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敢说以我的专长能对博大精深的中医作出科学解释,但一定是不同于以往的各种解释——我的独特解释。至于是歪解还是曲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可能强制任何人接受。
关于“中医是不是科学”这个大命题,确实值得编写若干个大系列和各种小专题,但这显然不是我一个人所能胜任的。不过,我会尽力把中医的某些名词术语与现代医学概念挂钩,并加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尽管我心中没谱能完成多少。
今天就先从我不太陌生的一个小问题——“痧”开始吧,后面只能边思考边成文,诸如“上火”、“阴虚”、“阳虚”等,但愿我在中医行家面前的班门弄斧不至于让你们笑掉大牙,我只是想为中医的现代化尽些绵薄之力。
我理解“痧”是从“刮痧”开始的,刮痧应该是通过机械摩擦使上皮组织中的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点状瘀血,血点越多,说明痧越重。同样,“拔火罐”也能破坏毛细血管,但其致瘀效果更明显。两者之不同在于,刮痧用的是人力,而拔火罐用的是气压。
人体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基本上是均匀分布的,但为什么有些部位(如肩颈)的痧会很重呢?凡是刮过痧的人应该都有体会,痧最重的部位通常就是疼痛最严重的部位。如何理解这种现象呢?按中医的解释:“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其病因就在于“气滞血瘀”。
下面我就用我所掌握的现代医学知识来解释气滞血瘀的成因。
首先,我认为造成气滞血瘀的根本原因是全身或局部炎症,而最直接的原因是炎症导致的缺氧,因为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等)能促进一氧化氮合成,而一氧化氮可竞争氧气与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的结合,造成人能正常呼吸却不能给组织正常供氧的怪现象。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所谓“气滞”。
其次,缺氧可以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新血管形成、局部组织增殖和淋巴细胞浸润,最终引起组织充血、红肿和疼痛,轻者是腰酸背痛,重者则发展成类风湿关节炎。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血瘀”的内涵。
简言之,痧是气滞血瘀的症状,而炎症是痧的病因。换句话说,观痧能诊病!若你有痧而且很重,说明你身体某个部位有炎症,通常是肠胃不好,肠菌失调。另外,还有几个器官的慢性感染绝不可忽略,即牙龈炎、牙周炎、咽喉炎、中耳炎、尿道炎、阴道炎等。
既然观痧能诊病,刮痧能治病吗?我认为刮痧破坏旧的毛细血管,有助于重建新的毛细血管,可能会暂时缓解缺氧导致的气滞血瘀,从而减轻疼痛。但是,如果慢性炎症没有彻底消除,新生的血管仍会被堵住,疼痛将重现。因此,刮痧充其量是治标,而不能治本。
同样的道理,假如炎症不消除,光依靠跑步、健身等体育锻炼还是不能彻底消除病源,只有抗炎与运动并举,才是根本解决之道。相应地,为什么风湿药酒能缓解关节疼痛?既然风湿病的病因可以用“气滞血瘀”来解释,那么风湿药酒能止痛则可以用“活血化瘀”来解释。
如前所述,患者肠道菌群失衡导致免疫活化,炎症介质通过血液循环流遍全身,造成局部组织缺氧,而关节滑膜因血管稀疏,缺氧状况就最严重,气滞血瘀现象也最突出。
一方面,酒精能杀灭部分肠道细菌,缓解免疫压力引起的缺氧;另一方面,中药(如田七等)能加速血液循环(舒筋活络),让携带氧气的新鲜血液尽快取代陈旧血液,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于是疼痛立刻减轻而舒适不已。
对于“中医是不是科学”,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我仍然坚持认为“科学不能解释中医是科学的悲哀”,而不是中医的错!中医的博大精深成型于我国古代先贤数千年的经验积累与观察总结,又岂是仅有几百年历史的现代科学所能媲美的?还是李约瑟说得好:中国古代科学未能引领现代科学,但必然引领未来科学!
附:
痧 ,病名。①腹痛、吐泻之因于感受秽浊不正之气,或由暑热之气或饮食壅滞于中而触发。名之曰痧,或名痧气、痧胀。以夏秋季令较为多见。《痧胀玉衡》卷上:“痧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从秽气痧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痧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痧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急救痧症全书》卷:“痧者,厉气也,入气分则作肿作胀,入血分则为蓄为瘀,遇食积痰火则气阻血滞。《痧症全书·论痧》:“古无痧字,……惟霍乱条下有不吐泻而腹绞痛者,曰干霍乱,亦名绞肠痧,缘南方体气不实之人,偶触粪土沙秽之气,多腹痛闷乱,名之曰痧,即沙字之讹字也。”由此可见,前人或有将霍乱赅括于痧病之内者。治宜内服平安散、散痧汤、武侯行军散等方;外治可用括痧法或刺法、推拿等。在饮食宜忌方面,前人有“最忌热汤热酒”之说。痧证分多种,如热痧、暑痧、温痧、寒痧、阳痧、阴痧、绞肠痧等。参见有关各条及痧胀条。 ②疹之通称。《临证指南医案》邵新甫按:“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而如粟象;瘾者,即疹之属,肿而易痒。”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