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三十六:农民高玉养鸡大赚

已有 4515 次阅读 2013-8-2 23:44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态, 连载, 纪实, 农场, 林下养鸡

蒋高明

 

就在我们大力发展林下养鸡的时候,有一双眼睛不时地盯着我们的实验,这就是农民蒋高玉的妻子。

她是村里的一个女强人,早就琢磨怎么用现有的条件去多赚钱。高玉在外面开大车,自己还有一辆车,每年在外面开车也能赚个七八万,但就是太辛苦了,还有一定的危险。他媳妇要为他找一个更安全更自由更轻松的活儿,于是看上了在林下散养柴鸡这个项目。

眼睛会说话,嘴巴特别甜的高玉妻,不断地到我们的农场,不断地打听养鸡的细节,不断地盘算如何减少成本,减少死亡率,在我们实验基础上,她要大赚一把。开始的时候,还担心销路,希望我们帮他们找市场,当看到我们的散养柴鸡都是客户自己上门来拉走的,就不再担心销路了。

他们决定跟我们学林下养鸡后,在我们的第二养殖区西北角,也租了农民的10亩空闲林地,养殖了3000只鸡。鸡苗育雏他们不懂,就跑过来找我们的技术工人,我们都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技术,聪明的农民是不管什么技术保密不保密的,都是乡亲,人们之间都有着一种朴素的感情,只要有人要学,我们是毫无保留的教给他们。因为我们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农民看到经济效益,就是验证我们的一些想法,如果很多人照着我们的做了,就能更好的验证我们的实验,这样的推广成本几乎没有。用同样的方式,我还带动了我另一个同学在我们农场的南面散养了2000只柴鸡,她原来是养肉鸡的,见柴鸡效果好,就跟着学了。后来,村支书家里在我们的北边另一个村子西卞桥租了3亩地,也搞起来林下养鸡。

后来,在我们遭遇大量死鸡并且大量赔钱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度过的呢?原来,养鸡是非常忌讳有人来参观的。我们建立的林下养鸡试验场,目的是推广技术,基本上是免费让农民学,不光是本地的农民,连外县外省的农民也慕名而来,又不好意思拒绝他们。再加上来参观报道的记者多,每次来人都有领导陪着,还有企业人士,全国各地的领导甚至外国友人,我们的林下养鸡场就几乎成了公共场所了,这样就很容易带来各种病菌,鸡被感染的风险非常大。那么,为什么高玉养鸡能够赚钱呢?而高玉和他的媳妇则非常聪明,平时根本不让人去参观,当他们刚发现我们的鸡出问题时就提前预防了,这样就避免了很多风险。

另外我们养鸡是雇人,要支付人工费,而他们则是亲自干,再加上家中的父母长期替他们照应,自然病死鸡很少。再有,他们有很多功夫,待鸡长大后不是一下子卖掉,而是经常赶集去零售,自然效益好。

除了自己养鸡,农民高玉已不满足自己是个养鸡户,而是牢牢抓住销售这个环节。自从我们的团队带领农民养鸡出名后,济南、青岛甚至北京的客户来联系,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科研队伍不很重要,但对于高玉来讲就非常重要了,他及时收集客户信息,知道各地的柴鸡行情,再加上他以前开大车,去过不少地方。只要有大量采购柴鸡的,他就亲自开车送去,这样一来二往,就建立了很好的供求关系网。实际上,鸡贩子把我们的散养柴鸡都销到了城市或旅游区的饭馆,柴鸡们到了饭馆里就做起了职业模特,因为我们散养的柴鸡周期长,品相好,绝对是真的,可以帮着饭馆招揽要吃真柴鸡的顾客。至于饭馆是不是给顾客提供真的柴鸡,那就不知道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要想使林下散养柴鸡成功,必须让养鸡户、运输户、鸡贩子、餐馆都有钱赚,这个市场链正如生态学上的食物链一样,在哪个环节断了都不行,其中养鸡户是赚的最少的,这就是市场规律。

高玉的聪明之处就是他明白其中的道理,事业越做越大,后来还发动好多家来养,他提供鸡苗,饲料,然后回收再销售,在这些一买一卖中,他又赚了钱,柴鸡养殖户还对他感激不尽。目前,高玉也学会了上网,当上了现代农民,年收入十万左右,全家老少齐上阵,干得是不亦乐乎!

 

5-6 农民蒋高玉和他的儿子向我们展示他捕获的害虫。

 

虽然弘毅生态农场在林下养鸡方面没有赚到什么钱,甚至曾经赔得很惨。但我们带动了几户农民很成功的搞起了林下养鸡,现在,分布在平邑县内外的丰产林下,年规模养殖柴鸡达到3万只以上,这是我们所始料不及的,也是一个重要收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713666.html

上一篇:《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三十五:林下养鸡全军覆灭
下一篇:齐鲁晚报报道弘毅生态农场实践(2)
收藏 IP: 222.132.181.*| 热度|

3 魏东平 陈辉 张焱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0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