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龙珠 阅读,思考,体验宁静

博文

年轻时印象深刻的两件事

已有 3363 次阅读 2012-7-9 08:27 |个人分类:高等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路甬祥, 中国高校, 人才观, 学科趋势前瞻

科学网热议的话题总远离不了科研项目和职称评审的三公(公平、公正、公开)问题,近日也不例外。这不禁让我又想起了年轻时在母校浙江大学任教初期,与路甬祥校长交往中发生的、至今印象深刻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1988年盛夏,我们被通知到哈尔滨(当时大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安排的青年科学基金申请项目答辩。答辩期间,路校长与浙大去的几位青年教师聊了一次天,其中我曾向他请教过这样的问题(如下问答均为大意而非原话):路校长对现在浙大师资队伍建设最期待的是什么?他说我们学校现在最缺的是既学术水平高又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的重量级人物。于是,我便接着下去问道,假如供您选择提拔的两个人,其学术水平相当,但一人的组织管理能力有明显的优势,您会选谁?他说要是组织管理能力强的那位,学术水平不比另一位相对弱得明显,很可能会被选用。可见,对学科和学校的发展来说,既懂学术又懂管理的人才,更容易被学校高层领导们看中。(按此原则套用,郑强教授先后被浙大和贵大重用合乎逻辑
    
第二件事是1990年初夏,我受DFG资助在联邦德国布伦瑞克工大土工所进修半年期满前,写信向路校长申请延迟半年回校。不久便收到了他的回信,表示学校同意我的申请,并说我国高速公路等基本建设的前景远大,回国后一定大有可为。要知道,在那个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想到中国后来的高速公路发展会如此凶猛,大量相关的软土路基地基加固、桥桩基础、隧道等工程技术疑难问题,为科技人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施展空间。可见前瞻性,对学科发展提前布局有多么的重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70-590260.html

上一篇:抗争用于事前改善制度,比谋求事后推倒重来 更值得提倡
下一篇:还真是空闲了才会博客的
收藏 IP: 58.41.87.*| 热度|

8 李伟钢 武夷山 逄焕东 苏德辰 张伟 吴飞鹏 卢萌盟 刘旭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