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医学不只是治病的

已有 2333 次阅读 2016-5-11 13:47 |个人分类:何裕民谈健康|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健康

医学不只是治病的,至少,主要不是治病的。

    治病是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医学所能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因为许多疾病,一旦得了以后,要治好它,不说绝无可能,至少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对于疾病,仅仅关注于治疗,必定防不胜防,或者是在做无用功。

    医学又叫卫生,卫生是捍卫生命、防范疾病,治病只是达到捍卫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手段之一。治病不是目的,呵护和守住健康才是目的。可我们有点儿本末倒置,我们把治疗看得太重了,反而忽视了预防。

    不是说,我们经常到医院去查体就是预防。预防,首先是你自己要有健康意识,要定期进行一系列的相关检查,要从生活方式的各方面改进做起。

    所以我觉得:“医”字牵涉到一系列问题,首先要对医学与健康有个清晰的认识,不要迷信,“生了病我就能治。我有钱,我有好的医生,我有好的药物,我就能带来或回归健康。”这是绝对错误的。因此应该把健康管理问题提到日程上来,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管理。第二,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医学知识后,健康管理、自我防范才能够更加准确、有效。第三,要做到定期检查,后面还牵扯到合理治疗的问题。我们今天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这些措施不一定都是合理的,有的甚至是有害的,所以有了一定的医学知识以后就能够加以甄别和取舍。在医疗领域,花了冤枉钱不仅仅是枉费自己的财力,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创伤。因此,千万不要认为措施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

    当然了,因为我们现在在某些方面也有误区,所以需要有合理的指导和治疗,这方面我们任重而道远。包括医生也好,包括患者也好,包括一般人也好,都应该有个意识。

    国外有一种说法,一个人一生必须要交两类朋友,一类是医生,一类是律师。当然这个医生不是一般的医生,他要对全局有个掌控,他能够不时地对你的健康或疾病治疗问题提出中肯的忠告和合理的建议。我们不一定要求这个医师朋友是个全能的专家,只要是医学圈子内的,喜欢思考、钻研,而且人品正直的,就可以。你有几个这样的医师朋友,即使身体没有问题,常听听他们的意见,也有助于增进健康。有了疾病或健康问题时,也可以帮助你避免盲目治疗、少走弯路。

    律师,不用多说了,当你有了法律问题以后,他可以真正地站在你的立场给你正确的指导。

    现在人们学习的条件或环境比以前要好很多、便利很多,有关问题上网一搜索就能知道答案。当然,要学会能够区分企业网和公共网。前者多多少少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而后者更为全面、公允些。

    我们应该意识到:不管是谁,健康都是一条直线。所谓直线,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是逐渐走下坡路的,各种问题和疾病都会接踵而来。因此我们倡导的不是说要刻意增进健康,而是要守住健康。守住健康很更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会自我健康管理,这在国外发达国家是非常热门的,被认为能够解决医疗和健康矛盾的一个重要出路。

    我们平时就应该加强健康管理,包括结交一个知识比较全面的医生;定期做全面的体检,而不是一般的体检,有定向地找专科医生给你呵护等。

    现在国外有健康管理公司。健康数据管理是他们工作的重点,你的指标现在是多少?具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它会给你一个预测:你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你应该怎么办?所以这才是医学最重要的任务。当然,我们今天理所当然地把它推给了预防医学,然后又只是重视治疗医学,视预防为一种摆设的东西。

    我们有个患者,他的胃溃疡总是反复发作,个性又非常认真,可以说是极其较真。他本身又很内向,压抑自我,像他这样本身就是C性行为,有胃癌高发倾向,检查发现,他的幽门螺旋杆菌PH值又是强阳性。在43岁的时候,他的胃溃疡又发作了,我就给他果断下了推测,我说:“照你的发展趋势,三五年过后有70%的概率会生胃癌。不妨你现在就做个局部切除,早点切除算了。”他犹豫了好长时间,最后接受了我的建议。局部病理解剖发现他的胃已经有了严重不典型增生样改变,属原胃癌倾向,照这样发展下去,五六年以后他很可能会死于胃癌。(何裕民微信号:heyuminTC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0-976482.html

上一篇:蔬果再好吃,得了这些病必须得忌口
下一篇:不愿让你“肝”受委屈
收藏 IP: 180.173.14.*| 热度|

4 赵建民 汤伯杞 白桦 xliangg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