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有一条非热点新闻,但却是我比较关注的:推动全民阅读 6个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其实该消息新华网、腾讯、央视等媒体都报道了,只是不太起眼而已,不过图书馆界的人应该会注意到这条消息。说实在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也几乎像月经贴似的过一阵就会出现,也先后有不少关于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新闻,却最后大多不知所已,真要去了解一下,大概没有什么有明显成效的例子能找出来。
前两天我那篇“高校的墙:拆或不拆”的博文下,就有网友留言说:“高校的墙大概是拆不得,图书馆倒是应该开放,应该大力投资,加强管理。这是一件造福于民的事。这和国外的差距还很大。”可见希望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人还是很多的。
上学期末的时候,一位省高校图情工委的老师就曾经问过我,对于这种要求高校图书馆开放的呼声是怎么看的?因为今年的省二会就收到一份关于高校图书馆向公众开放的提案,该提案被提交到省高校图情工委负责答复。我只能说:高校图书馆的大门其实一直都是向社会开着的,如果对高校馆的资源有需求,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获得,包括到馆内来查阅、通过远程的文献传递等等,高校馆也很乐于让所藏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如果要求高校图书馆像公共图书馆那样开放,那是不现实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能实现的。
说实在的,自从看到公共图书馆大幅度放低进入门槛而且实行全免费政策后,我感觉高校图书馆与其相比确实显得太封闭。虽然浙大图书馆是向校外读者开放的,但有一定条件,比如办临时查阅证和年度借书证都需要凭个人身份证和单位介绍信,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有外借功能的证还要交押金。图书馆的留言板经常有外校读者留言称,因为没有工作单位拿不出单位介绍信,但需要办理借书证,问是否能通融一下?我知道原来图书馆是把外校读者办借书证的介绍信保存留档备查的,后来因为学校发生校外人员作案的事情,保卫部要求图书馆对这些办借书证的人的身份证也要复印存档,为此我与读者服务部的老师沟通,说是否能对这些特别希望办理借书证却没法开具介绍信的人通融一下,反正身份证也复印存档了。还把公共馆作为例子,说我们馆是不是也应该把开放的口子开大一点。结果负责读者服务的领导马上找我说明,这个口子不能开,校外读者一多,图书馆的安全和管理会产生各种问题,即便现在这样的开放,也还是引起不少本校读者的意见。另外他还告诉我,公共馆的身份证系统是与公安联网的,可以确认读者的身份,但高校馆目前不可能与公安系统联网,所以无法识别身份证的真伪,客观上也还是需要介绍信等材料作为辅助证明。其实那些开不出单位证明又特别想办证的读者,大多数属于考研群体,他们办证不是要利用馆里的资料,只是想到图书馆找一个学习的空间,而这恰好是与本校读者在争夺阅览座位的资源,用介绍信卡掉一些这样的用户也是图书馆希望的。
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我能理解领导的苦衷,所以虽然对留言的用户心有不忍,却也只能表示爱莫能助了。可见,高校图书馆的门并不是那么说开就能开的。套用我在上一篇博文中的话,在这里也同样适用: 高校图书馆该不该向公众开放?能不能向公众开放?这恐怕是两个问题,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持赞成高校图书馆该开放的意见,其实说的是高校图书馆应该向公众开放,而大多数持反对的意见,其实说的是高校图书馆不能向公众开放,因为开放可能给高校图书馆造成的各种问题一时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以前,曾经看到北京、南京、四川等多地都有高校馆向社会开放的报道,但这些开放都是有条件的开放,需要办理借书证、收取押金、服务费等,这和我们馆目前向社会读者开放的方式和管理办法基本一样,所以,相关新闻也就是宣传而已,与大家理解的开放有着相当大的距离。不过这次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科技学院3所高校6座图书馆的开放,似乎进了一步,据报道,沙坪坝区文化委与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科技学院3所高校6座图书馆签订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协议,今后重庆市民可凭身份证在这6座大学图书馆办理借阅证并借阅图书。不过报道并没写办证是否有其他条件,是否与公共图书馆一样,估计也肯定会需要收取押金之类的要求。
其实,公共图书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国家财政是拿出巨额资金来补贴的,但对高校图书馆向公众开放的事情,却大多只是呼吁和希望、要求,却并未见到任何奖励和补贴的政策,那么开放后将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额外人力和经费支出,究竟由学校买单还是图书馆自己买单?特别是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紧张,阅览室不足,热门图书本校读者也借不到,而大量高校馆所藏资料也不适合普通市民的需要,所以,即便开放也未必真的便推动了全民阅读。而高校馆最大的优势是各类学术资源,包括科技书刊和数据库,这些资源在目前信息化的背景下,社会读者如果需要,完全可以通过许多途径获得。所以,高校图书馆目前只能采取有条件地开放。当然,不同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这个开放的口子到底是大一点还是小一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