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人生的丑小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utefay 犀利的灭绝师太

博文

也谈导师和学生的关系 精选

已有 15238 次阅读 2011-4-25 19:32 |个人分类:菲亦所思|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研, 课题组, 导师, 学生, 关系

    最近在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因此想到了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有人认为,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如父子关系,也有人认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上下级关系,还有人认为是朋友关系、合作者关系等等。
    我个人觉得,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如果能够真正像父子关系或者朋友关系是非常难得的,这需要导师和学生双方的投缘与互相支持谅解才能做到。有人可能觉得只要导师能够对学生像父亲(母亲)或者像朋友那样就很容易做到这一点,但我觉得,这也需要学生能够体谅、理解和支持老师才行。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父母因为爱之心切打骂了子女,子女虽然可能一时会不高兴,但是子女不会因此而记恨父母和讨厌父母,因为子女知道天底下最爱护自己的人就是父母了。而其他人打骂孩子,情况就不同了。如果一个家庭是后妈或者是后爸骂了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子女,那就不得了了,往往子女会记恨很长时间,甚至记恨一辈。哪怕是有血缘关系,例如姑姑和侄子的关系,姑姑也不能像父母一样对侄子打骂,那样侄子可能也会记恨姑姑的。所以,最可靠的关系就是直系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其他任何关系要想能够做到父母和子女关系那般,是很难的。连有血缘关系的亲戚都很难做到,更何况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导师和学生?当然,也不是一概而论的,也总有例外的情况。这里就不讨论小概率的例外了。
    因此,即使导师想对学生采取“家庭式”管理,想对学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给很多机会和好处,去关心他们,同时也会因为爱之心切而训斥学生,那也还是会有很多问题的,因为学生不一定会领情。除非是只有赞美和好处,没有批评和训斥。这样也不现实。
    我觉得导师和学生也很难成为朋友关系。因为首先,朋友是要志向相投有共同语言的,往往成为朋友的双方在阅历和经历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才更有共同语言。因此,不是每个导师都和学生能够做到这样。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硕博连读期间跟他导师就是朋友关系,兄弟相称。我很羡慕他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想,他能够做到这一点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他导师比较年轻,另一方面是这个朋友也比较优秀和成熟,所以才能如此吧!
    导师和学生之间是纯粹的合作者关系也不现实。可能学生们都希望能够是这种关系,能够跟导师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我觉得,这种愿望是美好的(我当学生的时候也会希望如此),现实是残酷的。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导师和学生的关系不是我们理想中觉得怎么样最好就能够实现的。最重要的是以现实为基础。合作者关系的建立需要合作的双方在某一方面是实力相当的。然而,导师和学生往往在知识、能力、资源、人际关系、地位等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想建立合作者关系是不现实的。如果学生的能力和资源达到和导师一个级别,那么就自然而然成为合作者关系了。我见过的以合作者关系为主的师生,往往都是学生很牛的。然而,在某个具体的方面,导师和学生是可以实现合作者关系的,例如,在就某个具体科研问题探讨的时候,学生有可能在这方面比导师知道的更多一些,这个时候的探讨问题就是一种对等的关系了。
    如果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纯粹的“老板-员工”式的上下级关系,也是存在问题的。因为老板要求员工一来什么都会做,不会给员工学习的机会,而学生来读研是为了从不会到会的学习的。
    在现在这个学术年代,要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成为像当年华罗庚和弟子一样也是不可能的了,因为那个年代的学术环境有自己的特点,现在学术环境和当时完全不同,所以师生关系也不可能和以前一样了。
    我觉得在现在这个学术年代,导师和学生之间最现实的一种关系是以上下级的关系为基础,辅之以亲情和合作者的关系。上下级的关系会使学生能够按照导师的要求去努力学习和搞科研,相匹配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会让学生更勤奋。亲情关系使导师能够关心学生,能够原谅学生犯的一些错误,能够允许学生从不会到会的一个过程。合作者关系使导师和学生能够在探讨学术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平等性。因为在某个具体的学术问题上,不一定导师的想法就是正确的,有的时候学生也会有很多好的想法,因此在学术探讨上,导师不能让学生一味地听从自己的想法,而是应该启发学生思考和一起探讨问题。
    另外,我还在思考俗称的“二老板”(课题组的辅助导师管理学生的助研、副研等人)和学生的关系应该如何。我觉得“二老板”是很难做的,因为这个位置的人在协调方面是比较难做的。如果“二老板”做事更向着“大老板”,则和学生的关系容易变得不好;如果“二老板”更希望和学生打成一片,则又容易和大老板关系不好。往往“大老板”是吩咐活儿的,“二老板”是带着学生干活的。如果二老板对学生干活要求严格一些,容易遭到学生的埋怨(心想:你又不是导师,干嘛非让我们这么卖力地干活啊!),如果二老板对学生干活要求松一些,则通常会有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事情做不好遭到大老板的谴责,另一个结果是只好自己辛苦一下,把学生干不好的活儿再好好干干,结果累的是自己。所以,二老板需要很艺术地协调好关系,做好平衡。
    总之,我觉得无论在哪个组织里,只要双方是有利益冲突的(一方好了就容易对另一方不利),关系就很难亲密。组织里的人缘好的人更容易是自己做的事情与其他人的利益冲突不大的人。还有同事是很难成为真正的知心朋友的,因此,有那种职场宝典的书中总是提起,自己的心事要少透露给同事。不过,在课题组里,因为学生之间往往是没有利益冲突的,所以课题组里的学生之间的关系往往会比较融洽。
    BTW1:以上分析是基于这样的前提进行的:导师是个正常的搞学术的人,而不是“学术包工头”或者其他不管学生的人。
    BTW2:读博的时候,总会觉得自己的导师要求太严、对我们太多的说教等等,当时记得最多的是导师哪里哪里不好;等毕业之后,更多的是记得导师的好,才觉得昔日导师的严格要求其实是最自己最大的好处。不仅是我,我身边很多人毕业之后也是同样的感受。学生时代往往是看着别人的导师和蔼,觉得自己的导师严厉。所以,我觉得,导师是很难让眼前的研究生觉得自己是个好导师的,尤其是要求严格的老师,因为当学生的时候,学生和导师的利益是冲突的;能够让毕业之后的研究生觉得自己是个好导师,就很不错了。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071-437230.html

上一篇:阳春三月,苏杭之行
下一篇: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利益冲突有哪些?
收藏 IP: 125.34.46.*| 热度|

32 逄焕东 曹广福 杨秀海 赵明 曾庆平 张伟 刘晓松 刘光银 蒋永华 文绍 徐明昆 佟冬 罗帆 吕喆 周可真 杨迎国 陈志刚 唐朝克 晏燕华 李灿 曾新林 谢鑫 时志强 王德华 徐索文 杨正瓴 王修慧 黄莹 许辉群 liguoshuai cugb2010 tuner

发表评论 评论 (5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