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大化肥种出“胖蒜”令农民苦恼不已,有机肥大显身手

已有 8245 次阅读 2011-6-7 19:04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化肥, 农膜, 有机肥, 大力士, 胖蒜

蒋高明
 
        最近我带研究生在弘毅生态农场做实验。农民向我反映他们种的大蒜为什么没有“米”?即不结蒜瓣,外观上看大蒜个头很大,其实是空的,农民管这种蒜叫“胖蒜”。山东一带大蒜主产区,“胖蒜”出现的几率达2/3到50%, 严重的地段全部都是。蒜农的地里出现“胖蒜”后,连种地成本(2000元左右)都收不回来。
 
        “胖蒜”的出现说明中国耕地质量的下降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连续30年来,农民只施加化肥不用有机肥,并在种植大蒜以后将除草剂、剧毒农药都施加在地里,并蒙上一层塑料膜。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植物怎么能够生长好呢?
 
        地里出现了大量的“胖蒜”让农民苦恼不已,几年了他们找不到原因。聪明一点的农民开始怀疑他们上过的化肥是不是有问题。他们从最简单的事实中得出结论,少上化肥,多上土杂肥的地里出现“胖蒜”少;上化肥越多,“胖蒜”也越多。
 
        蒋家庄村民蒋建启最先发现这个规律。这个当年的大力士,力气是远近有名的大,曾经一顿饭吃下18个馒头,他做过30多年的生产队长,今天他66岁了,他的力气一些年轻人依然不如他。2010年,他在弘毅生态农场拉过去10小车(电动车斗)牛粪上到地里,一点化肥不上,地里没有出现“胖蒜”,一亩地收入了约4000元。其中效益最明显的是,买了5毛钱的莴苣种子,不打农药,不上化肥,用的是我们农场的牛粪,半亩地就收入了1800元。
 
        牛粪贵不贵呢?“大力士”用一袋子玉米换回了10小车牛粪。在弘毅生态农场,我们的没有用任何饲料添加剂的牛粪卖40元/立方米,农民买5立方米才200元,就管两个季节(大蒜与玉米),已经比用化肥便宜了。
 
        最关键的是,用牛粪种地不用担心“胖蒜”,种着踏实。
 
        这个消息在周围村庄传开了,农场里挤压的牛粪不出3天眼看全部卖完了。就在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外面农民还在用拖拉机拉牛粪呢。这些农民除来自卞桥镇(弘毅农场蒋家庄所在地)的外,铜石镇李家庄、沈家庄、广阜庄的也都来买牛粪。
 
        去年牛粪脱销,农民们把研究生们用来做实验的牛粪也买走了,害得今年学生们,派人看护他们的实验材料不被卖掉;去年许多人提前2个月交押金,以保证能够买到牛粪。
 
        研究生与农民争牛粪,从科学和实用的角度来看,人们都知道了用地养地的好处了。
 
        关于牛粪的营养,已于以往的牛粪不一样了。100头育肥牛,除消耗约3万元的秸秆外,还需要消耗约20万元的精料(棉籽饼、玉米面、麸皮、矿物盐等),牛显然吸收不了那么多,大部分精料变成营养进入了牛粪。
 
        牛粪的营养价值被农民看到了。而从养鸡场和养猪场买来的肥料,含有各类激素、重金属添加剂,更令农民不能接受的是,鸡场粪掺入了太多的沙子,肥料价值打了折扣。
 
        解决“胖蒜”的办法很简单,停止大量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使用,改用有机肥养地。在生态农场,我们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都不使用,用有机办法种植大蒜,几乎没有得“胖蒜”的,土地很肥沃。农民看到这一好处,纷纷来购买牛粪,化肥就不被农民看好了。
 
        最后随便提一下,农民那那些“胖蒜”干什么?聪明点的农民早发现后,提前起刨,卖给收鲜蒜的了;收的鲜蒜干什么?卖到蒜蓉加工厂了。
 
        于是,城里人吃的蒜蓉许多是用各色蒜皮制作的,干物质很少,那些含农药、除草剂的“胖蒜”就这样找到了用途。但蒜的辣度不够怎么办?天知道会不会加人工合成的大蒜素呢?辣椒素是能够人工合成的。
 
        即使如此,大蒜贩子依然拒绝收“胖蒜”。据说周围一个村庄“胖蒜”太多了,大蒜贩子拒绝上地收购了,该村蒜农损失惨重。
 
 
 

图1 有机蒜与化肥蒜“胖蒜”,后者外观显得更大

图3 现出“胖蒜”原形

图4 “胖蒜”浑身是皮

图5 还没有见到“核”

图5 收获有机蒜

图6 三个村的村民前来买牛粪

图7 满载而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452671.html

上一篇:早晨,被一名老者的哀求声吵醒
下一篇:收获季节看金黄小麦
收藏 IP: 113.127.67.*| 热度|

5 王号 杨秀海 杨正瓴 DXY1234 anonymity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