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大学本科生教学的改革之道,是否在于PBL教学方案的形成?

已有 3687 次阅读 2019-7-8 17:21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本科生教学的改革之道,是否在于PBL教学方案的形成?

王永晖


渠敬东: 在这种学习强度下,孩子会持久地喜欢和热爱一项事业吗?

作者是,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他思考的肯定是要比普通家长深入的很多,普通家长如果看见孩子学习努力,考上北大清华,考上之后也仍然很努力,家长心里会非常高兴。


渠敬东老师看的更深远一些,害怕这些学生只是表象上的“假努力”。实际上,渠敬东老师的这种担心,在学者中并不是孤立的,像经济学家张五常,在他谈教育的文章中,也是担心他自己的儿子过早努力,害怕因此耽误后劲。


人一生的努力,似乎是个定数,如果把这个定数,放在过早阶段消耗掉,后面真正成就事业的时候,万一没有了怎么办。


即使是非常有成就的大科学家/数学家,从他们的人生轨迹,传记中似乎也能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有个伟大的数学家,曾经用功过十年,开创了一门学业,那十年中,他基本上都是全天工作12小时,之后,在数学上就不再发表多少文章和书籍了,现实中,一个人不能永远都是超人。


渠敬东老师,主要指的恐怕还是学者,或者特别伟大的有成就者,某个行业的精神领袖,很多大学生的目标未必在此,所以在大学阶段多努努力,也是对的。


不过,对于那些希望成为高水平学者的年青人来说,似乎渠敬东、张五常诸位老师们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大学应该允许这样的年青人有更多的一些空闲时间,用于遐思。


这里,也牵扯到大学制度的改革。我们经常见到,不少大学名师,指责中小学这个、那个的,但是据我了解,其实中国的大学,亟待改革,严重性绝不亚于中小学,甚至就是这些大学名师自己的院系,里面不正常的现象也是多多,但是这些大学名师们,就不去攻击了,眼面前的事,不去好好改进,光是指责外界,感觉像只是过过嘴瘾,似乎意义不大。


数学系师范本科生教育的真谛

这篇文章里面,我表达了对于师范教育的担忧和解决办法,学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真正搞懂。从渠老师的文章引发,看来更广泛的大学,也仍然存在类似的问题,渠老师这方面谈的不多,我简略补充一下。


因为现在知识体系积累的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大学课程,是不是要教的越来越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学生只可能是疲于奔命,而且更悲剧的可能会是,效果不彰。


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


大学教学改革,恐怕要动很大的筋骨,不能要求什么都教,什么都学,也不能要求同样专业的学生,学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我们未来的大学教育,既要让学生学到东西,即学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又要学生不太累,在正常的工作强度之下,我们可能需要重新设计大学的教学方案。


解决之道,恐怕是,将越来越多的传统课程,改造成PBL(Problem/Project Based Learning)教学形式。


PBL(Problem/Project Based Learning),其实对于大学老师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写论文的模式,就是这种,以某个核心问题为龙头,与其相关的才写进论文,如果不是太相关的,就不要拉扯太多写进文章里面。论文的写法,跟书本的写法,有很大的不同,前者越简越好。


龙头问题带起相关知识点,这就好像一条龙,那么传统的一本书,可能就有几条龙或者十几条龙就能覆盖住。


这在教学上的好处是,具体的学生,可以挑其中一条龙,或者几条龙来研究,而不用把所有的龙都研究透,学生形成不同的小组,对于自己没有深入研究的龙,可以听其他小组的报告就可以了。


这样,能力低的学生,研究的少一些,能力强的学生,研究的多一些,但是,不管能力强或弱,要把自己手上研究的内容,真正搞懂。


搞不懂,又疲于奔命(尤其是渠老师所指的那些一流大学用功学生,像首师大这种学校则是不用功的学生居多),这不是瞎掰扯么,但可惜的是,我们的当今大学教育,很可能真是这样的,而且范围很广,情况很严重。


面面俱到,其实是中国的中小学考试所带来的心理阴影。大学生,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式,大学的考试也可以依靠个性化数据,不一定同一专业每个学生的试卷都是一样的,譬如研究报告作为成绩判定的主要因素,相信教师的手工操作,完全是可以区分出学生的努力程度,理解程度,创造性程度。


PBL教学法,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育里面已经得到重视和施行,它们的考试判分,已经大幅度的脱离了传统卷子,而依赖于学生的PBL作业,这是一种思维方式上的教学改革,影响深度必将很大。中国未来的顶尖人才,就将跟在这一教学法下培养出来的西方顶尖人才去比拼。


我们面对未来,其实可以改革的更深入一些,从大学生教育上去深入,不仅仅对于顶尖人才的教育有好处,如我那篇文章所言,对于师范生的教育,也有好处,这些师范生把真正面对的内容学懂了,才有可能在未来当个好老师吧。


相关文章:只有设计好“精英教育”,才能真正开始实现“公平”和“减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1188637.html

上一篇:小升初选拔的增量式改革方法
下一篇:我们开发幼小数学教学方法的初衷
收藏 IP: 172.56.44.*| 热度|

5 王安良 姚伟 李斐 李翠莲 王林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7: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