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学校科研处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梁樑教授(即将到合肥工业大学当副校长)做了一个关于国家自然科学申报的辅导。其间讲到的一些方法值得吸收。另外,我就一个临时想到的题目与梁教授进行了交流,受益非浅。
不过,最大的收获是他提到的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价值。他讲到,高校教师,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未来的应用性、横向项目拿到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原因是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专门性的机构,他们专业化的运作更能够为企业或政府提供精确、高效的服务。譬如,原来高校教师在法律、账会、专利等领域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服务,但现在企业一般会通过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专利服务机构等专门性组织来帮助其完成一些外包务。其实,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也是一个佐证。当老师、学生在使用各种资源时,越来越熟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SCI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而高校图书馆在资源的独特性方面的功能在不断弱化,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用户需求和这些资源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用户的依赖性也是一个减弱的趋势。还有的时候发现,图书馆并不再是学生低头看书的地方,而成了他们准备考试的地方。电子资源、网络资源日益丰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少人更愿意选择手机等工具进行浅阅读。我不是说高校图书馆不重要,而是说在各种环境、条件不的变化的情况下,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在弱化,而用户很多新的需求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来满足。
回到博文的主题,高校教师,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和从事基础研究为主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更多侧重于知识的创新,这是其核心竞争力。知识传播、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管理等工作则渐渐会由一些专门的机构来主导。
另外想到的一点是,图书情报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将来如果能够进入一些从事信息(情报)收集、加工、挖掘、利用等工作的专门性服务机构,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CIO、CKO这些职位的出现,应该是一种好的征兆,尽管目前还非常有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