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庭光老师是“消防问题”专家,对火灾原因和现象分析、消防技术、消防制度、消防历史以及群体恐慌造成的灾难性事件的研究都有很深的造诣,文笔又很好,因此所写科普博文的可读性很强,一直深受科学网的博友、读者以及编辑们的欢迎,自然推荐率和置顶率也都很高。这次他之所以似乎“触犯了众怒”【1】,不是在他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内出了问题,而是因为他“跨界”去分析了一个案情表面现象比较简单,但却更有可能造成深远不良影响(背景也许比较复杂)的交通肇事和持刀行凶杀人案。
须知,在交通、刑事犯罪、司法和心理学这些领域,显然不是麻老师的专业。虽然分析这些这种交通肇事、行凶杀人、逃逸再肇事这样的案件,甚至私下里发表定罪量刑的一些见解,是所有关注热点话题的人都愿意做的事情,但在正常情况下,大家多半会直抒胸臆、快意恩仇(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通常不会强行去运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影响力充当“专家”甚至去做些有“造势”或“煽情”嫌疑的动作。
不幸的是,麻老师这次果敢地站出来担当了“专家”,他用了“逃生学”理论,但却是去分析一个正在“杀生”的人(药家鑫),而没有去分析那个当时更应该“逃生”的人(被杀的张妙)和随后被再次交通肇事伤害的人们,这很奇怪!更让我等觉得奇怪的是,一个与本案没有直接关联的案件,即N多年前发生的、在麻老师此前的博文中被分析过M遍的“克拉玛依大火”事件被再次提及,难道仅仅因为两起事件都有许多人愤愤不平(包括本网的重量级博主们),就一定要硬拉到一起么?(——大家愤愤不平的事情还有很多呢,是否一定要都拉过来讨论?)
麻老师说“只有冷血才能破除对人祸的愤怒”【1】,实际情况是,在“对人祸的愤怒”还没被“破除”之前,他的“冷血”却首先将招致人们的愤怒。专家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研究的时候,需要保持高度的理性,甚至表现得酷一点儿、冷血一些都没问题,但在公众面前继续“摆酷”和炫耀“冷血”,通常会让大家感到厌恶,进而本能地排斥专家的言论(其中有合理成分与不合情的因素)。因为那些“冷血”的理论,无论被包装得如何的“理性”,都只会让人“寒战”不已。
专家学者如果和公众打交道,做科普、搞宣传,都必须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让大家尽量“不走形”地接受自己的理论,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读。如果遇到一个热点话题就兴奋不已,然后就匆匆忙忙地用自己熟悉的理论进行牵强附会的分析解读,其中难免出现难以弥补的逻辑漏洞。倘若再加上一个不合人情与常理的判断,读者们便不免要怀疑专家发表言论的动机和目的了,在这种情况下,要宣传的理论即使很有道理,也更难以让众人接受。
这些年,咱中国的很多专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誉每况愈下,分析这种 “砖家化”的原因,急于冲上风口浪尖去表态的“乱放炮”,勇于发表一些本身就不够严谨的言论或者容易被断章取义的“标题党”所利用的观点,表现“雷人”,经常在信息不足、情况不明、原因不清的时候就急于做出不靠谱的预测,更别说有时还还夹杂着一些利益纠葛下的利令智昏因素了。
回到药家鑫这个案件,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个案件以及药家鑫这个人都可以分析和公开讨论,但这种分析和公开讨论最适合的时间不是现在,而是法庭终审宣判以后。原因很简单,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分析与讨论才可以理性地进行,并且不会干扰司法的公正性;如果在法庭审理之前或者之中热炒此事,难保不影响法官们的正常裁决,其结果是法律的尊严、法官的自信心和法庭的公信力都将被无端地破坏。
参考:
【1】 麻庭光:网上道歉之宣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2992&do=blog&id=431778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