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关于中药各种煎法的药效问题——答博友张欣

已有 6250 次阅读 2011-8-22 20:16 |个人分类:临证心悟|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中医治疗, 中药煎法

     博友张欣今日撰文——请教张三火老师关于中药各种煎法的药效问题,她说小时候生病,都是对中医颇感兴趣的父亲亲自开方调理的。她认为“个人觉得中药是调理身体平衡的好方法,但一定得长期吃,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就这一点,首先我要谈一下——中医治疗有针对性,中药起效并不慢
    中医认为,健康无病的人(平人)是身体内阴阳平衡、气血和顺的人。疾病的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衡,或由于外感风、寒、暑、湿、燥、火,或感染疫戾毒气,或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激,或因饮食不节,或因劳倦所伤,或意外创伤等病因,使身体内的阴阳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所以分析疾病时首先要辨别的就是阴阳这个根本,从而分清寒热虚实表里,治疗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表而发之,里而泄之,等等,通过治疗使阴阳重新恢复新的平衡,使疾病得到解决。病有轻重缓急,治疗上也要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如大承气汤的治疗就是急下存阴的峻剂,病人高热、腹胀坚满疼痛,大便秘结数日不通,口燥焦干,是里热内盛、热结大肠的实证,必须用快速泻热攻下的药物,以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四味煎汤服用,以病人泻下肠中燥屎为度。通常用药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起效,而且服药后是立竿见影,泻下即可,剩下的药也不必再喝。麻黄汤是治疗风寒感冒的方子,治疗因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无汗、咳喘、头痛项强、后背酸痛等症状,也是煎汤后温服,盖上被子发汗,半个小时内就会全身通透出汗,上述症状会立即消失,剩下的药也不必再用。我在临床上治疗初起的感冒,少则一剂而愈,多则三剂而愈。即使超过一周的感冒,服药也不会超过一周即可治愈。
    至于一些慢性病的调理,也不是都需要服药很长时间。如果需要较长时间服药的话,多是改用蜜丸制剂,这样药力作用持久而且不容易伤及脾胃。不能长年累月服用汤剂。因为吃药会影响胃口,所以《黄帝内经》中治疗疾病更侧重于非药物治疗,首选的是针刺疗法,还有按摩、导引、贴熨、炙法等。我平常开药都是一次开四至六天的量,最多一周,如果一周后无效,会重新分析病机,改变思路。如果两周无效,就让病人另请高明。我也告诫过患者,凡是说中药起效慢,需要长期吃的医生,定是庸医,服药两周无效者,一定要更换医生。
    其次,要说的是中医代煎的问题——代煎服务自古有,方便患者保效佳
    代煎药,起于何时,我没有具体去考证,但是知道在《清明上河图》上所表现出的历史画卷中,有四家诊所,其中有儿科、骨科这样的专科诊所,有一家诊所店面上挂着“代煎药”的服务项目。现在,我所在的诊所,就有代煎项目,煎药服务是一家能够人工煎药、制蜜丸、散剂的商家。人工煎药是比较好的,因为中药有先煎的、后下的,还有包煎的,溶化的,烊化的,冲服的。这样便于掌握。然后用真空袋分袋包装。吃的时候,把药袋放在开水中泡透,待药温热后服用或剪开袋倒入容器中加热放温后服用,很方便的。袋装的只需冷藏不要冷冻,一般2周至1个月时间都可以的。
    塑料袋不要直接放在微波炉中加热,就像热牛奶一样,不要连袋一起放入微波炉中,要倒入容器中加热。
    至于免煎中药结晶颗粒冲泡,是现代研究出来的为了迎合患者怕麻烦的心理吧,我不看好这种东西,是制作过程中不知道一味药被煮了多长时间。因为不同种类的药物,煎煮时间是不同的,一些草本的,尤其是辛凉或辛温类的药,还有一些花类都是不能久煎的,否则气味都会挥发没了。另外,也不是所有的药都适合煎煮,有的就要直接入丸散的。所以,我不用这些东西。那些也无法真正把握好药量。和板兰根冲剂是两码事。冲剂是一种剂型,如感冒清热颗粒等。这种免煎的制作工艺与颗粒冲剂有所不同。
    总之,中药煎服法也是个重要环节,也是直接关系到疗效的,因此,服用中药的时候,应该懂得一些煎药常识。其实,自己煎药也挺简单的,跟煮粥差不多,只要细心一些、耐心一点,人人都能做到的。我现在用电磁炉煎药,觉得更方便,大火煮沸后改为小火,定上时间,超级方便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503-478377.html

上一篇:关爱博友健康行活动时间安排(已更新)
下一篇:北京归来
收藏 IP: 119.51.237.*| 热度|

31 吕喆 胡俊平 刘立 武夷山 蔣勁松 张伟 刘艳红 曾新林 施泽明 张欣 迟菲 吴吉良 刘洋 赵凤光 杨秀海 吉宗祥 孙军昌 刘建彬 王号 黄锦芳 沈晓雄 杨月琴 周少祥 马锡明 王亚娟 全嬿嬿 anonymity FloatingRose tuner niming007 DXY1234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