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平凡为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hualei 我知我无知

博文

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些思考

已有 3362 次阅读 2013-11-1 08:35 |个人分类:自然哲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在研究方法和对象上,逐渐变化,从传统的预测的方法,如规则系统预测,回归方法,移动平均法,平滑法,时间序列,变分法,马尔科夫方法等等,(预测是关键是找到预测函数,预测的规则,然后把未来的数据带进去)到新的预测方法。如预测方法从精确到数值(近似,非线的线性近似),从数值再到模糊和不确定,如近似预测,模糊预测、灰色预测以及随机预测等等。在研究对象上,并且逐渐关注研究对象的这些性状,并且这些是不同于传统的:如异质性(同质性)——多值性(单值的)——多体性(二体或者单体)——非理性(理性)——非均衡(均衡)——非线性(线性)——交互性(独立性)——非确定(确定性)——模糊性(明确,非灰色)——动态性(静态性)——非对称(对称)——数值性(分析和解析)——整体性(局部性)——过程性(结果)等等。

在现实中如果我们做模型的过程,考虑的变量足够的少,不考虑交互,考虑均衡,我们可以得到解析解或者精确解,但如果我们考虑复杂性,考虑非均衡,我们几乎得不到精确解,就是数值解。在控制中,有两种,其一,为了控制,我们可以不改变现实,改变模型,让他更符合现实;其二,我们把系统变得简单点,构造一个独立的系统,然后较容易控制。有时候是,很悖论,我们又想让模型简单,又想找到现实的精确解,模型简单,有精确解,但不符合现实;模型复杂,没有精确解或者解没有多大决策和控制意义,但符合现实,给你提供的决策信息是柔性和模糊的。这像在科研中,严谨和创新一样,你又想严谨,又想做出大的创新,有时候,很难兼得,一个新的创新出来,严谨成分可能较为次要,那时候可能逻辑不是非常清晰,逻辑存在某些漏洞的,但往往一个成熟的理论,逻辑是很严谨的,但这样理论再去创新很难,很少有重大创新的理论,其是逻辑非常严谨的,估计那在技术中可能偶尔出现吧,如马克思和经典力学,但是仅严谨,那对科研是没多大用,正如刘全慧老师说,“如果保守,即使我们正确,我们也输啦”,“如果我们创新,即使我们错了,我们也赢啦”。故现在如果我们放松精确和严谨,我们将更符合现实,同时也将有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创新性。

对于决策的方法,有确定性的决策,有风险决策,还有不确定性的决策。风险决策是我们事前知道各种结果发生的情况,并且知道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不确定性决策,可能我们事前不知道可能发生的结果,甚至也不知道发生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而不确定的方法有随机的、有模糊的、有灰色的、有非线性的,这样将更符合现实中,更符合人本身,虽然是逐渐是确定的,精确的,白色的以及线性的。但这些方法大大挑战人本身,加大了计算量,破换了精确和确定,带来意外和惊喜。

这种不确定决策的方法 ,模糊是其中的一种。因为在现实更符合人类的,更智能的处理信息系统,应该能够处理模糊信息,因为人即不像经济学说的那么有智慧,也不像物理学所说的那么傻瓜。而是既有动物精神,又有社会属性。而现实中提供多很多信息更多是模糊的,要么使得处理信息的系统能够处理模糊,要么使得人发出的信息变的更清晰。模糊有模糊的评价,模糊规划、模糊的控制以及模糊预测等等。研究从单值到多值,从单值逻辑到多值逻辑,从硬性控制到柔性控制,从边界清晰到边界模糊,从原先的实数,到复数,到矩阵数(不满足交换性),到空数,再到模糊数(不满足相除性)。研究从精确到模糊,首先集合的边界不再清晰啦,某个元素以隶属度的性质属于某个集合,带来很大的弹性和柔性。

一个研究者,必须有自己的思维方法,我简单介绍几种可能你有意或者无意在用的思维方法,你可能不承认,但你的确骨子里就存在,如同一、类比、守恒、分解、结构、分类、定量、过程(次序、分类、层次、权重、比较、抽象)等。同一是任何不同物质的本源是同一的,表征是一样的,处在同一系统;类比是在你没思路的情况,想想其他有没有类似的机制和概念;守恒是一个量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分解就是像个屠夫,见什么拆什么;定量就是给出数学的表达,包括几何、分析和代数;结构是包括分析物质的成分、构型以及关系;分类不同于结构,结构是整体与部分关系,有点隶属,但分类是并列的;次序就是谁先谁后,谁大谁小的问题;抽象是尽量把具体问题转化为一般问题;比较不同事物,同一事物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异同;过程就是不进关注结果,还关注如何达到;当然还包括其他如层次等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6786-737944.html

上一篇:研究是以方法导向,还是以问题导向
下一篇:经济研究中的理论,我想可能还是应该首先符合逻辑,现实次之
收藏 IP: 1.202.187.*| 热度|

2 陈冬生 杨学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