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汾科普记
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境内的陶寺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史前观象台遗址,今年是其考古发现10周年。9月22日至25日,我们在襄汾组织《考古与天文暨陶寺观象台发现10周年学术研讨会》,邀请考古学与天文学专家赴陶寺进行实地观测和学术交流。我这学期为我的研究生开设天文学史研讨班,正好讲到古代的天文观测,觉得这是让他们体验古代天文观测的好机会,于是决定带他们去襄汾参加会议并参与观测活动。与此同时,我们向襄汾县政府主动提议,想给当地的学生举办一场“天文与考古”科普活动。这一提议立即得到襄汾县政府的积极回应,他们说这是难得的机会,要组织襄汾中学的学生参加。看到地方有这么大的热情,我们也深为感动。于是在北京就组织研究生调试望远镜,了解相关天文知识,以便与中学生进行互动。
但是驱车到了襄汾,天公并不作美,一连几天,阴雨霏霏,根本不可能用望远镜观看星空。科普活动只好由户外观天改成室内讲座,9月23日晚在襄汾高级中学进行。可能是考虑到“天文与考古”的主题,襄汾中学安排了高二、高三文科班的学生参加活动。
活动前,我跟襄汾县教科局局长(兼襄汾中学校长)刘校长商议,我们这次科普活动,并不想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知识讲座,而是要以启发学生的思考为主。我们将安排三位专家演讲,每人演讲不超过20分钟,剩下一个小时让学生提问, 与在场的专家、研究生进行互动。听了我的想法,校长面有难色,他说他担心学生们对天文学了解很少,可能问不出问题来,场面冷清不好看。我对他说,我们也算是做个试验,到时看现场情况发挥吧。
我们安排了三位专家上讲台报告,有考古研究所何驽研究员、国家天文台赵永恒研究员和我。我们商定,分别讲陶寺天文考古、中国古代天文学和现代天文学的话题,演讲时间每人不超过20分钟,由我来主持会场问答环节。另有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天文台、考古所的几位专家以及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8位研究生参加。
晚上7:30,当我们步入襄汾中学的阶梯教室时,迎接我们的是雷鸣般的掌声。 教室里座无虚席,还加了很多座,有350多名学生。这么热烈的场面使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比兴奋。
我们按照自古至今的顺序,由何驽、我和赵永恒先后演讲我们的主题。
何驽研究员讲陶寺的考古发掘,介绍城址、宫殿、生活区、祭礼区、墓葬区的发掘,特别介绍陶寺天文遗址的发现,介绍其观象授时的天文功能,介绍陶寺文明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讲述陶寺与尧帝文明的关系。学生们听讲关于他们家乡的重大考古发现,个个听得津津有味。
我本人则从“存在即时间”出发,讲述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对时间的体验如何不同,而天文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普遍接受的时间标准,从而为人们所必需。天文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然后介绍了中国古代“观象授时”的主要方法,是我们每个人注意观察都可以掌握的。我感觉到我和台下的学生们有很好的交流,当我引用庄子《逍遥游》中“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文字来说明时间的不同感受时,学生们便一起背诵起来,场面非常热烈。
赵永恒研究员则把我们带到广大的宇宙之中,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太阳系到银河系到河外星系,从“大爆炸”到从星系演化,从超新星到中子星到黑洞,把人类文明史与138亿年的宇宙史相比,我们五千年的历史只相当于宇宙历史的最后一瞬间。 宇宙之大、宇宙之神奇,引起了同学们的阵阵惊叹。
三人演讲结束后,进入问答互动环节。起先校长担心学生们提不出问题的顾虑成为多余。学生提问非常踊跃,到处都是举手要求提问的学生。于是我只好让想要提问的学生走到过道上排队,依次提问,场面颇似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大会报告现场。学生可以向台上的任何一位专家提问,专家努力一一回答。台上专家如果认为台下专家能更好地回答问题,就请台下专家回答,台上台下互动场面非常热烈,成为整场讲座的高潮。整个问答过程持续了超过一个半小时,远远超过了事先安排的时间。我估计学生们问了20多个问题,到结束还有很多学生想提问, 因时间已经近10:30,只好结束互动过程。
这次科普活动,襄汾中学的学生们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了我对科普教育的一些思考。
首先, 从学生方面讲,我感觉到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对知识非常渴望, 在启发下也很能思考,想象力非常丰富。学生提问环节,第一提问的是一位女生,她问从墓葬发掘能不能了解史前妇女的发式。女生爱美的心态和好奇心就这样被何驽教授的演讲激发出来。还有学生问古代国家文明形成,究竟以什么为标志,问题颇像一个历史学家提出的问题。还有学生问到天文、星占、天文仪器、物候、神话、时空穿越、多重宇宙等问题,可以说是尽情地想象。有些问题真要让我们好好思索一番才能作答,有的也谈不上回答,只能是讨论。
其次, 还是从学生方面讲, 我感觉到有一种他们所受的教学与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之间的张力。 他们提问的方式,问题的表述,往往受到教科书上一些概念的束缚。比如,有学生问,陶寺文化是在4000多年前,那时还是原始社会,怎么可能有帝王和国家呢?我觉得学生课堂教学中一定存在死记硬背概念的情况,专家们的演讲,可以说是打开了他们的眼界,使他们能够反思他们学过的概念和知识。所以,这样的活动,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有益的。
再次,从科普方式来讲,我觉得这次襄汾中学的活动是相当成功的。不是一个专家长篇累牍地宣讲科学知识,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是通过演讲、互动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考。我们不是一位专家演讲,而是三位专家演讲不同题目,内容既有不同,又有交叉,让学生感到学科之间有很多相通的东西。对于学生问的问题,专家之间当场就有讨论,学生们感受到了科学讨论的气氛。
再次,从科普活动的组织来讲,我觉得把科普与科研结合起来的方式也是比较好的。 科普活动,根本不必要兴师动众地以科普演讲团的方式去搞,那样搞一是组织复杂、成本很高,二是效果不见得多么好,很有做秀的味道。我觉得科普完全可以成为科学家们自觉的义务活动,只要有机会,只要有合适的场所和受众,科学家们就可以进行科普活动。这是科学家在我们的社会中营造“科学文化”应该肩负的责任。
最后,从我们开展科普活动的收获来讲,我觉得我们在科普活动中的角色, 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很多时候也是思想与情感的收获者。与学生互动的热烈场面,让在座的专家和研究生们都感受到我们所做的学问还是有社会价值的。如果我们的演讲,启发了一位将来的考古学家或天文学家,那将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学生的提问,看似简单天真,有的时候却正中要害,触及深层次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去深入地思考。事实上,在这次科普活动中,就激发了我们与研究生们之间的讨论,新的研究问题就在讨论过程中产生了。
是为襄汾科普记,时2013年秋分。
关于襄汾中学科普活动的当地报道,见:
http://www.xiangfen.gov.cn/news/mtxf/mtkxf/2013/925/1392591338H9G22D1EC896KE9BC662.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