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对科普闲聊两句 精选

已有 5223 次阅读 2019-10-18 14:5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一看居然一年多没写博文了,实际上一直也没闲着,关注的朋友可能会在一些其他媒体上常常看到我“大放厥词”!)

几天前,一位老友微信转给我一篇文章,谈及知识网红为什么会火。阅后,我反馈说,有些从事传播学研究的人并不能从科学传播的视野上来看待这种现象,所以也就只能论述一些看似有道理实际人人都知道的东西,当然这也是我的一时感悟,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因为近年来我一直在关注网络科普达人,他们已然成为一种独特的现象,或者说在科学文化这个大的文化类型之下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

一天后,老友回复,非常认同我的观点,当天晚上11点多,他又补充一句,国内科学传播的研究,似乎总是在“象牙塔”内,缺少基于实证的深度研究。个人一孔之见。此时,我从手机记事本中拷贝了一句摘自某部国外科学传播专注的观点,作为回复。实践科学传播的人与分析科学传播的人之间有一个令人不适的隔阂(史蒂夫·米勒)。在科技公共传播网络中,科学传播从业者和研究人员相互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而且人们确实长期担忧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莎拉·戴维斯&玛雅·霍斯特)。如果科学传播研究与“接地气的”科学传播现实无关,那么研究者将发现,这难以产生有生命力的学术。

早起,来单位加班,路上就在思考与此话题的关系若即若离的一些观点,这里记录下来,以供探讨。

因工作关系,也承蒙各出版社的厚爱,从去年以来经常收到出版界的朋友们寄来的优秀科普图书,主要是中信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以及其他几家偶尔寄书过来的出版社。应该说我收到的这些图书都会去阅读,当然有些是浏览,毕竟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就像我们做科普一样,并不能期望所有的人都成为科学家,因为个人的兴趣点也是不同的,同时也不能期望所有的科学家都成为科普达人,一来科学家的时间精力有限,二来科普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科研做的好的人未必做得好科普,反过来,做的好科普的人应该对科学有更深刻以及更全面的把握,这大概就是厚积薄发吧。广度与深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继续说这些科普书,总体上归类一下,我发现目前收到的科普书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当然也会有一些疏漏。一是有关宇宙的及其起源的,比如《给忙碌着的天理物理指南》,《诗意的原子》,《引力波》等等。二是关于物理学和数学的,比如《魔鬼物理学》,《空想科学理科读本》,《数学简史》、《万物皆数》等等。当然还有一些无法归类的。

曾经有一个同事兼朋友这样评论科普作品,“科普书很难写,往往会在对普通读者的晦涩与对专业背景读者的无聊间摇摆。”应该说他谈到了问题的实质,通俗性与科学性往往是一个悖论,或者说一个硬币的两面。当然我们需要承认的是,如何界定科学性也是值得探讨和反思的,科学家眼中的科学性与科普作家和普通读者眼中的科学性并不是一个东西,通俗性也是如此。


但是好的科普作品一定是兼顾了科学性与通俗性,虽然这两性在不同人眼里是不一样的,正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而故事性往往是能把这两个问题串联起来的,人是一种非常情感性的动物,我们都是讲故事的,也都是善于听故事和记住故事的。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过去,或者说自己的童年,也许能记住或者给我们印象深刻的往往都是那些故事串起来的时刻。有些人觉得某些领域的科普很好做,比如宇宙,天体等等,而某些抽象的领域则不容易搞科普,比如数学。但是读过这些出版社送来的科普图书后,我却发现实际上并不存在容易做与不容易做的界限,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找到了跟读者结合的地方,或者说是否找到了故事。比如我可能记不住数学史的很多东西,但是我却知道有一个故事与根号2有关系。当然这里所谈及的内容可能并不是某些人眼中的科普。可是转而一想,我们希望读者了解的是什么呢?是具体的科学知识,科学的发展历程,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还是近期以来一直挂在嘴边的科学精神?事无巨细的知识点可能并不是科普的全部,往往一两个有趣的故事所关联的与科学有关的内容却可以激发出读者对一个议题,一个学科,一个主题或者额一个领域的兴趣,并且促使他们在日后更多地把眼光或者注意力转移到这个方向上来,那么科普的目的是不是就实现了呢?

说到讲故事,我们可以看看那些经典的科普著作,是不是都是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而且很多从科学研究转到科普或者科学传播领域的专家也呼吁我们要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科普。比如《科学需要讲故事》、《Don’t be such a scientist》等等,也许打算从事科普的人可以去看看这些著作,应该会有所启发。

笔者翻译过一本书叫《科学家传播能力指南》,这本书虽然时间稍微早一点,英文大概成书于2000年左右,但是它给我印象最深的有几个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在开展科普的过程中去注意的。比如,它主张从事科普并不是首先就要用一堆科学事实对读者进行轰炸,而是要先建立信任,否则再多的科学事实也只能如泥牛入海,甚至会引发一些不适感,包括逆火效应。再比如,它还主张在开口之前先学会倾听,因为只有倾听你才能知道对方的意图和需求,那么你才能找到双方的结合点,进而在后续的交流中把你的意思和想法传达出去。再想想在缺失模型指导下的某些科普,不恰恰就是这些要点的反面吗?

以上,供参考与批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1202468.html

上一篇:借疫苗的事情说一个国外的研究
下一篇:[转载]惩戒学术不端倡导负责任的研究和传播
收藏 IP: 111.203.146.*| 热度|

8 武夷山 郑永军 范振英 史晓雷 黄永义 姬扬 周忠浩 马红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