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至少有二本达尔文的回忆录,一是达尔文自己写的;一是他儿子写的。达尔文儿子写的回忆录更多倾向于其父的书信、趣事等内容,当然也谈到了达尔文自己于1876年在病中执笔撰写的人生自传的出版过程。我倒认为,达尔文自己的传记更有价值。在他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总结自己终身得失对后人是最好的殷鉴。二部传记正如达尔文进化论中描述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那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达尔文认为自己的智力水平仅为中等。但却靠着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以及经过二十八年对他在“贝格尔号”五年航行中所收集到的各种大量资料的分类整理和归纳推理,于1859年发表了震惊世界的《物种起源》,试图证明物种演化是通过天择和人择的方式实现的。
这就不得不令人反思,一个自认为没有超凡智力的人何以成为伟人呢?好奇心是他从事博物学研究的第一要素。达尔文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充满好奇心,否则他也不会做长达五年的冒险的环球旅行。让缺少好奇和兴趣的人从事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不人道”的行为。即便他们进入科研领域也不过就是所谓的匠才而非帅才。近三十年磨出一部书,足以见到他的执着和耐心。达尔文之子的回忆录展现了,在《物种起源》出版的前后,他在宗教和迷信的包围中,在论敌的猛烈进攻下,迂回曲折,开辟道路,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过程。
反观当下的现实世界,浮躁之风充斥着各行各业。那么有多少进入科研队伍的人是凭着好奇和兴趣呢?他们在这个队伍中更多的是被各种科研之外的俗事所干扰。本来可以干出不错成绩的科研人员却因为无力或无暇顾及来自外界的干扰而错失机遇,不仅令人扼腕。从达尔文自己的传记中,可以悟出虽然是智力一般的人也能做出大事来,当然执着与耐心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载湖南文艺出版社《读有所的》,2011年第9期,第71-72页。
附:达尔文《对我的智力的评估》片段
按: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31年12月达尔文以博物学家身份随海军考察船“贝格尔号”作了5年的环球旅行。回国后先研究地质学,后致力于生物学研究。1859年11月他的划时代著作《物种起源》出版,迅即售罄。本文是达尔文《回忆录》的最后一章。
我既没有极其敏捷的理解力,也没有机智;有几位聪明的人士,例如赫胥黎,就具有这些优良的品质。因此,我只是一个很差的评论家:我在初次阅读任何一篇论文或者一本书时,通常总是对它发出赞美,但是在继续作了一番思考以后,马上就会看出它的缺点来。要我遵循一条冗长的抽象思想路线——这种本领,对我是有限度的;因此,我在形而上学和教学方面,从来没有获得什么成就。
我的记忆力范围广博,但是模糊不清:如果有人不明确地向我指出,我已经观察到或阅读到某种事实,它与我所作出的结论是发生矛盾的,或者相反的是符合于我的结论的,那么,这就足够引起我的注意;而且过了一段时间,我通常能够回想到,应该从哪里去找出自己的根据来。我的记忆力在某一方面极差:任何一个日期,或者一行诗句,过不了几天,就会被我忘记干净……
有几位评论家曾经批评我说:“哦,他是一位出色的观察者,但是他却没有推理能力!”我认为,这种评语是不正确的,因为《物种起源》一书从开头一直到结尾,恰恰就是一长篇论证,而且它已经使不少有见识的专家信服。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推理能力,决不会写出这部著作来。我有一点本领,就是推理能力,正好像每一位颇有盛名的律师和医师所具有的这些本领一样,不过我自信,我在这方面的本领并不太高强。
另一方面,我以为对我有利的一种情况是:我具有比一般水平的人更高的本领,能够看出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事物,并且对它们作细致的观察。我在观察和收集事实方面,勤奋努力,真是无以复加的了。尤其重要的是:我热爱自然科学,始终坚定不移,旺盛不衰。可是,我却怀有一种虚荣心,想要博得我的同行自然科学家们的尊敬;这种虚荣心也就强烈地促进了我对自然科学单纯的热爱。我从少年初期开始,就抱有极其强烈的愿望,想去了解或说明自己观察到的事物,也就是说,想把一切事物分门别类,归纳到某些一般的法则中去。所有这些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曾经培养出我的一种耐心,使我能够在任何悠长的岁月中,对任何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顽强地思考或深思……
我具备了一些井井有条的习惯和方法,这对我独特的工作方法很有一些用处。最后,我还不着急去谋生觅食,所以就有了充分的空闲时间。即使是我身体很坏,而且它使我在一生中损失了几年的宝贵光阴,但同时也使我避免了许多散漫的社交生活和游乐,节约了时间,也不无小补。因此,根据我所能作出的判断,作为一个科学家,我的成功,不管它有多大,是取决于种种复杂的思想品质和条件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热爱科学;在长期思考任何问题方面,有无限的耐心;在观察和收集事实资料方面,勤奋努力;还有相当好的创造发明的本领和合理的想法。确实使人惊异的是:像我所具有的这些中等水平的本领,竟会在某些重要问题上,对科学家们的信念起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节选自《外国文化名人自画像》,李然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9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507730.html
上一篇:
德国之行二——折腾,从照相开始下一篇:
德国之行三——细节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