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第三人效果

已有 4469 次阅读 2015-1-30 10:3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第三人效果是社会学家W.P.Davison于1983年首次提出。它是这样一种观念,即个人倾向于认为其他人要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虽然这个利用适用于很多媒体信息类型,但是它更适合于与健康传播和危机传播相关信息。比如,个体可能会认为有关新药的广告或者吸烟有害健康这样的信息对其他人的影响要大过对自己的影响。

Davison在二战期间参与了一些心理学实验,而第三人假设似乎就来自于他在那个时期遭遇到的情况。Davison举了一个被美国军队占领的孤岛的例子,在这个岛屿上日本军队撒下了一些宣传材料。这些信息旨在扰乱美军的士气。而士兵们并没有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当他们看到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宣传攻势),而岛屿上的指挥官们由于担心这些信息会影响士兵,因而撤走了一些士兵。Davison认为指挥官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宣传会使得士兵们放弃阵地。他把这种观念—认为其他人比自己更容易会受到信息的影响—称为第三人效果,因为这涉及到人们做出有关其他人或者第三人的判断。

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可以让一组人来观看或者阅读媒体材料(一则新闻,广告或者其他材料)的方式来进行说明。在观看完信息后,观众被要求在一个五分制的量表上标出这些信息对其的影响,并另外标出这些信息对观看此信息的其他人的影响。第三人效果研究表明通常大多数人认为此类信息对别人的影响要比对自己的影响大。这种趋势已经有据可查,虽然还没有完全解释清楚。这种效果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

很多实验利用了上述方法来测试第三人效果,然而每对问题的实验结果被简化为一个数字。这被称为第三人效果量表。第三人效果量表由第二个问题的结果减去第一个问题的结果而来。如果结果是正数,则存在着第三人效果。这是因为正数表明某个人认为该信息对其他人的影响要大过对自己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在一些情况下,负数也会出现。这被称为反第三人效果或者第一人效果。如果数字是零,则表明某人认为该信息对别人的影响程度与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一样,这有时候也被称为镜子效应或者共识效应。

第三人效果是由Davison提出的假设,其认为这会社会将产生潜在的破坏性影响。Davison的一个例子聚焦于风险规避。他认为在股市中进行投资的人会基于第三人效果对流言做出反应。个人可能会认为媒体中的流言是错误的,但是由于认为其他投资者会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并会抛售股票。受到第三人效果影响的个体也因而会从股市中“出来”以先发制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可能会引起股票价格的下跌,即使投资者们认为这些流言是假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三人效果就引发了股票市场自我实现的预言。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存在于所有人中的另外一种心理倾向,即乐观偏见,可能会引发第三人效果。乐观偏见表明个体认为其自身及其周围环境要比他们看待他人及他人周围环境更乐观一些。他们倾向于认为自己不太会经历负面事件,表现出“这不太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看法。然而,存在着乐观偏见的人不会把这种看法延伸到自身之外的其他人。所以,信息的负面效果被看作是其他人更容易经历的情况,而他们自己对此则是免疫的。

第三人效果在行为方面的一个侧重点在于其与审查的关系,这也是第一个广泛研究的领域。研究一般在高层次的第三人效果与更大可能性的审查之间建立起关联。认为媒介信息对别人的影响要大过对自身影响的人更倾向于认为这些信息应该被加以审查,目的是为了防止其他人遭受这些信息产生的负面效果。此外,个人认为对信息进行审查是必要的。比如,因为第三人效果,陪审团可能会过高地估计诽谤的影响。陪审团成员可能认为一条信息不会影响他们,但是却倾向于认为其他人会受此影响。结果,他们可能对诽谤的指控会更关注。

审查行为在很多情况下都被发现和第三人效果存在着关联,包括明确的性素材,rap音乐,暴力,涉黄,否定大屠杀的广告,赌博广告,电视暴力,千年虫病毒,VCD光碟,身体形象,电视真人秀。随着审查与第三人效果的研究已经很完善了,有关行为的其他领域也开始进行深入的拓展,比如投票行为和购买意图。

研究人员还不清楚是什么导致人们在第三人效果的情况下做出反应。其中一个看法是父权主义理论(paternalism theory)。比如,个体听到一则负面消息并且认为这不会影响到他自己。然而,他可能会认为这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因而,该个体会认为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审查以保护他人。这种保护性的反应有时会被称为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并成为父权主义理论的核心。虽然这在第三人效果的行为方面是一种貌似合理的假设,但是却并没有被普遍接受。一种简单的原因可能是父权主义理论在传播学研究中并不常用。

把广告作为第三人效果研究的重点获得了很多的关注。早期的研究表明与非广告形式的信息相比,以广告的形式传播的信息会产生不同层次的第三人效果。这表明个体拒绝承认广告对他们产生影响,因为这样做会使得他们看起来更容易上当受骗。一个亲社会的、非广告形式的信息可能不会对个人的自我带来挑战,进而在个体承认其受到影响方面不会带来更多的障碍。

同时也有研究发现社会距离对第三人效果带来影响,因而对二者关系的研究也有所进展。在第三人效果方面,社会距离的推论是当对其他人根据距离进行区分的时候,更多的距离会产生更大的第三人效果。比如,人们倾向于认为处于遥远地方(地理上而非社会上的距离)的他人更容易与其具有较多不同,而非其邻居。因而,假设就是在遥远国家的其他人们中更容易出现第三人效果。

社会距离作为第三人效果的推论也遭受到了批评。一些人认为听到某个消息会认为处于遥远地方的人没有听到这个消息,并且这可能导致统计显著性上的不同。这一发现表明第三人效果的社会距离推论是调查工具带来的问题,即调查的不是其计划测量的方面和数据,这是一个求真问题,而不是其他群体真的被看作是在社会上存在着距离。

随着组内(in-groups)以及组外(out-groups)概念的引入,新近的研究重新界定了社会距离概念。这一思路认为人们把其他人看作是组外成员,而把自己看作是组内成员。这表明社会距离只有在社会上存在的距离的成员是组外成员的时候才是适用的。一些研究还探讨了存在着正向结果的不同组外之间的关系,而这一概念也被拓展到了网络和非网络的信息上。

(编译自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864029.html

上一篇:科学传播领域三大国际会议的研究及其启示
下一篇:对科普信息化进行评估的几点设想
收藏 IP: 219.142.112.*| 热度|

2 icgwang qz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7: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