位比较老,主要为中生界及更老的地层,各个时代岩浆岩发育,金属矿发育。苏联境内油田的含油层位,不是完达山出露的这套地层,其层位要新。同时111地质队决定分组到鹤岗、双鸭山、鸡西等煤矿收集岩心资料,然后在勃利县会合,进行资料整理。
图片说明:1958年秋111地质队队员风尘仆仆会合于勃利县。照片中有赖志云老师、王铁冠老师,学生有李文修、赵培义、杨向福、魏开仁。
他们在鹤岗、双鸭山、鸡西等煤矿的煤系地层中也没有发现油苗,通过分析研究认为,苏联境内的油气层不在含煤层系内,而在含煤层系之上较新的地层中。松辽地区石油勘探的主攻方向应该是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底下,可能在那里找到与苏联境内相当的油气田,并且对三江平原有利地区进行了分析。一年后,大庆油田的发现,验证了他们推测是正确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利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完达山一带为完达山增生造山带(也被称之为那丹哈达地体)。
十一、不辱使命
通过野外踏勘及资料收集研究工作,111地质队完成了高质量的《三江平原及完达山地区踏勘资料收集研究总结报告》(含图)一套,成果载入了史册。摘要如下:
北京石油地质学校师生勤工俭学地质队,接受松辽石油勘探局的任务,在该区进行地质资料收集研究工作。工作区位于三江平原及完达山地区,行政区划属鹤岗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鸡西市、牡丹江市管辖,交通较方便。本次工作完成踏勘路线长863千米;地质路线长563千米;实测剖面1条。通过工作总结出本区地层从下元古界到新生界均有出露;侵入岩有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类分布。报告将本区构造划分为陆台区和褶被区;将区域地层分为7个地层分区加以论述;总结了该区各地层的含油远景并作了评价;在三江平原划分出12个沉积盆地,在盆地内均有中生代地层发育;指出倭肯盆地含油远景最大,鸡西盆地次之,双鸭山盆地含油较差。
他们的工作,受到了北京石油地质学校、松辽石油勘探局的高度肯定。
十二、喜获殊荣
111地质队除警卫老赵外,当时都是一群28岁(团龄上限)以下的青年人。几个高年级学生都不到20岁,王铁冠老师不到21岁,李桂森老师22岁,最大的是赖志云老师,也不到28岁。
他们这样一群年轻人,不畏艰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穿越原始森林,高质量地完成了松辽石油勘探局交给的任务,精神可嘉!这对刚成立的松辽石油勘探局来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青年团员学习榜样。随即松辽石油勘探局签署文件,号召青年团员们向北京石油地质学校勤工俭学111地质队学习,学习他们不怕牺牲、艰苦创业、勇于奉献的精神。111地质队师生同时也受到了北京石油地质学校的表彰。1958年底,将召开第二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10名青年团员为主体组成的111地质队被推荐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先进集体,作为队长的李桂森老师还被推荐为第二次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会议的正式代表出席会议。
1958年11月21日至12月2日,第二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在北京召开,周恩来总理、朱德副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接见了全体代表,朱德副主席代表党中央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指示,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在闭幕式上讲了话,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作了题为《发扬共产主义精神,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报告。
回校后李桂森老师汇报了大会盛况,赖志云等老师还被邀请到松辽石油勘探局给青年团员做报告,会议精神给了当时的石油勘探者们及北京石油地质学校师生莫大的鼓舞。
十三、完达山之歌
完达山地质勘探的经历令111地质队员们终生难忘。几年后,赖志云老师还自编了纪念完达山地质队的歌曲《完达山之歌》,还请有音乐基础的野外地球物理专业谷杰同学谱了曲。
多年后,请赖老师为学生们讲座,赖老师讲着讲着激动起来了就舞动着手,动情地唱起了《完达山之歌》(赖志云作词 谷杰作曲):
完达山呀!完达山,
原始森林望不到边,
群山峻岭数百里,熊虎豺狼毒虫多,
懦夫要想进山去,困难重重无奈何。
完达山呀!完达山。
我们来的是地质队员,
任凭你困难有多少,身背着重装迈进了山,
身背着重装迈进了山。
苦战十有八九天呀!
找到了铁矿和锰矿呀!
找到了铁矿和锰矿呀!
红旗插上了完达山!
红旗插上了完达山哎!
红旗插上了完达山!
准备退休后找赖老师把乐谱记录下来的,再访谈他们过去的岁月。赖志云教授熬过了三年的疫情,但没能熬过防控常态化后的第一波疫情,于2023年元月悄然离世。没有告别仪式,没有追悼会,未能为老先生送行,为心中之遗憾。
结语
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对地质专业情有独钟,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赖志云老师热爱矿物岩石,家里曾到处都摆放着各种石头,83岁高龄还主编教材《光性矿物学》(赖志云、高洁、吴康军,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2013年)。与李桂森老师聊起魂牵梦萦的地质情缘,总是滔滔不绝,甚至用地质术语“山”、“岩”等给儿女们起名。他们把一切奉献给了热爱的地质事业。赖志云先生、李桂森先生已经远行,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松辽石油勘探局111地质队中的3位老师都是我曾经一起工作的同事,我尊敬的前辈。赖志云教授还是我的校友,我们曾常请他给学生做报告、当辅导员。王铁冠教授曾任勘探系副主任,一起出差、参加会议,后调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作,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桂森老师同在一个教研室工作,一起出差、带实习等。这三位老师对生活、工作充满激情,热情洋溢,出口成章,且有东西可侃。凭着记忆把他们有关完达山地质队的访谈内容记录下来整理成文,可能很不全面,甚至有错误,请各位老师、亲历者、读者正之。
联系邮箱:ljm@yangtzeu.edu.cn
本文照片主要由李山老师、赖燕玲老师提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