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食话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xlh2008 要想得到常人所不能得到的,就得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

博文

金箔酒,你敢喝吗? 精选

已有 77447 次阅读 2015-2-3 12:30 |个人分类:科普创作|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金箔酒

金箔酒,你敢喝吗?

/杨国力


导读:2015年1月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向社会发征求稿,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的新品种,将纯度为99.99%的纯金做成金箔添加在白酒中,最大使用量为0.02g/kg,这金光闪闪的金酒,你敢喝吗?

 

20151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相关“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的新品种”的征求稿一发布便立刻引起食品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极大关注。业内人士关注的是在白酒中添加金箔有没有意义和技术必要性,消费者关注的是添加金箔的白酒是否安全,《红楼梦》中尤二姐“吞金自杀”的场面令国人认为金不利身体健康。

食用金箔的历史

食用金箔在中国历史悠久,明代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记载:“食金,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邪气,服之神仙。尤以金箔入丸散服,破冷气,除风。”其他古籍中记载“金箔可以除邪杀毒、解热驱烦、安魂定魄、养心和血”,“食用金箔能安神美容、延年益寿”。很多名贵中药均采用金箔入药,如:牛黄安宫丸、牛黄清心丸、乌鸡白凤丸、大活络丸等。另外如出自《春脚集》的十香返魂丹、《外科证治全生集》的梅花点舌丹都以金箔为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至宝丹则内含金箔与银箔,皆以金箔增强药物重镇安神。

金箔的安全性

尤二姐吞金自杀画面还历历在目,那金箔有没有食用安全性呢。《本草纲目》记载:“毒金即生金,出交广山石内,赤而有大毒,杀人,炼十余次,毒乃已。”中医中认为熟金安全,生金有毒,认为未经锻造的黄金“有毒能杀人,切记入药”,究其原始,是因为生金纯度不高,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造成重金属中毒;而尤二姐的“吞金自杀”,一是因为当时冶炼技术限制,黄金首饰纯度不高,含有有害杂质,另者是因为黄金比重大,下坠压迫肠道,不能排除,疼痛难忍直至折磨至死。

黄金是惰性金属,纯金是没有毒性的,在人体内不会分解,更不会向重金属那样造成中毒。食用金箔是将纯度为99.99%纯金以物理方式将其气化,使其均匀分散成小分子,再将这些小金分子重新堆栈排列以精准控制分子磊晶堆栈的方式形成的使用添加剂金箔,规定最大使用量是0.02g/kg,吃下去的食用金箔量极小,不会在体内蓄积,所以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

国内外对食用金箔的态度

“食金之风”在日本和东南亚一带很盛行,各种金箔大餐、金箔酒、金箔糖果、金箔糕点等都成为市场上面的高档抢手货;欧洲在食品中添加食用金箔的历史也很悠久,16世纪就有一些贵族在自己的食物中添加食用金箔。法国人往香槟酒中添加金箔使其成为绝对身份象征的金箔香槟,并全球限量销售。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在1983年正式将黄金列入食品添加剂范畴(A表第310号);台湾卫生署表示金是合法的着色类食物添加剂,使用范围包括糕饼装饰、糖果、巧克力外层及酒类,视实际需要适量添加,同时餐厅和食品从业者若将金箔使用于该四类食品之外,需要向卫生署申请许可;原卫生部相关部门在2001年曾下发“关于对‘金箔酒’进行卫生监督有关问题请示的批复函”,其中明确表示,金箔既不是酒类食品的生产原料,也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应当禁止将金箔加入食品中;2015年又征求社会“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的新品种”,但是却没有为什么要把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依据和其目的。

添加金箔对酒的作用

既然现在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那金箔对酒的品质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没有影响呢?国外研究认为金箔可以治疗免疫类疾病、美白、延缓衰老等,但是尚未有进一步的相关研究证明。目前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须微量元素有18种,即: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唯独没有金这种元素,少量的金箔对人体既无益也无害,也不是必须的。

作为纯粮固态发酵的白酒,添加金箔对其品质没有任何改善,也没有什么作用,唯一的作用就是酒中如天女散花般的金箔可以成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变得高大上,满足消费者视觉感受和脆弱的虚荣心。



附《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的函》函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9863-865144.html

上一篇:“美容”人参
下一篇:腐乳之殇
收藏 IP: 111.40.0.*| 热度|

18 吕洪波 水迎波 李健 杨月琴 刘洋 黄永义 李颖业 余世锋 余国志 吕喆 杨正瓴 姜进举 张国庆 印大中 ljxm biofans uneyecat huangsh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