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科学传播领域三大国际会议的研究及其启示

已有 6515 次阅读 2015-1-27 08:4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摘 要 科学传播这一研究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科学传播领域的三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公众科技传播会议(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PCST),科学传播会议(Science CommunicationConference,简称SCC)和科学传播学会议(Scienceof Science Communication,简称SSC),吸引了世界各国对科学传播议题感兴趣的研究者们展开多元探讨,共同谋划科学传播的未来。本文试图就这三大会议的主旨与议题进行分析,探寻国际科学传播研究关注点的发展及其趋势,并提出对于中国科学传播研究及发展可能的启示。

 

关键词 科学传播  国际会议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传播领域的三大国际会议概述

1公众科技传播会议(PCST)

1987年,法国媒介学者皮埃尔·法亚尔(Pierre Fayard)对公众参与科学共同体的辩论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这种新的公众参与和1968年困扰欧洲的政治动荡有关,而这种动荡通常出现在高校学生的抗议和游行中。法亚尔指出,为了这些政治动态的压力做出回应,一种新形式的传播出现了,即“公众理解科学”。这种新的形式包括的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公众传播信息,而且还包括科学家和非科学家之间的互动,更加强调双向的传播。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个观点,法亚尔于1989年5月在普瓦泰大学组织了一次会议。会议之后,130余位代表决定再次会面,共同讨论公众在了解有关科技信息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各种有关科学传播及其发展的问题[程东红等 2012,页320]。1989年的这次会议即PCST前身,此次会议上还成立了PCST的依托组织——公众科技传播网络,其目标为:(1)促进公众科技传播;(2)鼓励公众科技传播相关议题的探讨,包括实践、方法、伦理问题、政策、概念框架、经济和社会影响等;(3)为从业者、研究人员和科学共同体建立沟通的桥梁;(4)为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建立沟通的渠道和机制;(5)为对公众科技传播感兴趣的人提供召开会议、寻求合作的机遇。

随着PCST网络视野的不断扩展,其成员也越来越广泛,包括来自澳洲、拉美、印度和亚洲其他地区的科学记者、科学博物馆专家、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的公共信息官、参与科普活动的科学家以及研究科学传播的学者,等等。来自于22个国家和地区的25位专家组成了PCST网络的科学委员会,共同商讨和推进PCST的各项事宜。

为了实现PCST网络的各项目标,PCST网络迄今已召开了13次国际会议,每次系列会议平均有600人参加。除系列会议外,PCST网络还会根据需要召开区间会议,其中,2007年在中国、2013年在新西兰以及印度尼西亚举办。伴随国际会议的召开,PCST网络形成并出版了系列科学传播学术著作,包括《当科学成为文化的时候》(When Science Become Culture)、《公众科技传播指南》(Handbook of Public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人为本的科学传播:科学传播的国际实践》(At the Human Scale:International Practices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以及《社会语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模式 新实践》(Communicating Science in Social Contexts)等。

2 英国的科学传播会议(SCC)

为了促进科学传播研究和实践的交流,提升科学传播理论研究水平,推动科学传播实践的发展,从2010年左右开始,英国科学促进协会(British ScienceAssociation)开始召开为期两天的科学传播会议(年会)。该会议的参加人数在400人左右,既包括科学传播者,以及刚刚进入科学传播领域的人员。参会者来自于各行各业,涉及到科学中心、科学节、咨询委员会、大学、学术团体、慈善组织以及自由职业者等,2013年会议共有80多人作了发言。

该系列会议虽然仅召开了两届,但其探讨的话题紧紧围绕科学传播中的相关议题,同时会议发言的主要内容也通过报告和总结的形式对外发布,供相关人员下载参考。并通过多种渠道(如网络、博客和Twitter等)发布相关信息,会前征文,会议中的各种发言,会后的总结等。

3 美国的科学传播学会议(SSC)

随着科学与社会关系的不断深化,发达国家科学传播开始思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关系、科学与公众的关系、科学与政治的关系等。为了探讨科学传播中实证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聚焦于心理学、决策科学、大众传播、危机传播、健康传播、政治科学、社会学和相关领域中的传播动力机制的研究,美国科学院于2012年5月召开了第一届科学传播学会议、2013年9月召开了第二届会议。该会议的目标在于强化对科学共同体和公众之间关系的理解、评估科学传播的基础、加强科学传播人员的关系、促进相关学科的方法融合以及建立基于证据的科学传播等。

SSC会议的发言人都是科学传播领域有重要影响或者做出重要研究成果的专家和学者,有些还是在《科学》、《美国科学院院刊》等顶尖杂志上发表过科学传播相关成果的学者。该系列论坛研究并讨论了科学传播中的基本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科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并且,该系列会议的参加人员还包括科学家、传播从业人员、意见领袖、自由职业制、新闻记者等,通过参加系列会议,与会者探讨共同关注的话题,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持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对方的经历中学习有益于自己工作和研究的观点和做法。目前,第一届会议的论文集已经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出版,第二届会议的相关材料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网站上也可以找到。

二 三大国际会议的议题及特点分析

1 PCST历年议题及其发展

从表1,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PCST国际会议的历次主题和相关议题,以及在历时的发展过程中,国际科学传播领域的核心关注点、变化和发展趋势。

一方面,PCST作为当前科学传播领域最大的国际性会议,主题更多地涉及到了国际上普遍讨论的问题。从第一届会议开始,科学文化的相关问题就是其中一个方面,当然这也和科学传播的发展趋势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科学传播这个术语在不同国家不同情境下有着不同的表述,比如英国倾向于用公众参与(Public Engagement)或者科学拓展活动(Outreach)来表述,很多欧洲国家则把科学文化等同于公众理解科学,美国用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来指代科学传播,当然还有公众理解科技(Public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及公众鉴赏科学(Publicappreciation of science)等[Bowater L, Yeoman K  2012.pp9]。随着科学传播的发展以及对科学家从事科普的呼声不断增加,科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科学传播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问题,因而PCST会议中也多次涉及到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并且把科学和社会的关系看作是一种联姻(marriage)[Carrada G.2006. pp18];科学传播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发展趋势,PCST关注全球性的问题,为不同背景的参会者提供了探讨和研究的共同基础,同时也让更多的科学传播研究者关注全球性科学传播的挑战和机遇。

另一方面,科学传播也面临着“落地”的问题,在科学知识与本土知识之间如何更好地沟通互动,共同促进科学传播的发展,因而有必要考虑科学与本土知识以及传统知识之间的各种问题,从而让科学传播在本土环境中落地生根,提升本土居民的科学素养和意识。

表1: PCST国际会议的历次主题和相关议题

届数

会议主题

文章的核心议题

时间

PCST-1

公共科学传播的实践

不详

1989

PCST-2

公众科技传播

不详

1991.05

PCST-3

当科学成为文化的时候

1.   公众科学素养;

2.   科学素养,技术和可持续发展;

3.   从理论到实践;

1994.04

PCST-4

不详

不详

1996.11

PCST-5

无国界的科学

不详

1998.09

PCST-6

如今的科学传播趋势:弥合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

1.   科学新闻的研究与实践;

2.   博物馆和科学机构的研究与实践;

3.   国内和国际科学意识项目的目标和评估;

4.   共域中的科学家;

5.   专家、传播者和决策者;

6.   国际网络;

7.   发挥作用的年轻科学家;

8.   大街上的科学;

9.   科学传播的新媒体;

10.科学传播院校;

2001.02

PCST-7

多元世界中的科学传播

1.    接触文化多样性的共同体;

2.    向农村社区传播科学;

3.    环境科学传播;

4.    发展、教育和公众科技传播;

5.    不同文化环境下科学和媒体的互动;

6.    博物馆、互动学习、以及多元受众的“拓展活动”;

7.    公众科技传播的概念发展;

8.    科学商业化中的传播议题;

9.    向政府和工业领域的决策者传播科学;

10.   对科学传播以及公众科学意识项目的评估;

11.   探索科学和艺术间的关系来传播科学;

12.   在不同文化中促进科学与科学辩论;

13.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科学传播与互动;

14.   科学传播的教与学的趋势

2002.12

PCST-8

科学知识与文化多元

1.   本土知识与当代社会;

2.   科学传播:历史视角与新趋势;

3.   科学传播与社会参与

2004.06

PCST-9

全球公民的科学文化

1.  知情的公民:理论与实践(理论方法);

2.  工作中的科学家:全球公民的关键行动者(行动者方法);

3.  在解决全球问题中科学的贡献和科学传播(实践方法);

4.  多元文化中社会机制与教育机制(制度方法);

5.  全球及亚洲地区的公众科技传播;

6.  传统与科学的对话;

7.  意见领袖;

8.  高科技与社会间的关联;

9.  公众参与科技的指标;

10.其他议题

2006.05

PCST-10

通往未来的桥梁

1.  气候变化和其他争议性科学传播议题的塑造;

2.  科学新闻在欧洲的趋势和挑战;

3.  媒体中的医学信息:可靠的信息还是兜售科学;

4.  跨域语言障碍的科学传播;

5.  科学及公众传播中的可视化;

6.  公众参与科学与网络2.0;

7.  公众参与科学的评估:为什么,如何以及为谁?

2008.06

PCST-11

没有边界的科学传播

1.  全球科学传播的评论;

2.  科学传播的学习与研究;

3.  科学中心与科学博物馆的作用;

4.  利用大众传媒进行科学传播;

5.  科学传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2010.12

PCST-12

科技传播之质量,坦承与美丽

1.  科学传播中,质量意味着什么?

2.  公众科学传播的评估;

3.  科学传播中的艺术;

4.  公众科技传播学术出版20年;

5.  科学传播的伦理与美学;

6.  社会科学传播;

7.  自反的挑战:公众科技传播的传播?

8.  科学传播中的新兴趋势和议题;

9.  媒体变革、形式变革、传播模式也要变革吗?

10.公众技术传播:公众科技传播的灰姑娘吗?

2012.04

PCST-13

科学传播:社会融入与政治参与

8.  对科学家和公众进行授权的科学传播;

9.  同决策者传播科学;

10.信仰,价值与科学公民;

11.本土知识和全球情境;

12.科学传播中的新技术和新实践;

13.科学和社会的新兴议题。

2014.05

2 SSC的议题及其特征分析

SSC自2010年左右就开始举办,但是就公开的可获得资料来看,2012年的会议主题是:“科学传播:发现、讨论和践行”(Discover it,discuss it, do it)。会议除了主旨发言外,分论坛议题也紧紧围绕科学传播的相关问题,包括:电视中的科学、科普场馆免费的代价、与艺术节联合开展科学传播、可持续的科普产业的发展、科学传播中的年轻一代、科学传播的未来、非正规学习评估的挑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公民科学、在线参与的评估、通过科学发现让公众参与进来、如何应对公众参与科学出现的错误等。

科学传播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其最终目标是改变人们的行为,并且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013年SCC会议的主题则直接设定为:“影响”(Impact)。分论坛议题包括:与记者合作促进媒体关系的改进、对影响的评估、对在线参与的影响的评估、对本土产生的影响、对科普游戏的评估、科学,政府以及公共对话的影响、让不同的人群参与、国家的大规模运动是否会给科学传播带来好处?科学传播的国际合作、年轻人的声音:给科学传播项目带来新的视角、非正规学习的影响的评估、对话和协商产生的影响以及最大化志愿者项目的影响,等等。

2014年继续沿用2012年的会议主题,即“科学传播:发现、讨论和践行”(Discover it, discuss it, do it),同时更加强调了科学传播中人的重要性,什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人,是人,是人(He aha te mea nui o tea o, He tangata, he tangata, he tangata)。“讨论”分论坛主要探讨公众参与中的一些热点话题,并为讨论这些重要议题提供一些机会和场所;“发现”分论坛则强调公众参与的一些优秀案例,同时为参会者提供一些全新的可以用在自己项目中的观念;而“践行”分论坛特别强调的是实践性,并突出技能的分享。

SCC作为英国本土的国际会议,其主题必然受到本国科学传播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影响。受众是科学传播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和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科学传播的效果和目标,因而SCC更多地关注于公民科学问题、公众参与问题以及对科学传播的评估问题。如何让更多地公民提升对科学的认知,并积极地参与到科学相关决策的探讨中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问题,而民主与协商也是提高公民科学意识的一个有效方式。科学传播要实现其目的和效果,就必须进行必要地评估,而SCC很好地把这个主题纳入到了其会议主题当中,并且有众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项目中来探讨科学传播的评估问题。

3 SSC的议题及其特征分析

SSC主要探讨的是科学传播学的问题,但是其两届会议并没有设立独立的主题,会议上探讨的主要内容也围绕着科学传播学的有关内容进行。在两届会议的主旨报告中都提到了科学传播学的问题,包括新兴技术及其对普通公众的可能影响、对科学话题的信仰以及态度的形成、不确定性的传播、社会网络、科学传播与政治传播、争议性时代中的科学等。

2012年的会议共有四个分论坛,其议题分别为:关于科学,人们需要知道什么?为有效且可信的传播提供策略、社会-政治情境下的传播动力:在大众文化中科学是如何呈现和理解的?为基于证据的科学传播提出组织性基础设施。

而2013年会议的分论坛议题分别是:有关社会的个体观念和社会观念、社会网络的影响、科学传播学中的叙述问题。同时还举办了一系列小型的讨论会,探讨气候变化问题、肥胖/营养问题、纳米技术等方面加强合作的可能性。

作为一个新兴的国际会议,SSC更多地是从理论的角度探讨科学传播相关问题,同时也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科学传播相关理论进行了塑造。虽然已经举办的两届会议没有设立主题,但是科学传播学始终贯彻会议的全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该会议向科学传播学的学科发展迈出了一步,并促进科学传播理论更深入地发展。

三 对于中国科学传播研究的启示

近年来,国内也有众多机构和单位主办科学传播相关会议,探讨科学传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主要有“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论坛”(科技部政策法规司主办)、“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等。这些会议形成的一系列议题,代表了某一阶段我国科学传播实践及研究的关注重点。

综合来看,“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实践探讨,尤其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落实的相关工作,包括主要人群、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等。同时,也有相关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并且,随着科普工作的推进,不断有新的议题纳入探讨之中,比如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科普产业相关问题等。“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论坛”的议题多围绕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相关问题而展开,这种主题明确的会议更有利于就具体问题进行深刻的论述和研讨,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旨在于推动我国科学传播学学术研究事业,促进新型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工作,扩大国内科学传播学和科学传播界的学术交往,因而相对前两个会议而言,更注重科学传播的理论及学科建设方面的探讨。

结合三大国际会议的议题及其特征,对比我国科学传播领域的会议议题,至少在两个方面能给予我们启示。

首先,我国的科学传播领域的研究应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理论探讨。我国当前的科学传播研究较多地聚焦于对于实践工作的研究与探索,而对于科学传播的理论探讨,则仍显不足。当然,这与我国科学传播的注重实践的语境密切相关。在我国,科学传播更倾向于使用“科普”,它是一个更具中国特色、注重实践的词汇,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政治驱动和运动色彩。这是中国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有其历史合理性,在今天,仍然是我们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重要的和基本的动力[吴彤等2004, 页187-221]。

其次,我国的科学传播领域的研究需要纳入更多的视角。就理论探讨而言,我国的科学传播还多处于借鉴国外理论和经验,或者开展案例研究的阶段。虽然,这与我国科学传播研究起步较晚不无关联。但如何跟上科学传播研究的国际化步伐,除了向世界同行介绍中国的现状和问题外,我们需要更多地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推进我国科学传播研究及实践的深入。譬如,英国SSC近两届的主旨报告中就探讨了新兴技术对普通公众的影响、科学传播与政治传播、社会网络等等,而PCST会议中则早已涉及科学文化、科技伦理与美学等,这些视角在国内的研究中,还介入较少。

因此,国内的科学传播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化,更多地促进科学传播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科学传播的本土理论体系。国内研究的关注点也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加强科学与社会、公民参与、公民科学、科学与决策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让科学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

原载于《科学文化评论》第11卷 第5期 2014年10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863097.html

上一篇:鱼油真的有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吗?
下一篇:第三人效果
收藏 IP: 219.142.112.*| 热度|

8 刘立 刘广明 叶水送 任胜利 吴仁智 Veteran11 HLpope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