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推荐给肺癌患者的日常食谱

已有 5170 次阅读 2015-7-6 16:53 |个人分类:何裕民谈肿瘤|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死亡人数, 维生素C, 全世界, 西红柿, 鱼腥草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据最新报道,2012年全球新增肺癌病例180万,死亡人数159万,其中超过1/3发生在中国,肺癌也是我国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种。

肺癌患者经过手术、放化疗治疗后,肺功能减弱,常感呼吸困难、干咳、痰中带血或咳泡沫痰等,故宜多食化痰止咳之品,如枇杷、梨、莲子、百合、萝卜、白果、松子和金橘饼等;放疗后,津液大伤,因此本病患者宜多吃清热润肺生津之品,如藕、百合、银耳、莲子、菊花脑、茼蒿、冬瓜、芦根、鱼腥草、梨等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刺梨、南瓜、西红柿、芒果和大枣等,同时注意戒烟酒、辛辣食物和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并防止感冒。

主食

黄芪粥:黄芪20克,粳米100克。黄芪放入适量的水中,熬煮后去渣取汁,汁液中放入粳米和适量的水,同煮成粥,依据个人口味加调味品调味食用。本款粥可益气固表、增强体质,对于肺癌体质虚弱、卫表不固,易患感冒者尤其适宜。

芦根百合饭:新鲜芦根100克,百合20克,粳米200克。将新鲜芦根切成段,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熬取汁液。粳米洗净入锅中,加入芦根汁、百合和清水,煮成饭即可。百合养阴润肺;芦根入肺经,是历史上治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等的主要药物,唐代药王孙思邈的治疗咳喘浓痰的名方“千金苇茎汤”中,苇茎则是主药(现在多用芦根代替苇茎)。故本品是肺癌患者较为适宜的一款主食。

菜肴

鱼腥草拌莴笋:鱼腥草30克,莴笋100克,蒜、葱、姜、食盐等调料适量。鱼腥草洗净切段,用沸水焯后捞出,加食盐搅拌腌渍待用。莴笋切成丝,用盐腌渍沥水待用。将莴笋丝、鱼腥草放在盘内,加入酱油、味精、醋、葱花、姜末、蒜末搅拌均匀,淋上香油即成(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喜好和地域不同做相应调整)。鱼腥草性寒凉,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现代临床报道,鱼腥草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用于治疗肺癌、癌性胸水、胃癌、恶性葡萄胎、直肠癌等。本品对于肺癌见肺热咳嗽,痰多黏稠者有较好的疗效。

萝卜丝拌海蜇:海蜇皮50克,白萝卜100克,酱油、盐、味精和麻油适量。将泡发好的海蜇皮切成丝,用开水稍烫,捞出放进凉水中;萝卜洗净切成丝,盐稍腌一下出水,与海蜇丝一起放盘中,加入酱油、盐和麻油等调味料拌匀即可。本品清热软坚化痰,对于肺癌见咳嗽痰多以及胃癌见腹胀、消化不良者,皆可常食。

雪里蕻炒冬笋:雪里蕻与冬笋各适量,炒后做菜肴食用,雪里蕻开胃化痰,冬笋化痰兼补益,肺癌患者可常食,也是一道美味的下饭菜。

杏仁百合:百合30克,杏仁、黑木耳各10克,同炒食用。黑木耳为抗癌佳品;百合养阴润肺;杏仁可润肺止咳,抗肿瘤。本品对于肺癌见痰多或痰中泡沫黏液较多者更为适宜。

茶饮和点心

百合化痰汤:新鲜百合50克,红枣10个,梨1个,冰糖适量。将红枣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至软透时放入梨块,待梨块煮至变软,放入百合,可酌量加冰糖调味。本品可滋阴润肺、止咳祛痰,作为三餐外点心;既可补充能量,又可润肺化痰止咳。

藕节止血粥:莲子、藕节各20克,海参1条,粳米100克,冰糖适量。莲子泡软,海参洗净切成丝,将莲子、藕节和海参与粳米一起煮成粥,粥将成时,加入少许冰糖即可食用,每次一小碗。本品对于肺癌咯血者较为适宜。

新鲜芦根(茅根汁):对于肺癌(也包括鼻咽癌、食道癌等)患者,秋冬季(或者比较干燥的季节),何裕民教授常常推荐给患者一个简便管用的土方法:天天饮用新鲜芦根、茅根熬的汁,当茶喝。白茅根,本即有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等功效,清解肺热喘咳尤为良效;芦根清热化痰,尤其适用于肺部疾患。

对症食疗方

秋梨白藕汁:鸭梨和藕各200克,鸭梨洗净去皮和核,藕去节,将二者切碎绞汁后饮用。本品可清热润肺生津,可用于肺癌见干咳无痰或少痰及皮肤干燥者,也适合于肺癌患者作为秋季调理饮用。

补肺乌骨鸡:乌骨鸡1只,白果10个,杏仁6克,核桃肉5个,橘皮6克,将乌骨鸡去毛,洗净内脏后切成块,加入白果、杏仁、核桃肉、橘皮和葱、姜、蒜、食盐等调料蒸熟即可食用。本品可补肺化痰,增强体质,用于肺癌咳嗽者,可以当菜肴食用。也可用猪肚和百合炖食,可补肺气,养阴生津。

鱼腥草清肺饮:无花果50克(干品)、鱼腥草20克,瘦猪肉100克,三味一起煮汤食用,可用于肺癌咳嗽痰多伴热结便秘者。

芦根清肺汁:鲜白茅根,鲜白芦根、百合、马蹄各适量,煮汁代茶饮,还可饮用绿豆汤、冬瓜汤、百合银耳汤、牛肺粥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0-903289.html

上一篇:肝主疏泄的中国“本能说”
下一篇:知晓生老病死之理,更需要追求善终
收藏 IP: 116.226.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