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陈安老师在我等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早早起来(或者晚晚睡下?)就写了一篇“要成为一流大学,先从常识性做法开始”的博文,并以“自相关”的方式让两篇博文同时“置顶”,完成了一次很重要的“尝试”。刚才我去发了条最具吕氏撷英风格的评论——“不但要常识,而且要尝试和常试。” 在写完这句话的时候,忽然感觉到这是个极好的题目,可以发挥出一篇有趣的博文出来,于是赶紧趁热打铁写将出来。
如果我问大家,“常识”与“尝试”究竟哪个更重要?很可能会得到若干并不相同的答案。我保守地估计一下,大多数比较保守的人会认为“常识”更重要,而新潮一点的人可能会觉得“尝试”更重要。其实,人可以有一些共通的常识,有关于自然界的,有关于人类社会的,有关于自己职业的,也有关于日常生活的等等。人生在天地之间,如果自觉地遵守绝大多数的常识,通常可以过得很安全很稳定很和谐,可以少取很多的麻烦,但这种循规蹈矩的生活很可能同时也是非常平淡无味的,毫无刺激可言。如果我们竭力摆脱“常识”的约束,而去“尝试”与“常识”不同的东西,多半可以获得一番不同以往的感受,这便是“尝试”的妙处,有时候甚至还可以让自己或者别人玩出心跳来。关于“常识”与“尝试”的这种纠结,人生如此,社会亦如此,大学又何尝不如此?!
最近这些年,中国人、中国社会以及中国的教育界,都喜欢上了“尝试”,因为我们这些年已经没啥明确的“模式”必须要采取了,取而代之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摸式”,其典型特点不断地去“尝试”,以至于进入了常常“尝试”的“常试”阶段。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这种行为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叫“改革”!实践证明,有些改革确实取得了成功,但有些却没有成功,为什么?因为很多“尝试”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状态中摸索的,这类“改革”的措施未必都是对症的,被改掉的不一定都是需要改的,改上来的也不见得都是合理的。很多不成功的“改革”过几年又要退回原地重走老路,就是俗称“折腾”。之所以会出现很多“折腾”,原因多半出在罔顾“常识”的“尝试”上。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人如果不拿“常识”当回事儿,不尊重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内在规律(这是常识后面最大的靠山!),结果多半不妙。
既然很多“尝试”都得先听“常识”的,那么显然“常识”是很重要的。那么“常识”从何而来呢?作为经验和知识而传承的那些已有的“常识”,完全可以来源于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知道此前人们如何应对各种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的一些现象,所以我们从小就学习《自然常识》,大一点儿还要学习《法律常识》和《政治常识》等等,这些“常识”虽然浅显而且不算多严密全面,但却很有实际意义。反过来看,“常识”其实更离不开“尝试”,新的、有望升格为“常识”的那些新的认知,多半是靠那些勇敢的人们不断“尝试”得到的。例如,什么野果子好吃,哪种蘑菇不能吃,最初就是有人试着吃出来的,以后的人去掌握这些常识就行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