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ex603 在科学的道路上艰难爬行的小毛虫

博文

读书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已有 4626 次阅读 2011-5-21 17:14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时间, 读书, style, 课本

读书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在我二十几年的生命里,我不知道有多少时间是在书本前度过的。这些时间肯定不少,因为单单是读过的课本和教材,都没有办法数清楚。我家里有四五个装满了书的蛇皮袋,摞的高高的,里面装的仅仅是我上高中时读过的书。看着我读过的这么多的书,有时会有一小点成就感。青春的岁月弹指一挥,泛黄了雪白的书纸,沉淀了永远都回不去的记忆。

现在依然在不断地读书,而且除了教材和专业书籍之外,还读一些乱七八糟的书。如果以小时候的观点看,现在的行为肯定是不可思议的。看课本就已经够烦的了,还有心情看别的书吗?童年的日子单纯而轻松,总是把看书和上课联想起来,把上课和老师严厉的目光联想起来,把老师严厉的目光和沉重的作业联想起来,把沉重的作业和暗无天日的生活联想起来。这样一来读书便是一种暗无天日的生活了。

长大一些的时候,我们才知道,看自己喜欢的书,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多姿多彩的童话和充满哲理的寓言,让我们感到这个世界的奇妙,历史与未来同样让人捉摸不透。还有变幻莫测的自然界,奇妙的现象总是激发我们解释和探索自然界的欲望,对于每次学到的东西我们都欣喜若狂。

可后来渐渐的我们不再有这种欲望了。我们不能只满足于阅读的快乐,而必须把阅读后的东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试卷上的答案,于是幻想没有了,快乐没有了,探索的欲望也消失了。有的只是不断比较何种书籍能使自己获得高分,能够让自己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和奖励。成本与收益的考量,是不是最初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呢。

人一旦开始算计,就无法在回到不问收获的时代。

现代人认为最大也最实在的收获莫过于金钱了,而读书和赚钱的关系似乎越来越远,甚至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读书越多不代表挣钱越多,买书反而要花去不少钱呢。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事判事之际。”几句简单的话就道出了读书最大的好处。

可是这种好处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见效的,现在读的一本书,很难说以后能够对你有用处。有时候不经意间读的一本书,却改变了自己长期以来固守的看法。而这种改变,也许并不被自己所知晓。

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现代人读的书是越来越少了,很多人渐渐丢弃了一直都保持的读书习惯,甚至有些人一看到文字就感到没有耐心读下去。这与现代社会不断出现的丰富的知识传播媒体不无关系。以前需要通过文字获得的知识,现在只需看看视频,听听音频就可以轻松获得,省时,高效。

时间确实是省了,可是却完全没有捧着书本读书的快乐。读书需要思考,需要想象,更需要读者体会写书人所传达的真实的情感。而这些,看视频听音频是永远做不到的。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保持着阅读的习惯,老实说,我也没有。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太忙了没时间读,心烦了没劲儿读,感情受挫了没心情读,读书被人打击了不想读等等。无论做什么事,我们总可以找到理由。

可是真正深邃的思想从来都是通过大量阅读书籍而获得的,独立的思考也是从不断获取别人的思想的过程中而取得的。我们从未发现自己从一部电影中获得了某个深刻的道理,从某支歌曲中体会到世间百态。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我们总是能够回忆起小学和中学时课本上的东西,有些经典的话至今仍能一字不落的背出来,而对于那时发生的其他事情却早已忘记。

这便是阅读的力量。根植于脑海的永远都抹不去的记忆,成为我们日后行动的潜移默化的参照。

有时我们会发现干什么都没意思。玩游戏没意思,上网没意思,睡觉没意思,谈恋爱,也没意思。这个时候读点书最有意思了。书本从来都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但是你想玩游戏的时候,电脑有可能坏了,想上网的时候,网络有可能断了。最可恨的是,想谈恋爱的时候,女朋友跟着别人跑了。

书本是最忠实的永不背叛的朋友,而读书便是和这位老朋友真诚的交谈。

让读书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才不至于孤单,让阅读成为工作之余的习惯,才会在不经意间提升思想的深度,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对待任何问题,我们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立的观点了。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4255-446512.html

上一篇:梦见,回到童年
下一篇:华丽的书签
收藏 IP: 183.209.45.*| 热度|

4 荣元华 董志刚 李泳 胡业生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