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我为神马既不心惊,也不心凉? 精选

已有 6388 次阅读 2012-4-14 09:43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生, 就业, 招生, 生源, 考研基地

    王云才老师前天的一篇“应聘博士的简历来了——从喜悦到心惊”【1】,昨天被黄秀清老师解读为“心凉”了【2】,然后洋洋洒洒地分析了一下“教育大跃进”+“学位大注水”的现状及其恶果,这终于让老黄有“精”了(戴上了“精选”小红花)。今天早上,王云才老师赶紧解释他为什么“心惊”【3】,还给出了一个他们院凝聚态物理专业研究生面试来源及报考学校的列表,让俺在一些近几年非常熟悉的大学校名之外又额外多知道了若干学校的大名,很好。

俺非常理解王老师的心惊,也能体会到黄老师的心凉。不过,就自己的感受而言,看到这种场面和阵势(王文中的列表与黄文中的柱状图)是既不心惊,也不心凉。因为,如果我因此而心惊,没准早就因惊吓过度而精神失常了;如果我心凉,在哈尔滨这个苦寒之地难保不在一个数九寒天的凌晨给冻死。10年来,这样的列表我已经看过N多遍,这样的指数规律上升曲线,也见过M都回了,在历经最初的困惑、失望和杯挨后,迄今已然可以泰然处之了。

事实上,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招收的研究生有一多半来自王云才列表中的那些类型的学院或大学,其中自然不乏 “考研基地”(或称“考研专业户”)。现如今,“考研基地”多半已经上了各种大学及其诸多教授的“黑名单”,已经像“烤烟基地”一样容易遭到抵制。教授们对考研基地培训出来的“高材生”们的普遍评价是“基础太差”,认为他们除了考研课程反复学过N遍能考出个很高的成绩外,其他很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能只学了1/N遍,知识盲点、弱点太多,许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人能力难以胜任科研任务。如果一位此前门下弟子素以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多著称的教授某日忽然面对这样一份列表,只在报考学校栏看到各种名校和科学院研究所的大名,却在来源学校栏中完全看不到那些熟悉的名牌大学,却充斥着那些不知名的学院和由于培训考研生才变得知名的院校的名字,不把他吓得心惊肉跳才怪。好在俺10年之中能招收到的研究生之中只有约1/8是本校保送生,其余多半来自这些非名校,甚至最初还有非名校考非名校未遂调剂过来的,所以看到这样一份名单就不必再心惊,而完全可以Hold住了。

名单固然没把我惊住,学生来了是不是就会把我LRJ雷倒呢?也木有!这些考研基地出来的学生,基础确实让人不感恭维,但绝非一无是处。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肯卖力气能吃苦,学习和工作状态还比较好,如果再能够克服自卑情绪,更加自信些,在从事他们力所能及的研究时完全可以做得很好。作为导师,无疑应该尽量做到因材施教,给学生选课题和设计研究方案时应该对其基础和能力有所考虑;在工作安排上也应该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可急躁冒进,指望一蹴而就。当教授们有的是机会选择名校出身的“牛”学生的时候,或许没有谁会对这些成绩好、基础差、能力也多属一般的学生感兴趣。但是,国内名校的学生把眼光锁定在了国际名校,导师们因此再没有更好的选择,甚至连神马“酒吧舞”和“二摇摇”级别的学生都一生难求的情况下,也只能招收这些学生,毕竟多数人在“讲究”不起的时候,通常也只能“将就”了。话说回来了,带这些学生的确多半是吃苦受累的差事,可咱们当导师的不久是干这行当的么?!

黄秀清关于“教育大跃进”的提法,似乎并不被所有人认可。但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高等教育的规模在最近14年里扩张得太快,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地表现出了不均衡发展,其过热的态势相当的明显。高等教育“产能过剩”的结果,自然会是高教“产品滞销”——学生就业难。其实就像50多年前一样,“大跃进”的过后也必然跟随着一个“困难时期”。当前大学生和研究生们的求职就业难,无疑已经让学生、家长及其导师“心凉”;很多毕业生的素质低、水平低和工作能力不足其实更让用人单位“心凉”。但是,我们也不妨换一种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所谓的就业难,其实并不全是就业岗位的绝对稀缺,而是大家求职和用人的热情空前地高涨,经常是一个职位几十个人去角逐,而同时每个毕业生都要投出几十分简历出去,在大家都广泛撒网希望补到最大的那条“带鱼”(待遇)的情况下,撒出去的网不纠结在一起才怪!在热情和热度都太高的情况下,心凉一点儿、头脑冷静些也未必是坏事,总比烧昏了头要好。

在“学位大注水”的情况下,再凉一些、冷一些,或许可以把学位中的水分冻成冰晶,让人对这些水分看得更清楚和明白。面对各种单位“人才高消费”的现实,“人才”自己可不能也稀里糊涂地去追求“高消费”。恰恰相反,在“人才高消费”、拿博士去干硕士的活儿、拿硕士去做本科生甚至大专生就能干的工作的情况下,薪水是难免也要缩水的,所以人才们多少还要有些过紧日子的心理准备。

 

参考:

【1】       王云才:应聘博士的简历来了——从喜悦到心惊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3458&do=blog&id=558668

【2】       黄秀清:王云才老师心凉的背后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id=558743

【3】       王云才:我为什么心惊——兼答部分博主提问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3458&do=blog&id=55902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559083.html

上一篇:所谓“导师核心职责”,就是这六个字!
下一篇:远机位登机麻烦多
收藏 IP: 61.167.60.*| 热度|

41 沈海军 赵凤光 刘广明 陈小润 李学宽 苗元华 王涛 李志俊 刘全慧 王晓明 赵纪军 张焱 唐常杰 刘用生 诸葛淑媛 徐长庆 周少祥 陈儒军 王启云 喻海良 陈安 李土荣 肖振亚 仇文利 张玉秀 曹聪 李毅伟 曹建军 逄焕东 杨秀海 曹广福 孟津 李威龙 王修慧 关琳琳 lingling101 liu0328 crossludo xqhuang yxh3161 zhoulong

发表评论 评论 (4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4: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