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anb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hanb 教育工作者

博文

民办高教出路何在?

已有 3351 次阅读 2009-6-30 11:12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等教育, 民办教育

写这个题目或许有人认为有点危言耸听,因为单从表象看,目前我国民办高教已具有相当规模。民办高校在校生规模多则三四万少的也在万人以上,这样的规模维持正常的生存应该不成问题。但常言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民办高教正面临空前危机。

日前有学者在科学时报撰文建议,民办高教最好走职业教育的路子,可以看出有人已经在为民办高教寻找出路了,尽管作者给出的职业教育的路子,只是个人的一厢情愿。一方面民办高教未必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另一方面公办高等职业教育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早已虎视眈眈。但这毕竟说明民办高教潜伏着危机,必须寻找可行的出路。

说句公道话,我国民办高教事业这么多年一路走过来,是很不容易的。最主要的是民办高教一直不能享有国民待遇,不仅得不到政策的倾斜,甚至连基本的公平都谈不上,先天就缺乏公办高教由体制所决定的优越性,还要面临社会大众的种种非议:民办高教招的都是差生,都是没学上了才读民办大学,甚至有的人说民办高教只知道赚钱等等。

事实上,这么多年我国民办高教一直处于高等教育的最底层,难怪人们对民办高教存在偏见。设想一下,要是有一两所像哈佛这样的民办高校,民办高教的声誉就不会如此之差。过去,民办高教基本上完全游离于国家统一招生体系以外,民办高教主要靠自学考试和所谓学历文凭考试生源维持生计。扩招后,一些民办高校才获得了体制内计划指标,可明摆着的是,分配给民办高校的招生指标基本上就是扫尾。教育部这样的安排看上去是给了民办高校一些甜头,其实这样的做法之与民办高教事业本身毫无益处。

民办教育的性质决定其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民办高教要在各种竞争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确保做到这样两点:一是提供优质教育,二是要有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可是这些年来,我国民办高教一不是在提供优质教育,而是保障性的低端教育。二始终没有得到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那么这些年来我国民办高教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依笔者不全面的了解,可以说走的是一条四不像的路子。为什么这样说?大家只要看看眼下我国民办高教的结构就一目了然。

每当高考招生来临之际,民办高校纷纷在媒体整版刊登宣传招生广告,看过民办高校招生计划以后,你就会发现很难准确定义这些民办高校究竟是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还是一所专科院校,或者是一所培训学校,再不然就是一个自学考试教育机构,出国预备学校,国际合作教育等等。这样的格局看上去很热闹,显得民办高教全面发展。其实,这恰恰是民办高教危机的开始。

民办高教的生命线是提供优质精品教育,那就绝不能画地为牢,人为地将民办高教定义为职业教育。即使是所有的民办高校统统转型为高等职业教育,也未必就能保证一路顺风。因为,他们将要正面面对这几年各地政府大力兴办的职业技术学院的强有力的竞争。众所周知,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建起了高起点的职业技术学院,不仅硬件设施一流,软件力量也十分雄厚,因为政府有的是钱。可以说,这几年正是各地公办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办职业教育只能干拜下风,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职业教育的路子走不通,普通本科办学之路照样险象环生。因为前有兄弟院校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后有公办大学开办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独立学院、二级学院和城市学院的围追堵截。再怎么说,二级学院、独立学院、城市学院人家毕竟还粘点“公”字的边,考生宁愿选择这些带点公字的本科,而不会选择纯民办的本科。

今年高考报名人数首次出现下降,对于民办高教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抬头,本科生源的竞争将日趋激烈,民办高教如果不拿出得力的本科教改和高质量的本科教育,以及良好的本科教学口碑,恐怕其竞争力也将不保。

剩下的就只有走专科这条路了,可是民办高校显然缺乏竞争力,因为由自学考试和学历文凭起家的民办高教,最不擅长的就是专科教育。相反,一些老牌专科院校乃至由过去中专升格为专科的学院,都远比民办大学竞争力强得多。

相对而言,还是民办高教看家的自学考试与学历文凭考试类以及出国培训等项目较为稳妥,可是由于这些年持续扩招的影响,自学考试的生源也在持续下降,自学考试未来的发展已成问题,民办高校如果只盯这一块,显然也是难以为继的。

造成民办高教目前这种四不像状况的并非民办教育家个人所为,我相信这也不是他们愿意看的结果。想当初,他们豪情万丈,有的声言要办中国的哈佛,有的誓言要为中国高教谱写新的篇章,有的一心想在合理公正的教育环境中,同公办高校展开公平竞争,为促成二元良性竞争的高教格局做出贡献。如今这批当年尚还年轻的民办教育家们,大多已步入中老年功成名就,有的还身兼各种社会职务,未必再有当年那股子冲劲和闯劲,可是我想对于当下这种既无明确的办学方向,又无明显的办学特色的现状他们未必感到满意,随着生源总量的下降,就业形势的严峻,民办高教的苦日子或许也就不远了。

笔者以为,如果不遵从民办教育的性质和规律,不从公立与民办二元竞争这个全局思考民办教育问题,不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民办高教以公民待遇,比如,给予民办高教平等的师资调动权,办学自主权,不人为地设置障碍,限定民办高教于职业教育、自学考试等,否则民办高教事业今后的路子将会越来越难走。民办教育的出路在于教育政策与教育体制的突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0064-241081.html

上一篇:新科技革命的特征
下一篇:生态学家应该走向国家科学与决策的前台
收藏 IP: .*| 热度|

1 陈绥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8: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