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anb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hanb 教育工作者

博文

哲学夏令营: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已有 4309 次阅读 2009-9-23 08:24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哲学, 基础教育, 夏令营

刚刚过去的2009年暑假,一件有意义的事,在南开大学悄然落幕。然而就这样一件在笔者看来堪称是一次伟大尝试的事件,或许除了当事人外,少有局外人知道。要说这还得感谢《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国独具慧眼,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信息,并将其公之与众。否则就连笔者本人,也很可能难以知晓。

这是一件什么事呢?显然她并不惊天地泣鬼神,也没有产生所谓的轰动效应,但她却具有指标意义,开创了我国教育界一个小小的先河,这就是南开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学生哲学夏令营。 

由于是首次尝试,举办方南开大学哲学系的老师们心里都没有底,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谁都知道,这些年像历史与哲学这种远离市场,远离物质的专业门庭冷落。因此,不少人担心是否会泡汤。但是,抱着一线希望,主办方还是想了不少办法,主动向一些重点中学的教学处取得联系,希望他们积极推荐好的苗子。不可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结果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是,一下居然招来了83名学员,比预计的30人多出了一倍还多。

当然,这要看同谁比较。事实上,每一个暑期,随便一个什么全国性的夏令营,都远不止这个规模。但对典型的人文学科哲学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开局了。

南开大学举办哲学夏令营,这件事没能在社会上造成多大的反响,也没多少人真的关心这件事,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因为哲学本来就是一门远离尘嚣的学问,就像马克思认为的那样:哲学是超实际的。哲学夏令营不可能像奥数或者新东方英语那样,立马见到某种实际的功利效果,她的功用只能像怀特海所说的那样是缓慢的,但这个夏令营的示范意义却不容否认。

首先,这是一个“冷门”专业的招生实验,是一群爱好哲学的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人们普遍对哲学学科就业前景不看好的形势下,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而进行的积极有益的探索。

哲学不是大众化的学科,在就业与招生双重困难的压力下,更需要大学积极应对,如果一味地等靠要,等来的只是萎缩与衰败。事实上,经过短短一个暑期的哲学熏陶,夏令营的学员们大都对哲学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一改已往他们对哲学的片面认识。比如,一位名叫刘冰的营员,在开营仅一周后,就喜欢上了哲学。原本就对哲学感兴趣的蔡凇任,经过夏令营的学习,更加坚定了报考哲学专业的志向,他说非哲学专业不报。

为了组织好这次活动,夏令营的老师们颇费心机地请来了部分学生家长全程参加,一来想让他们见证夏令营的货真价实,二来也好借机打动他们的心。随着夏令营活动的深入,家长们的思想认识也起了悄然变化,有家长当场表态,支持孩子报考哲学专业。我想那一定是夏令营活动中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哲学氛围,打动了家长们的心。

“闭营了,有学生走到车站就哭了起来,打电话向老师保证,即使不能通过自主招生,自己明年也考哲学系。”这一幕让辛苦了月余时间的老师们,心里感到莫大的欣慰。如此看来,即使是冷门的人文类学科,只要开动脑筋还是能够寻找到招生突破口的,关键就在于行动。首届南开哲学夏令营的成功举办,不仅招徕了好的生员,也必将扩大学校的影响。

其次,此次哲学夏令营对中学政治教学具有积极引导作用。参加夏令营的中学生普遍反映,他们此前接受的所谓的哲学知识教育,与从夏令营里学到的哲学完全是两会事,这种巨大的落差,也出乎大学老师的意料,师生共同感受到的一点就是有必要转变现行中学哲学教学的模式与内容。据夏令营的老师讲,国外哲学教育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中学到大学衔接的很好。笔者也曾看到法国高考的作文,其中就多有涉及哲学类的题目,比如有一年的题目中就要求考生分别就尼采、休谟和卢梭的著作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中学哲学教育的薄弱,正是造成我国国民哲学素养普遍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我们衷心希望南开哲学夏令营能办成品牌,开创我国人文类学科夏令营的新局面。早几年笔者曾读到过一本书,书名是《高歌赴美求学笔记》,是一位名叫高歌的华裔女孩,以自己在美国的求学经历为素材成书的。书中给笔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高中毕业时参加的一个读书夏令营。那是一个由民间基金支助的夏令营,竞争非常激烈。夏令营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讨论与写作,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夏令营结业后,高歌同时收到哈佛、耶鲁等好几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哲学虽无多少实际功用,但无用为大用。费尔巴哈指出:“哲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莎士比亚也告诫人们:“恋爱、财富和荣华把人暗中催老;我要在哲学中间找寻生命的奥妙。”南开大学哲学夏令营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她在一个哲学文化相对贫乏的国度,点燃了一盏哲学的明灯,但愿她能照亮国人的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0064-257263.html

上一篇:朱校长能给南方科大带来些什么?
下一篇:让人忧心重重的高校学术场到官场的蜕变
收藏 IP: .*| 热度|

2 蔣勁松 王立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17 0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