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德的新科学:纪念《纯粹理性批判》发表4个花甲之年
孙小淳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要说大学期间没有读懂却印象最为深刻的书,那就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了。康德的这部巨著发表于1781年,距今正好4个花甲之年。当年因读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就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借来“Great Books”系列的Critique of Pure Reason. 当时感觉书太难读了,读了几页也就归还了。但其中关于时间与空间的论述,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改变了我对科学的认识。科学并不简单是客观的事实在主观意识中的反映,而是主观参与其中的知识构建。这一印象时时萦绕心中,影响着我后来的学习和思考。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产生在西方科学与人文激动人心的年代。从伽利略到牛顿, 西方自然科学插上了经验与理性的翅膀,飞向神圣的高度。上帝是什么?不就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所描述的普遍必然的科学认识吗?康德从青年时代起,就研究伽利略和牛顿的科学,并积极开展自然科学的研究。他提出的关于太阳系的起源星云假说,虽然偏重于哲理,却启发了后来天文学上的各种宇宙演化理论。
人性又是什么?人性向往自由。法国启蒙运动哲学家卢梭对康德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据说康德唯独因为读卢梭的《爱弥儿》而打破过他严格的作息时间。卢梭的画像是康德客厅中唯一的装饰画。在康德看来,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揭示了自然世界的秩序与规律,卢梭则探索了人的内在世界,发现了人的内在本性。哲学不为别的,只为人的实践。这一点颇似中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1472-1529)所讲的“知行合一”。
康德自己曾写道:有两样事物,思之愈深,敬之愈甚,历久而弥新:头顶的星辰和内心的道德。这句座右铭式的名言,概括了康德哲学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又有点像中国古代的“究天人之际”吧!
康德所说的作为“先验的直观形式”的时间与空间,当然是建立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的绝对时空观。但是当把时间与空间作为人的“先验的直观形式”的时候,不同的人们,由于历史、文化、地域的不同,就可能抱有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直观形式”。这样,康德哲学就会启发对已有的,“公认的”的科学观念的批判和反思。爱因斯坦在其《相对论的意义》回顾他提出相对的心路历程,就提到了《纯粹理性批判》,提到了其中的时空观,对于他形成相对论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启发意义。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对西方后来哲学与人文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此之后,西方的哲学,发生了“认识论的转向”,而在哲学与人文上的所有成就,都源自康德哲学所给予的冲动。从费希特到黑格尔到马克思,从叔本华到尼采到维特根斯坦,从存在主义到现象学,从科学哲学的实证主义到库恩的科学“范式”论到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无不看到康德哲学的影子。
当今是科学昌盛的时代。科学在自然宇宙、植物动物、人类心理生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正在突飞猛进。但是,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对科学进行反思。科学家以探索“客观真理”为目的,常常忽视在科学知识的创造中人的主观性作用。常常听说有人反对中国古代以人为中心的科学,但情况恰恰是,不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如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尴尬。
康德从理性出发而批判理性,开创的新的哲学。今天的科学,可以从康德得到启发,从科学出发而反思科学,把人重新放到的科学探索的中心地位,这样才有可能产生一种全新的科学。
----------------------
参考书: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 人民出版社, 1979年.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Roger Scruton.Kant: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0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