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tercho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tterchou

博文

被评审专家的意见感动了 精选

已有 56402 次阅读 2014-8-25 13:2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年初试着将自己的研究工作思路做了一个梳理,结合以前导师传授的和自己的一些思考整理了一份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申请书,自三月份提交后到今天收到了回音,先谈谈评审意见再谈谈我对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的一些初浅的看法。

1、评审意见

我收到的最终评审意见中显示有四位专家对申请书进行了评阅,在评阅意见中专家们对申请书中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案和创新性进行了很好的考量,并客观的给出了意见,其中一位专家还提出了很中肯的研究扩展,尽管可能在最终意见中少输入了一个英文单词,但是不影响我对他说的事情的理解。在点评了项目的内容、方案和创新性后(基本都是较好、较合理、较仔细之类的严谨措辞),并最终一致建议优先资助,这是让我这个后生没有料到的,看完后很感动,特别是其中一位评阅人提到本研究领域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Loophole free bell inequality measurement),让我感觉很开心,至少本子是被同行前辈评审并给予指导了。谢谢这些不曾蒙面也不曾相识的专家前辈,也希望自己能够做出成绩。

2、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

第一次申请自然科学基金,感觉和第一次投稿国际SCI期刊的心情差不多。自然基金大致流程是三步,第一步格式审查,第二步函评(匿名评审),第三步公布结果;这其实和SCI论文投稿过程是一样的(文字编辑审查格式、送匿名同行评阅、专题编辑汇总意见给出最后结果),但是具体的细节还是存在区别。

(a)在投稿SCI时,编辑会要求投稿人推荐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专家,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在同行评阅时能够高精度的瞄准到小同行手中(并不见得稿件最终一定会送到自己喜爱或不喜爱的专家手中),也有利于工作人员通过相应的数据开展评审工作的安排;但自然基金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流程,主要通过学部进行匹配,这是一个好方法,但如果能增加推荐专家一项将更有利于函评工作的进行。

(b)项目评审的进度。在SCI投稿过程中,多数杂志都会在网页上给出目前稿件的进度,这有利于投稿人了解该稿件的状态,也会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程度(特别是尝试过高水平杂志的朋友感受可能会多一些);而目前自然科学基金基本还没有相关的提醒,在信息时代没有信息这让人很头疼,所以可以看到一些论坛上关于基金消息的讨论真是千奇百怪,谍战重重。说到这里,今年基金委网站出现的“在研”门事件也让人在紧张的期待过程中增添了一丝情趣。建议,基金委在未来的网站设计中,增加相应的服务,具体可以参加美国光学学会的“棱镜”投稿系统的设计。如今中国程序员这么多,把这个网站做得更加高大上花不了太多钱,省时省力,大快人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c)钱钱钱,命相连。在我从事的研究领域所需要的资源比起来,青年基金的资助真是沧海一粟,作为一个年轻人想继续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我不得不过上流亡的学术生涯,到世界各地打临工。目前,我国的一个科研经费的现象完全符合“马太福音”故事里面的效应,有的让他更有,没有的让他一无所有。如何在满足大科学团队不断向前进的情况下,让一些我们自己培养的年轻人能够有一些自由自主的研究环境,可能是我国科研经费分配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事实上,这也是一个政府应该考虑的,社会的自由发展,最终的形态就是马太效应预言的,而政府要做的就是反“上帝”,让有的适可而止,让没有的有起来。

以上是通过自己的一点经历谈的一些感想,在中国的科研工作领域,我还是一个无名小卒,尽管小兵不死,但是会变老。希望能够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名合格的老兵,报效祖国的话太大,只求一方面自己能够养家糊口;另一方面,能够有幸得到几个青年才俊一起共事使他们有饭吃、有事干、有梦想、有追求、有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评阅专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37866-822160.html

上一篇:记在加拿大的又一次徒步
下一篇:发表综述论文的问题在哪里 - 研究生vs.学术大佬
收藏 IP: 136.159.49.*| 热度|

27 柳林涛 曹聪 曹建军 张启峰 罗德海 刘立 邵鹏 彭真明 李健 李宇斌 Editage意得辑 王小林 陈敬朴 董侠 周向进 吕为民 胡俊 王寿江 张云扬 刘淼 罗帆 徐长庆 htli neilchau gaoshannankai yanan2015 gxs201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