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chaof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uchaofan

博文

推动中试资源建设和共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已有 3652 次阅读 2020-8-28 16:39 |个人分类: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数据显示,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可以说中试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对于降低科技研发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环节薄弱


中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除了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外,还需要具备包括实验室、中试车间、仓库等基本场地和试制生产设备和实验设备、在线检测设备等设备条件,以及一定数量的专业中试人才。


我国现有的各类科技计划经费主要集中在科技成果的研发阶段,而对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中间环节,也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如中间试验、工业化试验等投入不足。再加上中试横跨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与生产两大领域,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高投入、高风险性等特点,科研单位由于自身的经济、生产等各种条件有限,无力中试;企业由于对开发研究成果的技术、工艺没把握,不敢中试;风险资本由于中试风险大、效益差,不愿投资中试;这些都造成了我国中试环节薄弱的现状,已经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不仅如此,我国中试资源还存在分散、不足与闲置等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应用研究产生的科技成果理论上都需要相应的中试,科研单位和企业对每个应用研究的科技成果建设相应的中试资源显然不可能、也不现实。而科研单位和企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起来的中试资源,经常只有自身研究的少数一些应用研究成果服务,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这除了科研单位和企业自身缺乏资源共享观念外,也与中试资源共享机制以及中试成果利益分享机制不成熟密切相关。


加大中试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力度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和共享。从广义上来说,中试资源也是一种特殊的科研基础设施,我国对中试资源的建设、开放和共享可以参照国家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经验做法。


建设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领域的中试体系:根据我国现有中试资源特点以及相关区域的产业基础,统筹规划布局,按行业、技术特征、试验要求等条件,依托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以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孵化器和产业园等,重点扶持或建设一批专业化的中试资源,形成以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成果中试资源,基本建成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领域的中试体系。


建立中试合作机制:建立中试合作机制,推动中试参与各方共同进行成果的中间放大实验,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合作共赢。建立中试合作规则,规范中试合作合同,在中试内容、责任、义务、技术归属等方面明确合作各方权利、职责,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规律,建立市场化的中试利益分配机制,按照中试合同约定分配中试成果产权,推动中试合作有序开展。


加大中试资源的共享力度: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中试资源共享,促进全国中试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立促进开放共享的激励引导机制,管理单位对外提供开放共享服务,可享受进口中试设备免税政策,允许中试设备在税前加速折旧;允许管理单位对中试服务收取运行费和服务费,减免征收所得税;允许管理单位对外中试服务产生的收入纳入单位预算,在符合监管条件的前提下,准予用于单位的其他科研活动。


建设中试资源统一网络平台管理:建立统一开放的中试资源网络管理平台,梳理和整理分散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中试资源,并纳入平台管理。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立中试资源在线服务平台,公开中试资源使用办法和使用情况,实时提供在线服务。建立完善的运行和开放情况的记录,并向社会发布中试资源开放制度及实施情况,公布中试资源分布、利用和开放共享情况等信息,逐步形成跨区域、跨行业、跨单位、多层次的中试网络服务体系。


推动我国中试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仍有如资金、管理、人才、政策、法律等诸多限制因素有待突破。建议在一些领域、一些区域、一些单位先行先试,探索一些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经验,待时机成熟后推动全国各重点领域的中试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89813-1248284.html

上一篇:对接前?对接现场?对接后?精准对接哪个环节最重要!
下一篇: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工作体会
收藏 IP: 124.16.17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