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员休息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tq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博文

家乡的那块大石头----甘州石

已有 8768 次阅读 2010-10-16 23:07 |个人分类:休闲|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这几天,网络报纸电视里都在议论“贫困县耗资千万搬石头”的事,让我的家乡甘肃省古浪县一下出名了。看看那些连篇累牍的议论,痛心疾首的多,愤世嫉俗的多,破口大骂的多,认真调查的恐怕不多。搬石头的事是真的,但有些说法却很离谱。比如,“古浪县县长三步一磕头,磕了99米迎接”,稍有头脑的人就不应该相信。我也不赞成搬石头,但看了铺天盖地人云亦云的“主流舆论”,总想说几句不一致的话。可一想,还是算了,我怕挨骂啊!咱们中国人有个特点,总能让舆论一边倒,容不得不同声音。大家都说亩产超过1万斤,你要敢说不可能,后果如何?不被众人骂死才怪!  
 
 咱们不说人,只说物。报纸网络上的照片,让我联想到了老家的许多景物,大漠、长城、烽火台、古城墙。想想那里的文物古迹,还真的不少。这次事件的主角,那块大石头,在我们家乡是很有名的,我对它实在太熟悉了。这石头在我们老家人人都叫它“甘州石”,后来不知道何人给它起了个新名字,叫“昌松瑞石”。“昌松”是古代古浪之称谓。“昌松瑞石”即古浪县的祥瑞之石,不知道这次搬运能不能带来祥瑞? 
  
 甘州石高4.2米,周长19.5米,露出地面的高度为3米左右,为县级保护文物。《甘肃古迹名胜辞典》称:“甘州石,… 系一天然大陨石”,不知有没有根据,信口开河的可能性极大。据说《新唐书·太宗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唐贞观十七年十一月,凉州刺史李袭誉上书,昌松县洪池谷天降瑞石,上有‘高皇海出多子太平天子李世民千岁太子李治’等88字。一时朝野轰动,太宗当即派礼部郎中柳逞驰释复检,证实后,又遣使专程前来祭祀,十分重视。唐太宗以为天有成命,下诏立晋王李治为太子,赦凉州。” 天降瑞石,上边还有文字,你信吗?
  
 甘州石的民间传说很多。传说一:此石原在甘州,欲堵石门峡水,从甘州飞至古浪峡,被人识破,遂坠地不行。传说二:此石名为“支山石”,石头附近的铁柜山下有金银财宝,抓山鸟抓起铁柜山,用支山石支住,就可取宝。传说三:此石名为“甘酒石”,以石屑酿酒,其味甘醇无比。传说四:此石名为“催生石”, … 传说五:此石名为“育婴石”, … 传说六:此石名为“将军石”, … 
  
 与甘州石有关的文学作品也有一些。明朝陈裴写过《甘酒石颂》:“维石岩岩,厥德则甘,甘性温厚,甘体滋涵。其坚如珉,甘白似玉,玉镇天开, … 万里宁戢,一人垂拱,四夷咸宾,皇图盖巩。”
 清人许荪荃有诗云:“片石巍然峙道边,易名作颂到今传。葡萄酿熟浑无羌,此物真宜近酒泉。”
 民国时期的甘肃名士杨巨川曾作《古浪峡观落星石》,诗云:“驱车已过万重山,星石光圆本不顽。料是娲皇不尚白,一麾谪落到人间。”
 当代古浪籍著名作家赵燕翼先生写了散文《古浪有座甘酒石》,以及与甘州石有关的童话《金瓜和银豆》,在我们家乡很有名。
 
 甘州石还进入了学术领域。我见过一篇论文,题目“甘酒石”,作者杨福,载于《兰州学刊》。该文搜集了很多材料,写得不错。我的关于甘州石的大部分知识都是从该文得来的。
  
   
 以下照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用途,谢谢照片作者。 


                                                               没有移动前的甘州石

 




                                                            移动甘州石的热闹场面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2841-374014.html

上一篇:关于“双十节”
下一篇:古城漫步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9 0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