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locene,中文翻译为全新世,表示与以往相比,地球在最近的一万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全球海平面逐渐上升120米,气候从冰河时代的严寒进入温暖的适宜期,世界一片欣欣向荣。
人类无疑是这场气候与环境变革的受益者。10-7万年前,智人从非洲走出后,在全世界逐渐蔓延。到全新世,随着生产力和人口逐渐增加,在社会结构与自然环境双重压力下,逐渐从蒙昧状态进化到一种现代人类可理解的文明状态,或者说是具有较为高端管理模式的社会。文明与文化并不相同,以至于很多人看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创造的辉煌文化与艺术,会觉得不可思议,觉得那些拥有精彩绝伦陶器的先人社会应该是文明度很高的社会。
研究古文明最大的误区在于我们会用现代社会的观点和感觉去体会古文明。因此,必须理解一些基本原则,才能有机地衔接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第一,智商可比拟。我们需要意识到,几千年前人类的智商和情商并不比我们现今人类低,他们缺的只是知识和经验积累。他们创造的文化体系,很多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比如天方地圆的世界观对现今艺术的影响。红山文化的三层祭坛基本就是天坛的原型。人们对玉器的欣赏,也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习惯。
第二,实用主义。用另外一种物理原理来解释就是能量最小原理。只要目前的工具体系够用,其形态和功能会持续很多年,比入石器时代的磨盘,在很多边远地区,依旧是人们常用的工具。牛拉犁也存在了很久。旧石器升级改造在百万年尺度上进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石器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致,一点一滴的积累在岁月流失中逐渐呈现。我们总是苛求古人和古人类,在旧石器时代,难道把一块石器多打磨几下就那么难吗?多修理几下,不就很快进入新石器时代了吗?几万年前,难道把泥巴揉成一个小器具,进入陶器加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有这么难吗?只要把材料给现今的小朋友,他们在做游戏过程中,都能创造出陶器,古人难道还不如现今的小朋友吗?又或者在一万年前,我做几块泥版,上面较为系统地画一些符号,圆的、方的、三角的、带尖的,带横的,带竖的,不一而足。后人发现后,就会把文字发明提前到一万年前。这些会发生吗?大概率不会发生,在生存面前,这些都属于浪费资源的行为。
第三,空间连续性。我再设想穿越回远古时代,抓一百只鸟,每个鸟的身上绑上小型石器,然后放飞,后世考古就会发现在很大范围内出现了同一种器物,远远超出了当时人类的发展水平。在远古年代,文化与器物传播靠人类的双腿,具有空间连续性。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某些特殊器物的出现顺序,勾勒出该器物的空间传播路径。
第四,时间与效率的互补性。古人最不缺的就是时间。长城可以持续建造几千年。欧洲的大教堂可以建造几百年。一件高端玉器可以慢慢打磨很长时间。这种用时间互补效率的效应,很多现代人都不理解。同样的原理,在百年和千年尺度上,距离几千公里之间的两个文化群体之间会发生显著的交流。南亚的贝壳和象牙、西亚的铁器、印度流域的红玛瑙珠子等等出现在东亚就不足为怪。
第五,文化的稳定性。文化最大的作用之一是区分种族。哪怕是同一种人,通过用具、装饰和语言的分化,就会形成不同的种群,并且为保持这些特征而努力。器物可以流传下来,而很多古老的语言则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实际上,语言的作用不容小觑。这些器物的特征是我们区分和鉴别不同文化的组重要证据。当某些元素上升为一个文化的符号,甚至会追随这个文化演化的一生。
第六,文化的传播、交流性和融通性。两个种群之间文化交融,必然会像植物杂交一样,产生新的文化特征。文化会中心向外围逐渐传播,并与周边的文化产生交流和融通现象。早期的交流应该倾向于和平模式,比如通过物物交换,某一文化的器具会偶然出现在另一个文化种群中,但是不会占据主导。如果两种文化相互吸引,比如庙底沟文化具有花型装饰,而红山文化具有龙型器物,两种文化在河北北边某处相遇,龙与花的结合,石破惊天,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和中华起源谱写了序曲。如果通过强势占领,则会出现文化剧烈更迭。比如,石茆文化入侵陶寺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第七,无国界。在国家出现之前,人类没有边界的概念,他们自由迁徙。在欧亚大草原,人们可以自由地从欧洲来到亚洲,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因此,所谓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是常态。西方和东方文化互相影响。再比如南方凌家滩的玉器就对东北的红山玉器产生重要影响。
第八,物质交换的需求。只有物质交换,才可能让文化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根据第一原则,我们千万不要怀疑古人的智慧,不用担心他们不清楚器物之间的交换原则和价值对等规律。在漫长岁月中,古人们会在动态中达到平衡,一个石斧头和一头野猪到底能不能等价?不能用现代人的观点来分析。北美印第安人用野生动物皮毛(现今看来是昂贵的奢侈品)换区欧洲人海边捡来并加工一下的贝壳,现今的眼光来看,印第安人非常吃亏。但是,实际情况,既然贸易能长期发生,就说明双方对此都认可,贸易是双赢的,都是用各自从自然界得来的东西进行交换而已。
第九,人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人口不增长,并和自然界相对平衡,这个文化进化会相对缓慢,因为没有需求。人们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并且其乐融融。这一点,从非洲和南半球遗存的一些采集部落的生活可见一斑。在科技告诉发展的20世纪,他们依旧生活在新石器时代,看到镜子里的影像都会吓一跳。现代社会的科技对他们来说比天外来客还要夸张。根据第一原则,只要他们接受了现代知识,很快就从石器时代进入到现代社会。
人口增长增加社会对能源的需求,推动技术进步。反过来技术进步又进一步让人口激增。这一种正反馈,尤其在没有大规模战争的新石器早期,人口增长和文明进化是一股不可抵挡的潮流。这在全世界各个种族中都在发生,虽然不同文明之间会有几百年或者千年的时间差,但是从几千年尺度上来看,人类文明是同步的。如果再过几万年回头一看,那时的考古学家更会惊讶于全新世人类文明金华的同步性。早期文明出现在地域狭窄的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于东亚地区地形开放,至少有长江、黄河和辽河三大流域,人口较为分散,于是从技术和人口密度上来看,其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西亚。只有人口数量增加了,才能支持社会分工模式。这在现代社会也有非常重大的指示意义。比如,对于小国家来说,世界贸易更加重要,因为他们人口不足,不可能形成各行各业齐全的社会经济模式。而中国人口众多,形成了全世界最齐全的工业模式,这一点也不奇怪。这是一个文明可以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第十,朴素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全世界的文明都喜欢金光灿灿的、耀眼的、通透的、美丽的东西。金属、宝石、玉石等等,是全世界各民族都追求的财富。其实,在自然界中,连一些鸟儿都知道用艳丽的石头装点巢穴吸引异性。孔雀更会用开屏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强大和魅力。古人经常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佩戴在身上,在少数民族地区,打造的金银首饰,佩戴全身,亦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古人文化。我一定相信古代的萨满和巫师,全身会佩戴很多这种奢侈品。只要相信这种朴素的审美观,我们就不怀疑为什么各种文明要素中都会出现这种统一的模式。
第十一,简单-复杂-简单的发展模式。对于生命来说,从早期的单细胞生物逐渐演化成多细胞生物,结构越来越复杂,这是一种相对的进步。当复杂到一定程度后,其弊端就会显现,再进化,反而会出现从复杂到简单的推进,否则,整个系统迟早会崩盘。从陶器制作来看,这一现象也存在。最早出现的肯定是相对简单的器物,随后会进化出脚、耳朵、把手等等。同时,两个或者几个简单器物组合起来,形成所谓的“组合音响”,或者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几个汽车人组合成更大的金刚。比如,鬲的出现就符合这一规律。可能是袋足器与小口尖底瓶结合的产物。而这种结合一般来说都会是文化融合的产物。在一个文化内部,很难从传统中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改造。再比如鬶,显然是从鬲进一步进化成的器物。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这种复杂性反而会向简单进化,或者向专业化进化。比如,鬲在孔孟之间的百余年间就消失了。最主要的原因肯定是需求的丧失。鬲的三个空的袋足支撑起容器,非常便于野外生火做饭。但是,当灶台发明后,这个鬲的结构就显得多余。再比如鬶。现在的高端器具都是分器件,而不是把所有东西集成在一起。鬶这种组合器的最终命运会被更高端的器具组合所代替。
第十二,文明生命周期。文明具有生命特征,在自然条件下,一个封闭的文明会在千年尺度上走完全程。如果没有外力干扰摧毁,早期农耕文明的土地会在千年-几千年尺度上耗费殆尽,文明自然崩溃。比如土壤盐碱化,土地退化等等。这在两河流于最为明显。封闭的文明,比如埃及文明,会在自己的文化方向上越走越远。当外力来临时,就是其快速崩溃的阶段。四川三星堆蜀文明也可以类比于埃及模式。四周环山,在一个盆地中,坚守了两千年,最终还是逃不过被周边文明摧毁或者融合。中华文明形成后,处于一个开放体系,不断有外来民族和文明的融合。同时,科技发展,使得人类克服了土地的限制,逃避了自然规律的束缚,在历史发展到今天,依然昂首世界之林,实则幸也。
第十三,就地取材。根据第一原则,我们不用羡慕西方比东方更早地发展文明,或者更早地用青铜器,造字等等。这些都是自然环境和当地资源与环境促成的结果。地中海地区是活跃的碰撞带,金属矿床发达,尤其是露天铁矿多。而东亚地区缺乏高品质的铁矿石,即使到今天,中国还得大量进口国外的铁矿石。中美洲的玛雅文明亦是如此,缺乏金属资源,石器非常发达,也就是一直走不出石器时代。
以上林林总总的一些原则,对于理解文明演化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文明演化是一个人地关系相互促进的过程,既有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的制约,也有人类聪明才智的主观能动性,也不排除在某些阶段一些聪明人的创新成果突然出现,改变人类进程的例子。综合考虑,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