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ESC

博文

从世界观谈起

已有 2658 次阅读 2016-5-1 06:25 |个人分类:信息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世界观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中所抽象出来的所有概念一样,可意会而难以言传。按照哲学大辞典的定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总的根本看法”;其中的“人、世界、自然界、社会、思维、看法等”,也都是高度抽象的概念,也都是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我并不是非议哲学家们这种以词解词、以抽象概念解释抽象概念的方式;实际上这是由人脑结构及及特性所决定的,即人类识别事物的方式、记忆结构、知识体系等特性。概念是知识体系的基本环节,是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突出其主要识别特征、舍弃其次要特性而得到的。在理性认识阶段,则建立、修改概念之间的联系,逐渐形成个体人的知识记忆体系。所谓“人类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抽象产物;它是“个体人知识记忆体系”中被公认的部分。抽象就是简化,是认识的基本特征;不简化就不可能形成人类的知识体系!因为客观事物属性是无限的,而人类头脑中起记忆作用的神经元却是有限的。事物的“定义”,是人脑理解其属性所产生知识的语言表达,即其知识体系对该事物响应的输出。该知识记忆在相关概念记忆单元所连接的上层记忆单元上;而该知识记忆单元的识别特征,也就是连接它的相关概念或子知识记忆单元。

   人脑神经元及其神经网络组织的特征,决定着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即依靠识别特征来认识事物。后天学习可以改变其认识方法、提高认知效率,但并不能改变这种认知方式。个体人知识体系的组织特征,主要取决于其后天学习、认知、对所获得有关信息的理解,以及对所获得有关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初生婴儿的神经元,未必都是无组织馄饨状态;在其发育的复杂环境下,存在形成相应极不稳定神经元组织的可能性。如果成长环境恰巧能够使这种神经元组织的稳定性提高,便有可能显示出“天生才能”;也就是大众所说的“天才”,而“天才”儿童的脑神经网络仍然是不稳定的。宋朝人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记述了这位幼童天才的始:“ 金溪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然而,王先生初次见到的仲永已经十二三岁,叫他作诗,已经不像先前听到的那麽神了!又过了七年,仲永已与普通人无异。究其根源,王先生认为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神童的出现,时有所闻;但能成大器者却少之又少!天才儿童所显示出的才能有其特殊性,若能因人制宜、制定独特的培养方法,便有可能将其培养成出类拔萃的大才。招收神童班的方式,即便能够成就极少的人,也是以毁掉绝大部分神童的“天生才能”为代价的!

   哲学家对“天才”的解释与众不同,认为:天才是“特殊的智慧和才能”;而“天才是先天知之,先天具有的”的观点,则被冠以唯心论。同一本哲学大辞典对于“先天”的解释是:“指先于实践和经验”;“先天知之”应该就是生而有之的知识。像仲永那样出生五年、连书具都不认识的儿童,竟能写出文理可观诗句,不知他是如何便获得了哲学家所说的“实践和经验”?天才儿童的出现概率虽然极低,但却能说明:在一定发育环境下,存在偶然形成具有相应知识系统雏形的神经元组织的可能性。尽管这种先天形成的知识系统是极不稳定的,但却是“先天知识”存在的物质基础。正是有了这种知识体系,天才儿童在理解、处理相关事物时,能够表现出异于其他儿童的才能。先天形成的知识雏形,只有经过后天学习、实践活动(即认知、对所获得有关信息的理解以及对所获得有关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的过程),才能够稳定、巩固和扩展,才能呈现出哲学家所说的那种“特殊的智慧和才能”。一般成年人的知识,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来自后天学习及实践活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所有大师们也不例外;正如宋人曾鞏在《墨池记》中对王羲之才能所评述的那样:“羲之之書,晩乃善;則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按照天才的原有涵义,只适合描述儿童的才能;也只是被称为“神童”的个体人在成长过程中极为短暂的阶段而已!真正的科学大师们决不愿意被冠以“天才”虚名,因为这等于否定了他们一生中极为艰辛的奋斗过程!也许哲学家学点系统论、耗散结构水平上的自组织理论,在对待自己尚未理解、却客观存在的新问题时,就不难走出唯物论-唯心论的怪圈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8426-973979.html

上一篇:试用4/3系列单电数码相机
下一篇:对尼康P610、佳能G1X Mark ll的使用感受
收藏 IP: 113.140.77.*| 热度|

3 许培扬 宁利中 姚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1 0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