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标题,大家脑海里一定都会浮现出那个瘦瘦的、满头乱发但总是一脸灿烂笑容(特别是在面对媒体时)的南斯拉夫人——米卢蒂诺维奇(简称米卢),对!就是那个曾经带领中国男足于2001年有幸打进世界杯决赛圈(我就不说冲出亚洲了,因为比赛还是在亚洲举行)的“神奇教练”,他曾说过“态度决定一切”。我今天要复述他的话,并作出我的解读。
一说上“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大家第一反应多半是我们做事情的态度应该足够的认真,这样才能取得胜利和成功。这样说基本是对的,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态度就能真的能起到决定一切(全局)那么巨大的作用。我要说的这个“态度”,还是要“一分为二”来理解,拆开成“态”和“度”两个字。“态”的涵义比较丰富,至少要包含生态、状态、心态、姿态等等主观的或客观的因素; “度”主要表示程度,也可以说是“火候”,它们共同决定了一件事的成败或者一个人是否成功。
先说“生态”,它其实是一个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一个纯粹外在的影响因素,是我们通常说到“态度决定一切”、极力强调“主观能动性”时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然而在实际上这个因素是相当重要的。这就好比农民无论如何的勤劳能干,如果赶上一个灾荒年景,收成没法保证,所以一个基本合适的“生态”环境总是需要的。只有“生态”总体上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事情才容易取得成功;相反,如果处于极其恶劣的“生态”环境之中,可能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状态”体现在一个人在具体做事的时候是否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是否有充足的精力、充沛的体力和足够的能力,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状态”好坏。毫无疑问,“状态”是对事情的成败起最关键作用的因素,同时也是最受重视的。“心态”和“状态”有关,但也有所区别。人要做好一件事,在做人和做事的过程中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最为重要,不能太焦躁,也不能太懈怠,在很多情况下,心态好才是真正的好。这里所说的“姿态”不是我们的动作体态,而是在为人处事中的一种自我定位。在一些具体事情的处理中,人们主动采取一种比较豁达开朗的“高姿态”可能让人际相处和谐,容易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为人处事中,“度”表现为一种分寸的把握。做事情,“力度”不够肯定不行,达不到必要的效果,但总是不停地“加大力度”,不知道合理地把握,也容易冲上另一个极端而出问题,就是通常说的“过犹不及”。只有拿捏得恰到好处,才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这种度的掌控,一方面可以靠自身力量进行自主的理性控制,另一方面则是靠外界力量的制衡。自主的理性控制要求当事人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会头脑发热去做过格的事情或者矫枉过正,要求好的“心态”和“姿态”而不仅仅是状态。“外力制衡”则需要由一个合理的外部“生态”环境,去克制做过头的那部分,在现实中,近到周围密切接触的人群,远到法律和社会舆论,应该起到这样的作用。
总之,同时具备了好的生态、状态、心态和姿态,并把各种因素都发挥利用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可以把事情做到最好,倘若有所偏废,则难免留下一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