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故我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nb

博文

二本院校的研究生如何犯傻★

已有 6449 次阅读 2015-11-28 13:55 |个人分类:大学观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关于研究生的话题已经有很多讨论。本文基于二本院校研究生的实际,着眼他们的未来出路,探讨一二。本人带研究生的经验不多,不知其有捷径,只希望后来者少走弯路。

1. 二本院校的研究生主要来源于三本院校,其读研动机并非为了工作,而是出于随大流逻辑。

这些学生选择读研大多出于盲目。所谓找工作,也是等到了研三,闻风而动,又一次“随大流”而已。换句话说,他们选择考研的时候,并没有什么职业规划,就是凭着直觉和惯性往前走,念书念书再念书。这种惯性的背后,也隐约透露出老师和家长们的无知与盲目。你别看现在研三的学生都一窝蜂地找工作、考公务员、考教师资格证等,都是表象,其根源在于“随大流”的逻辑。现在,二本院校的研究生热衷于各种考试,除了考博。然而,假如以后在他们中间形成考博的大流,那么其他人也会随着走。

2. 二本院校的研究生基础极差,却不懂得加倍努力,读研只图“混个证”。

由于考研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备考复习,容不得左思右想。其实,很多学生当初的心态就是“考上再说”,走一步算一步。等到考上了,又陷入全日制课程这个迷魂阵。可以这样说,这些研究生课程太多,又先入为主,以至于学生既没有时间消化课程内容,又不能尽早进入“做课题”的角色,无法在课题中尽早发现自己的不足,等到进入课题,又不能积极对待困难,而是消极怠工。当然,所谓课程多,主要也是应付公共课,真正的专业课都是敷衍了事。奇怪的是一些学生仍然有大量的时间,去干其他事情。但他们始终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对于“课题”也没有清晰的认识。换句话说,他们不懂得有的放矢地弥补自己在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也不懂得积极地与导师交流、互动。

3. 他们倾向于把“做课题”与未来“工作”对立起来,以为两者是矛盾的。

聪明的做法是,通过做课题掌握各种实用技能,并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做既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储备,也能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可谓一举多得。但他们总是在头脑中给自己“定向”,以至于没有动力去做课题,认为没用。他们自己不知道如何做课题、写论文,却不愿意服从导师的安排,甚至对导师有防备心理。当然,很多导师也不愿意做无用功,放养他们,从而加剧了他们的黯淡。归根到底,他们不是笨,而是不愿意下力气做事。

4. 指导他们很费劲。

凡事主动去追求,就会省力;被动应付,就会费力、痛苦。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但他们就是那样,什么事情都不主动。导师看到他们这样,也会浑身无力。更有甚者,以为导师能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以为导师指导他们是有所图。归根到底,就是他们自己不主动,导师不得已反过来对他们主动,而这时他们出于本能而采取了防备的姿态。显然,导师主动,学生就会被动。假如你不去管他们,早晚闯祸。

5. 要“师生两旺”还是要“师生两误”?

指导二本院校的研究生,必然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与智慧。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法制”。对待研究生,必须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手段。说实话,这很难。假如学生知道自己基础差,懂得笨鸟先飞、加倍努力,而导师也愿意尽心尽力,完全有可能出现“师生两旺”的局面;反之,很可能出现“师生两误”。

总之,二本院校的研究生,如果做不好课题,也必然难有光明的前途。归根到底,他们是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拿犯傻当聪明。但愿他们好自为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939381.html

上一篇:午夜随想(Of mashup)
下一篇:午夜随想(Of physics)
收藏 IP: 110.178.1.*| 热度|

27 蔡小宁 姬扬 王德华 杨正瓴 相宏伟 王振山 李宇斌 姚伯元 叶建军 张家凡 马军 赵美娣 张忆文 李东风 李学宽 李明阳 张强 刘淼 孙华 林中祥 潘竟虎 姚伟 常顺利 xchen biofans bridgeneer gaoshannank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