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制度论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SD Chinese science, China's future; Chinese scientists, Chinese science.

博文

农作制度分类方法

已有 4579 次阅读 2008-12-27 12:42 |个人分类:Articles on FSD|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分类, 农作制度

       对农作制度进行适当分类可以为确定适宜的农业开发措施提供有用的框架。
       农作制度研发的描述诊断阶段使用的核心方法是农作制度分析。这一方法对生产活动以及资源、技术、市场、服务、政策以及当地文化背景下的体制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分析,它把自然因素(如土壤养分和水分平衡)和社会经济因素(如性别、食物保障、经济收益)在农场(生产单位)整体的层次上结合起来。农作制度分类是农作制度分析的基础,也是农作制度分析的成果之一。由于农场是进行绝大部分生产和消费决策的基本(最小)单元,因此通过将类似的农场(独立的生产单位)归类到相应的农作制度,便于对涉及众多农村人口的投资、政策等措施进行预先评价,如设置优先序,同时也可以增强技术研发的针对性。
        进行农作制度研究,需要两个层次的分类。针对技术研发和推广的分类与针对(政府的)战略优先措施选择的分类是不同层次上的--后者在更大程度上与综合分区(区划)相关性更大,而前者是针对特定的问题(研究目的)对生产单位进行的分类。对于较大区域、国家的规划,需要战略性的分类;对于具体措施的研发,需要技术性的分类。
        无论哪个层次的分类,研究对象的尺度和范畴(行业、问题、资源、生计侧重等等)决定分类的起点层次。同时,研究目的不同,所使用的分类方法和结果也就不同。
研究目的之不同如:重生态型(三江源、青藏高原)、重生计型(黄土高原)、重生产力型(松嫩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几个目的可能需要兼顾,但侧重的程度会有所不同。
        研究对象的尺度和范畴的不同,决定了农作制度研发工作尺度和范畴的差别,可归纳如下:
行业重点型:出于通过提高作物和牲畜的产量(单产)增加食物供应的考虑,重点关注特定行业(小麦-玉米生产、棉花生产、生猪生产等等)的发展。虽然研究过程中应用系统的观点,但工作重点集中在预先确定的行业上(如果没有应用系统的观点,则不属农作制度研发的范畴)。
        --问题重点型:一方面农民的庄稼和牲畜产量低,另一方面技术研发成果采用率不高,针对这类问题开展工作。应用系统诊断方法,重点致力于发现和解决农民存在的问题,提高技术研发成果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自然资源重点型: 运用生态系统的方法原理,以自然资源为工作重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生计重点型: 运用整体优化的观点,综合考虑农场内外的各种生计来源,以消除贫困、改善农民生活,实现可持续生计为目的。

系统(战略)分类

    系统的战略性分类可以分级实现。大类(涉及广大地域、众多人口,对国计民生影响较大)可以在地图上标示。在大类的基础上,根据农场类型或生计方式、相关问题的发展趋势,可确定解决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宏观战略途径。
确定农作制度大类的参考指标如下:

        --农户(生产单位)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状况,如水、土地、草地、林地、气候、海拔(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地形地貌(如坡度)、农场规模及所有制,等等。
        --主要的农事活动和农户生计方式,如作物、牲畜、树木、水产养殖、狩猎与采集、农场外活动等;所使用的生产技术以及相应的生产集约度、农牧结合程度;农场的管理和组织情况(如家庭式的、集体的、合作的,等等)。

        根据上述指标,把常见的农作制度分为若干个大类。例如,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农作制度分为以下七大类型:
1. 灌溉农作制:包括各种农场规模和众多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
2. 湿润高生产潜力区雨养农作制:以生产某一种作物为主(特别是块根块茎类、禾谷类、木本工业原料类作物-包括小规模农场、大规模种植园和商业化园艺生产),以及农牧结合(混合)的生产系统;
3. 陡峭和高原区雨养农作制:常常是农牧结合(混合)的生产系统;
4. 干旱或寒冷低生产潜力区小规模雨养农作制:主要是农牧结合(混合)的和游牧的系统,由于极度干旱或寒冷,当前生产力或生产潜力很低;
5. 大规模商品型农作制:分布于各种生态类型区,生产类型多样;
6. 沿海手工捕捞与多种经营农作制;
7. 都市农作制:主要进行园艺和畜牧生产。 

    在每个系统内部,有时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可再分为亚类,如小规模农场与大规模种植园或商业型农场、低海拔与高海拔地区等。每个农作制度类型的名称应力求能够反映大类的特征及其区分于其他农作制类型的属性,特别是:

--水资源状况:即灌溉、雨养,干旱、湿润;
-- 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基础:林木、沿海等;
-- 气候:即热带、温带、地中海等;
-- 地形、地貌、海拔:高海拔地区、丘陵山地/高地、低海拔地区;
--农场规模与结构:小规模、大规模;
--主要的生计方式:块根块茎作物、稻-麦、手工捕捞渔业、游牧等;
-- 生产集约度:集约化的、粗放的、撂荒的;
-- 农牧结合程度:混合的、结合的;
--区位:都市的、城郊的、乡村的。

    依据上述指标,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七大类农作制度进一步细分为72个农作制度类型。


农户(技术/研究/推广)分类

目的意义

    农作(生产)条件千差万别,农业研究工作所提供的技术措施往往仅仅适合(推广到、服务于)少数生产单位(农户),这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1)所推广的技术不适合生产单位(农户)的农业生态条件;(2)所推广的技术不适合生产单位(农户)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生产单位(农户)的情况各有不同,因此所推行的新的(技术、政策等)措施也应有所不同。 每个农户都不相同,最好为每个农户制定一套独特的措施,而这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需要找一个平衡--把农户分为若干类别,把每一个农户归到某一个与其特点最接近的类别当中,从而从中筛选出针对那些类别的农民开展工作,为每一类农户设计不同的推荐措施。
为了使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符合各类不同生产单位(农户)的需要和条件(能力),需要对生产单位(农户)从技术和经济功能方面加以区分—具有相同特点的生产单位(农户)需要相同的技术,成为一个研究域(推广域)。 
适当的分类对于增强研发工作的针对性,对与明确研发成果的目标信息与条件信息至关重要。

        分类的方法

        功能性分类— 依据农场的主要功能
    农民的技术选择是与其生产系统的总体功能密切相关的。我们可以认为,在其特定的生产条件下和社会经济背景中,其决策是有合理性的。功能性分类以构成农场重要功能的类别为基础,把农民为应对生产中的限制因素所做的决策与其面临气象灾害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行为相联系进行分析。例如:
    --棉花-粮食
    --种植-养殖
    -- 灌溉-旱农

    结构性分类—依据农场的结构
    结构性分类以农场的结构状况(生产手段及管理方式)为基础。进行结构性分类所选择的指标必须能够构成一个逻辑序列(内涵与外延要周延);所选定的指标要能够最大程度地解释和反映研究区域内农户的生产决策和经济行为(规模不同,生产目标不同,限制因素不同)。结构性分类不考虑农民组合其生产手段的途径。例如:
    -- 大,小,中等;或 5亩以上,2-5亩,2亩以下
    例— 一个综合的结构性分类体系 

     劳均耕种土地超过3公顷的农户
           不到两头役畜
                有其它收入来源……… ..………..类型1
                 无其它收入来源………  ………..类型2
            两头或以上役畜 ….. ………...……..类型3

    劳均耕种土地1-3公顷的农户
           土地私有或租赁(没有佃租)
                不到两头役畜 …………....… …..类型4  
                两头或以上役畜………..………..类型5
           土地佃租
                有其它收入来源…………..……..类型6
                无其它收入来源…………..……..类型7

    劳均耕种土地少于1公顷的农户………..类型8

        一个农场/农户/生产单位(技术性农作制度)分类体系就是一个描述农作制度结构和功能的模型。它把存在相似问题、具有类似(同类)潜力或解决问题的措施(出路)的农场(生产单位)归为一类。功能性分类结合两个要素,它将农民应对限制因素所做的决策与应对气象灾害和社会经济状况变化的措施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最终的分类结果突出农场(生产单位)的差异,以有助于明确确定不同类别的农场(生产单位)需要什么不同的开发(技术)措施。
        在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前提下,农作制度分析中对农场(生产单位)的分类必须始终遵守以下3个原则:
       原则1: 当地环境的差异可以通过基于农业生态指标(土壤、气候、水利条件等等,是农业生产的自然限制因素)的分区(区划)来描述、理解。
       原则2 :  农户(生产单位)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异必须予以考虑,特别是农户(生产单位)接近农业生态区的途经、生产手段,特别是农户组织管理其农作制度的方式。
       原则3 : 必须当面向农民以及所有相关的机构和个人(责权人)介绍、解释我们已经获得的认识和成果(区划、农场分类)。

农户(生产单位/农作制度技术性)分类的步骤

        步骤1 精心准备初步分类框架
        与主要知情人当面讨论、召开村民讨论会。生产单位(农户)间的差异从一下方面予以分析:  

--自然条件:土壤、气候,等等;??生产条件:耕地、牲畜数量,等等;
--人力资源:受教育程度、数量,等等;
--社会资本:,结社、组织、“关系”,等等; ??金融资本:存款、贷款、资产,等等。

        步骤2  确定分类指标
        每个指标是一项用于分类的依据。例如,如果灌溉是决定农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的话,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就可以作为一项分类指标。其它的指标还有:
-- 农场规模(面积)
-- 资产总额
-- 基础设施的水平l
-- 农场上和农场外的收入来源
--生产体系
--技术水平l
--土地所有制
-- 土壤质量
-- 家庭收入构成
-- 市场的便利程度
-- 家庭结结构

        步骤3  形成暂定分类体系
       根据研究目的和已经确定的指标体系,形成一个临时的分类体系。例如,乌干达小规模奶业研发中,初始分类为:
--都市农场:5头或以下泌乳奶牛,在城镇中,少量土地,有其它收入来源,集约化管理,土地是主要的限制因素;
-- 城郊农场:5头或以下泌乳奶牛,在城镇郊区,少量土地,混合农业体系,集约化管理,劳动力是主要的限制因素;
-- 乡村农场:10头或以下泌乳奶牛,远离城镇,土地充裕,混合农业体系,集约化管理,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是主要的限制因素。
 
        步骤4  进行正式调查
        在每个设定的农场类别中,选取若干个样本进行访谈调查。也可以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对分类体系进行核实、修改。例如,在乌干达,研究小组在两个地区各选了3个县分别代表初始分类体系中3类不同的农场,在每个县访谈5个分别代表其类别的小规模奶农,并在3个县分别召开了村民会议。收集到的数据用于检验初始分类体系中使用的指标是否适当,探讨其它相应的指标,发现其它可能的开发措施。

        步骤5  修正和确认分类体系
        根据调查收集到的信息对分类体系进行改进。使用表格法把各种可能的分类组合罗列出来。分类体系结果的确认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反复核对:

--研究目的对分类的要求 
--研究人员对农场(生产单位)类别的认识和经验性的观察
--关键知情人的看法

        例—乌干达的奶牛场 
        根据下列指标对每个受调查的农场进行描述:

-- 放牧管理:拴系、圈舍饲养、公共放牧、半集约化饲养;
-- 土地占有情况:无地、有少量土地、有足够土地;
-- 主要的限制因素: 土地、劳力或资金;
--现金收入来源:来自农场或来自二者(农场和农场外生产活动);
-- 农户的富裕程度:高或低。

        利用所获得的数据信息,研究人员更加准确地对初始分类的3类农场的特点进行了定义,并据此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农户。

注意事项

    1、切实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所有可能有效的措施和对农民的帮助都必须以对当地实际情况及其成因的谙熟以及尊重当地用户的意愿为基础,并且,在改变现状前必须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考虑,避免忽略其存在的合理性。
    2、分类调查的优点与不足:农户分类体系调查需要形成符合研究目的的初始分类体系,还需要与农民和研究区域内其他了解情况的责权人一起进行确认,它既有优点又有不足:

    优点:灵活—其过程可与可资利用的资料信息、时间和能力的情况相适应。
    缺点:主观—分类的结果依赖于研究人员的经验、阅历。

    分类与分区的区别分区(区划)以地理的分异为基础,而分类以结构、功能属性(特点)的差异为归属。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自然资源条件的差异,但不同区域之间可能有相似的生产条件(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社会经济的)。因此,在相邻(相近的不同)“区”中可能有相同的 “类”。

    单指标与多指标单变量分析仅使用一个指标对生产系统进行分类。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按照农场的大小规模进行分类。这种方法简单、快捷、省钱,对数据信息的要求不高/不多,但不够严密。
多量分析使用两个或更多的指标对生产系统进行分类。例如,农场的大小规模、土地的占有情况、现金收入来源等(3个指标)。
所用的指标越多,所得到的分类体系就越严密,就越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但需要更多的数据信息以便进行更加复杂的分析。

    额外提醒:

--分类的过程可一直从项目开始持续到项目结束;
-- 分类结果是根据技术研发和推广的需要而异的;
--分类结果与目标信息和条件信息密切相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9907-207220.html


下一篇:两个教授的故事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