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报告-2017-10-20
文章题目:mTORC1 Activator
SLC38A9 Is Required to Efflux Essential Amino Acids from Lysosomesand Use Protein as a Nutrient
主要作者:David M. Sabatini 实验室
发表期刊:CELL
Sabatini 实验室一直从事mTOR研究,在CNS上发表了大量相关研究文章,揭示mTOR信号通路调控机制。因为我不从事mTOR研究,就没有仔细的去阅读全文,只看了model图和Abstract。给我的一个想法是,lysosome是mTOR信号发生的地方,mTOR需要V-ATPase介道发挥作用。我们在线虫上发现,敲低V-ATPase家族,SREBP出问题,感觉是大量的聚集在核中,但脂肪含量下降。也发现其它重要蛋白的降解也是如此,如LDLR和SCD1等。因此,有必要筛选这些突变体的suppressor,来研究V-ATPase和其它suppressor如何调控lysosome功能及mTOR信号。
第二个问题是lysosome功能缺失后,在线虫中脂肪含量到底发生减少还是增加?
第三个问题是,线虫中一篇文章(Cell Metabolism)说,lysosome是储存zinc的地方,为什么zinc在lysosome中?那么zinc和lysosome以及mTOR等有何关系?
读书报告-2017-10-25
文章题目:Evolutionarilyconserved gene family important for fat storage
主要作者:Bert Kadereit, ……… and David L. Silver
发表期刊:PNAS 2008
文章题目:Aconserved family of proteins facilitates nascent lipid droplet budding from theER
主要作者:Vineet Choudhary, Namrata Ojha,Andy Golden, and William A. Prinz
发表期刊:JCB 2015
今天由于和学生谈工作,特别是ACS、ER和脂滴的起源、脂类的合成关系,我又重新读了上面的这两篇文章。
按时间顺序,David Silver实验室最早在PNAS上报道了一个特殊的蛋白,FIT,从酵母到线虫、哺乳动物都保守存在。他们分析了这个蛋白在不同物种、小鼠不同组织器官的情况。FIT具有两个蛋白,FIT1和FIT2,高等多细胞生物只有FIT2,FIT2在小鼠个组织器官广泛表达,但在脂肪细胞中的表达很高。在细胞中,FIT2表达在ER上。无论是酵母、线虫、斑马鱼、哺乳动物细胞和小鼠肝脏,过表达FIT2导致TAG增多(不影响CE),敲除或者敲低FIT2导致脂滴变小、变少。所有说,David们的文章说明FIT是一个保守的调控脂代谢的蛋白,表达在ER上,是脂滴增大必要的。
第二篇文章,William Prinz实验室做了非常漂亮的电镜工作,利用酵母、线虫、哺乳动物细胞系(3T3-L1),证明了FIT2在ER(没有说影响ER结构),控制脂滴从ER通过出芽方式产生。这是直接表明FIT的功能是参与脂滴出芽生成。
这些工作对我们了解ER及脂滴生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读书报告-2017-10-30
文章题目:TargetingFat: Mechanisms of Protein Localization to Lipid Droplets
主要作者:Nora Kory, Robert V. Farese Jr.,and Tobias C. Walther
发表期刊:Trends in Cell Biology, July2016, Vol. 26, No. 7
旅行途中,继续读文献,今天这篇是Robert和Tobias等在2016年Trendsin Cell Biology 25年专刊上发表的关于脂滴蛋白定位研究的综述。Robert和Tobias是脂滴生物学的两位大牛,他们仿效Brown和Goldstein(UTSouthwest Center,1985年由于发现LDLR获得诺贝尔奖),在哈佛大学合作研究脂滴生物学,发表的文章基本上两人都是通讯作者。他们发表了很多关于脂滴研究的综述文章,感觉他们写这方面的综述过频繁,有点灌水。哈哈!
这篇综述文章简要介绍了脂滴蛋白如何定位到脂滴上发挥功能。
在摘要部分,他们就指出,定位到脂滴上的蛋白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就是从脂滴起源时就参与的蛋白,这类蛋白可能本身就位于ER上;第二类蛋白是在胞质合成,转移到脂滴上发挥功能。脂滴被认为起源于ER。前面谈到,一些ER蛋白会影响脂滴的生成和增大,如FIT蛋白对脂滴从ER出芽非常重要。脂滴膜和ER膜的磷脂成分非常类似,脂滴扩大需要磷脂。
按脂滴的起源和增大,脂滴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初始脂滴,起源于ER,应该和ER具有类似的磷脂膜成分和一些ER蛋白;第二类是增大的脂滴,这些脂滴上的蛋白可能和第一类脂滴蛋白有很大差别,这类脂滴蛋白的来源、脂滴膜成分的增加等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第一类蛋白是横跨ER和LD的蛋白,位于ER上,伴随LD的形成和增长,能够从ER转运到LD。如GPAT4、AUP1、DGAT-2和ACSL4等。这类蛋白认为具有发夹结构(hairpin)。其它的也属于第一类的蛋白如ALD1、AAMB、Cyb5r3和17b-HSD11等,其氨基段具有疏水序列。很多脂代谢酶其实就属于这一类蛋白,它们本身就位于ER,参与脂类的合成。其它还有介道ER-LD之间的桥连接,如Arf1/COP1复合物,Rab蛋白等。然而,这些蛋白如何从ER转移到LD上很多未知。
第二类蛋白在胞质中合成后,直接转移到LD上,如Perilipin、CCTa、Cidea等。这些蛋白具有两性属性,其转移到LD上的机制未知。CCTa是参与PC的合成,细胞内PE/PC的比率对脂滴形成和增大非常重要,但细胞如何感应PE/PC未知。CCTa一个位点突变后的确影响其LD定位。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这些蛋白如何准确的识别转移到LD上,而不是其它细胞器膜上。一些第二类蛋白是被LD蛋白招募到LD。
从另外一个方面,但脂滴缩小时(shrink),脂滴蛋白是如何从脂滴上移走或者降解!脂滴可能通过autophage途径降解。
读书笔记,随性写下,督促自己多学习、预防老年痴呆!不一定对,请不要拍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