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经络的故事:循经感传之谜 精选

已有 7995 次阅读 2014-9-7 08:14 |个人分类:教研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经络, 循经感传

针灸止痛消炎的功效确切,这已被古往今来国内外无数案例所证实,但针灸是如何通过经络传导刺激信号的呢?换句话说,穴位刺激能通过经络进行远距离传输吗?让我们先从中国古代的医书中寻找答案,再看看我国科学家如何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奇妙的经络现象。

从古代的“得气”到现代的“循经感传”

据《内经》有关针灸的记载,“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的说法就是指“得气”。用现在的话来说,得气实际上就是一种针刺后的“循经感传”现象。1970年代以前,国内外有关循经感传现象的文字记载多达近百例。例如,日本的长滨善夫对一例经络敏感者的循经感传现象做过详细描述。我国的陈克勤对两例循经感传现象也做过仔细观察。除了个人的零星研究外,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经络协作组还曾开展系统研究,他们从北京和保定的4个单位随机选定1000人进行了经络敏感性普查,普查对象的年龄在15-60岁之间,包括工人、军人和学生等不同职业,既有正常健康人,也有疾病患者。

他们采用的测试方法是以低频脉冲(每秒4-5次)刺激十二经井穴,然后按照经络感传循行的距离确定为4种类型:不敏感型、稍敏感型、较敏感型和敏感型,其中后3种人群的比例为18.3%,被称为经络敏感者。后来的隐性循经感传(电刺激加机械叩击)研究证明,93%以上的人都具有隐性循经感传现象,不同年龄、性别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在循经感传的敏感线上,还发现了低电阻、高传导等特性,说明经络现象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只不过主观上经络的敏感程度因人而异。

50多年来,中外学者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针刺信号可沿体表经脉路线跨越多个神经节段,连续纵向移动,其速度比神经传导及血流速度慢,约每秒数厘米,而且移动可因经脉线上的机械压迫、局部降温或注射生理盐水而停止。有趣的是,当某处有病灶时,感觉可偏离原来的传导部位,改向病灶方向移动。这些特性被总结为循经感传的循经性、慢移性、中止性和趋病性。不过,围绕循经感传的产生机制,科学家们提出了不少假说,但都不能做出圆满的解释。

著名经络学家、“八五”国家经络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胡翔龙教授在研究了大量循经感传现象特别是循经感传的可被阻断的特性之后,提出循经感传现象是外周一种可移动的物质刺激了感觉神经末梢所致,称为循经感传的外周动因说。这个能移动的且可诱发感觉的介质到底是什么,却一直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神经递质的“容积传输”与“布(有)线传输”

1986年,意大利Agnati教授和瑞典Fuxe教授根据细胞外液和脑脊液中存在的细胞通讯现象提出了“容积传输”(volume transmission)学说,早期思想可追溯到1960年代Fuxe教授发现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传播现象。这些单胺类神经递质可从突触和非突触部位渗漏到细胞外,然后在细胞外液或脑脊液中传输,进而对远隔部位的神经元活动产生调节作用。这种与神经纤维和突触传输不同的神经细胞通讯方式被称为“容积传输”,而通过神经纤维和神经突触的传输方式则被称为“布(有)线传输”(wired transmission)。

布线传输相比较,容积传输的速度慢,作用范围大,专一性低,涉及的细胞及分子类型多。由于容积传输发生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及细胞外液的流动方式对容积传输有很大影响。另外,浓度梯度、电场梯度、温度梯度和压力梯度等物理因素是容积传输的动力来源,其自身能量消耗较低。容积传输有3种形式:短距离的突触外容积传输、长距离的容积传输和游荡型(囊泡)的容积传输,后两种传输可达到毫米以上的距离,可以作用于其他神经末梢。此外,动脉搏动形成的潮汐式压力波以及血管和神经束周围的间隙等与容积传输也有密切关系。

围绕容积传输现象的发现,西方学者已经发表了上百篇文章,特别是在权威的《脑研究评论》(Brain Research Review)和《神经生物学进展》(Progress in Nourobiolog)上发表了大篇幅的综述性文章,被认为是继高尔基(Golgi)建立神经元学说和谢灵顿(Sherrington)发现神经突触作用后神经科学领域的第3次重大研究进展!

容积传输学说对破解循经感传机理的启示

几乎在同期,围绕循经感传现象的产生机制,我国学者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张保真教授在1984年(比1986年提出的容积传输学说还早2年)提出了解释循经感传现象的轴突反射接力假说。他认为,针刺可通过轴突反射使感觉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它在组织中移动一段距离后,可作用于附近的肥大细胞,使之释放组织胺,然后组织胺进一步扩散后可作用于下一个神经末梢,形成新的神经奋和轴突反射,再释放新的P物质和组织胺并进一步扩散,从而构成刺激信号的接力性传递,将刺激后的感觉和针刺效应传向循经的远隔部位,产生针刺信号的循经感传效应。

1990年代以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赵晏教授等人沿着该思路对外周神经末梢之间传递的递质和受体类型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证明除了P物质和组织胺外,还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激肽(NKA)、谷氨酸(GLA)等多种递质参与针刺信号的循经感传,并发现这种传递发生在突触之外,可跨越多个神经节段。

由于以往的形态学研究没有在经脉线上发现过任何管道性的组织,那么到底是什么结构约束着人体组织液的流动呢?为此,有人提出经络的流体力学模型:组织液从毛细血管渗透到组织间隙中,在经脉低流阻(即对液体流动的阻力较低)的条件下,可形成向经脉的运动和沿经脉的流动,又根据Fick扩散定律,这两种流动可对经脉中的化学物质构成一定的约束和主动运输。该模型恰好能解决化学物质为什么能沿经脉路线移动的难题。

为了证明经脉的低流阻特性,经过初步的方法学摸索,西安交大医学院研究人员确立了测量经脉组织渗透性和组织液压的研究路线,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终于建立了连续在体测量生物组织流阻的实验装置和适合于经络研究的小型猪动物模型,从而发现作为经络实质之一的循经低流阻通道。此后又进一步研究了该通道的生物学功能,发现它具有传导水液、葡萄糖和生物活性物质的能力,在该通道进行药物注射,药效更明显。相反,用注射凝胶的方法堵塞该通道,则可引起痛阑降低和胃肠朦气的病理现象,初步证明了中医“不通则痛”以及胃经“腹胀”病候的描述。

东西方科学研究对接——从容积传输到循经感传

上述研究引起了时任针灸经络评奖委员会主席的Fuxe教授的高度关注,经过多次反复交流与讨论,终于完成了东西方科学研究的一次对接。将容积传输原理运用于外周组织,并结合在外周组织中发现的突触外神经传递和低流阻组织液通道,一个解释循经感传现象的机制形成了:针灸刺激通过感觉神经的轴突反射,可在末梢释放P物质以及通过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均存在于组织液中,以容积传输的方式传播,除了一般的浓度扩散之外,还受组织液流动的约束和输运,产生循经的长距离迁移,作用于远端的组织,在进一步刺激其他感觉神经末梢后,其信号传人大脑的感觉中枢,便形成了循经感传现象。

此,循经感传的运动速度与化学物质在组织液中的移动速度相近,远低于以环形电流形式移动的神经动作电位,也大大低于在心脏高压驱动下,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当在这一运动路线上施加一个机械压迫时,允许组织液流动的组织间隙被压缩,组织液的流动减弱或停止,刺激产生循经感传的化学物质的移动也随之阻滞,表现出循经感传被阻断的现象。一个病灶区域通常有一定的炎性渗出,其组织液较多,阻力相对较低,可使化学物质向着阻力低的病灶部位移动,出现感传趋于病灶的现象。

在化学物质移动的同时,沿途的毛细血管受P物质和组织胺等分子的刺激而扩张,组织液的滤出增加,间质阻力进一步降低,相当于开通了一条由主干线通向病灶的通路,引导病理性物质通过经络系统迅速地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对于某些人,神经末梢释放的P物质和肥大细胞释放的组织胺较多,而经络通道的传输能力也较好,故刺激信号可通过神经反射和组织液容积传输两种形式交替接力地传递,使循经感传的距离进一步延长,这就是在经络敏感者身上出现的情况。

在中国和瑞典两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困扰了学术界40多年的中医经络现象终于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更为重要的是,容积传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递模式,有助于理解针灸临床和经络研究中发现的各种现象和规律,并能够协调神经和体液、体液和结缔组织之间的复杂相互关系,为研究中医气血经络的实质和针灸的治疗原理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825605.html

上一篇:学术争论(3)肿瘤如何起源?
下一篇:中医之我见(5)经络学说今解
收藏 IP: 219.130.236.*| 热度|

22 武夷山 许培扬 何宏 王国强 赵斌 韩津 庄世宇 谢平 杨正瓴 覃开蓉 杨金波 徐晓 tuner anonymity nature2014 wangqinling shenlu rfm2007 aliala tm66jjbj rosejump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6 0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